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堂目标检测名师原创连载(持续更新中)
时间:
90
分钟
分值:100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ú
hào
jiè
kǒu
dān
dú
bǎo
cún
huà
yàn
ōu
zhōu
shè
jì
chuàng
jǔ
二、选择题。(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屠苏(sū)
酒家(jiǚ)牧童(mù)
B.横跨(hénɡ)
经验(yàn)制造(zì)
C.摊贩(tānɡ)选择(zé)形态(tài)
D.拱桥(ɡǒnɡ)
智慧(zhì)
石匠(jiànɡ)
[]
2.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作业
作坊
B.鸟笼
笼头
C.乘车
一乘轿子
D.新鲜
朝鲜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
桃符
爆竹
牧童
异乡
B.
美酒
独自
记录
保存
C.
佳节
大约
社会
经验
D.伟大
创举
欧州
历史
4.“轻便、节省、悠闲”的反义词分别是(
)。
A.笨重
浪费
忙碌
B.轻巧
节约
安闲
C.笨重
节约
忙碌
D.轻巧
浪费
安闲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笔
墨
纸
砚
B.雅人四好:琴
棋
书
画
C.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听
D.花中君子:梅
兰
竹
菊
6.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异:A.有分别,不相同;B.奇异,特别;C.另外的,别的;D.分开。
(1)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
)
(2)明明的父母离异了,他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
(
)
(3)苏轼身处异地,思念着在齐州的弟弟。
(
)
(4)她的家里长着奇花异草。
(
)
7.下列都是传统节日的一组是( )。
A.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劳动节
B.儿童节
元宵节
重阳节
乞巧节
C.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除夕
D.元宵节
重阳节
国庆节
腊八节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
B.独在异乡为异客(另外的,别的。)
C.借问酒家何处有(请问)
D.千门万户疃疃日(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9.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发明造纸术
创造文字
B.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C.改正造纸术
携带方便
D.积累经验
传承方法
10.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用法有误的是(
)。
A.骑马的人(不是)没撞上轿子,(而是)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B.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C.(因为)帛的价钱太贵,(所以)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D.蔡伦改进的纸(不但)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
11.下列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清明时节雨/纷纷。
12.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赵州桥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改为陈述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B.小毛驴惊扰了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改为“被”字句)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C.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改为转述句)
她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D.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的称号。(修改病句)
李勇被大家一致评为“文明学生”。
14.根据内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日,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
B.“屠苏”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瘟疫。
C.“借问酒家”就是诗人想借卖酒人家一瓶酒喝。
D.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九月九日。
三.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元日》中描写了有关________的习俗,其中描写张贴春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中描写牧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思念家乡、亲人时,我们可以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还可吟诵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年了,看到爷爷奶奶贴春联、放爆竹,我便吟诵起王安石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
5.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
6.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______时代,有个叫________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7.________是隋朝石匠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8.《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北宋画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
四、非连续文本阅读。(6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对联集锦。
请根据同学们搜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 )
携手结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
活动二:节日探源。
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名字和节日习俗。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名字: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6分)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2分)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
②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
④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
,天气是
,作用是
(2分)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8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第一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第______句话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2分)
2.造纸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3.用“一”画出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请你用上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种手工的制作过程。(2分)
4.这种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有(
)。(多选)(2分)
A.原料容易得到
B.可以大量制造
C.价格便宜
D.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七、课外阅读(10分)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栏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
1.写乾隆皇帝题字的故事是从_______描写卢沟桥,并说明_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卢沟桥常被冲毁,已破败不堪。
B.卢沟桥曾经是抵抗日本侵略的地方。
C.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样。
D.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写一句“缅怀历史,悼念先烈”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乐习作。(25分)
同学们,你们一定经历过许多有趣的节日吧!这一天,大家都会干些什么?吃些什么?玩些什么?请你以“快乐的节目”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表达完整、条理清楚,不少于350字。
[]
[来源:Z
xx
k.Com]
[]
[来源:Z
xx
k.Com]
[]
[]
[]
答案:
一、
符号
借口
单独
保存
化验
欧洲
设计
创举
二、
1-5
DBDAC
6.
(1)A
(2)D
(3)C
(4)B
7-11
CACAC
12-14
DCB
三、
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4.春风送暖入屠苏
总把新桃换旧符
5.笔墨纸砚;望闻问切
6.东汉
蔡伦
7.赵州桥
李春
8.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四、元宵节 清明节 屈原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草
五、(1)①多;②几乎要,简直要;③请问;④远远地。
(2)清明节;下雨天;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3)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
(4)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六、1.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
2.树皮
麻头
稻草
破布
3.剪碎
切断
浸
捣烂
捞
晒干
4.ABCD
七、
1.侧面
卢沟桥造型美观
2.BC
3.表示列举的省略
卢沟桥的石狮姿态多
4.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非常准确,具有说服力
5.革命先烈们,你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将永垂不朽,我们永远缅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