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13课 巧饰小瓶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13课 巧饰小瓶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31 22:1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课 题 】 《巧饰小花盆》
【 课 型 】 泥工 【 教 材 】 上教版
【 班 级 】 二(4)班 【 课 时 】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源自于上教版《美术》第三册第五单元“彩泥变变变”第2课《巧饰小瓶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指导学生尝试利用彩泥重塑小花盆的形象。通过了解小花盆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小花盆,发挥想像去制作和创造。丰富直观的装饰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和探究的依据。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尝试、讨论、欣赏等环节,学会“推”的“包裹法”,将彩泥包裹在小花盆外;通过“叠加法”,用团、搓、压、贴、剪等泥工技法制作纹样装饰,在小花盆外部进行叠加。在此基础上,渗透点线元素进行纹样装饰,重新塑造小花盆的形象。本课在造型的基础上,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对学生的实践、探索、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
【学情分析】
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小花盆和超轻彩泥都是很熟悉的事物。教具贴近生活,激发小朋友的表现欲和创作欲。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创意。利用超轻彩泥包裹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对用超轻彩泥的特性也了解。二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容易发现新的事物,敢于探索和实践,课堂中课件的展示、方法的探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圆满完成创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点线装饰元素。学习推、团、压、搓、贴等泥工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欣赏、观察、对比、互动尝试点线变化,组合泥工技法,用点线组合变化的形式巧饰小花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泥装饰的乐趣,享受泥工制作的过程,养成细致专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彩泥包裹小花盆。
教学难点:点线组合变化装饰花盆。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开发学生思维。巧饰小花盆是从“包裹”到“叠加”的递进,“包裹”是重塑小花盆的整体外形,“叠加”是美化小花盆的装饰纹样。“包裹”和“叠加”的过程中渗透泥工技法,如“推”、“团”、“压”、“搓”、“贴”等。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泥工技法,本课加入一个新的技法“推”。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新知识,通过本课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教学内容。
从导入到新授,学生通过对比知道用彩泥重塑小花盆形象的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探索彩泥装饰小花盆的制作步骤;通过自己的尝试,主动发现用“推”的方法快速包裹小花盆;通过欣赏对比把点线与泥工相连,运用“团”、“压”、“搓”的泥工技法形成泥团和泥条。研究小花盆的纹样装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重视实践能力和价值观的塑造。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拓展提升部分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
【教具学具】
学具:彩泥、小花盆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彩泥、小花盆、范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植物盆栽和美化的花盆登场。
2.提示装饰小花盆的材料——彩泥。
3.揭示课题:《巧饰小花盆》
二、探究交流
1.出示实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如何用彩泥装饰小花盆,学生大胆猜测制作步骤。
师生总结:用彩泥先“包裹”再“叠加”。
“包裹法”——将彩泥包裹在小花盆外侧。
“叠加法”——添加纹样装饰。
2.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用了什么技巧包裹小花盆外形,小组合作尝试 “包裹法”。
3.师演示:用“推”的技巧包裹外形,可以是单色或多色。
4.师出示图片,学生对比,观察两个小花盆的不同之处。
师生总结:叠加装饰纹样,注意色彩的搭配。
5.师出示图片,学生再对比,观察哪一个花盆的元素更丰富?
教师明确:今天就用泥点、泥线组合变化的方式来打扮小花盆。
6.师生示范合作完成:如何用彩泥制作点和线?
7.师生总结:用基本的泥工技法“团”、“搓”、“压”、“贴”制作小花盆外部的装饰纹样。
三、创作辅导
1.师生共同创作,提出作业要求:
大点小点做朋友:挨着、叠着、排着
粗细长短有变化:直、曲、弯、绕、缠
深色浅色做邻居:深色旁边找浅色、浅色旁边找深色、适当加些白与黑
2.欣赏同龄人作品
四、欣赏评论
评价提示:彩泥包裹均匀、点线装饰美观、色彩搭配美感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总结
五、情感提升
让我们养成美化生活、热爱生活、保护植物的意识,做爱劳动、爱绿化的好苗苗。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