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题
《小石潭记》练习题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习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乃记之而去(????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
(1)心乐之(????
)??
(2)卷石底以出(????)
?
(3)往来翕忽(???
)??(4)记之而去(?????
)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速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6、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
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第4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作者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心情由乐到忧。
作者虽然贬官失意,但能苦中作乐,,寄情山水,佁然自得。
10、翻译下列句子。
?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12、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一说明。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古诗文阅读(一)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水尤清冽:(???
)?
(2)心乐之:(?
)
(3)乃记之而去:(?
)?
(4)煮茗听雨:(???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卷石底以出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煮茗听雨好留宾
4、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
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5、“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2)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石潭记》练习题
基础题
1、(1)大约(2)呆呆的样子(3)像狗的牙齿一样?
(4)离开
2、(1)心乐之(以………为乐)??
(2)卷石底以出(弯曲)
(3)往来翕忽(勤快敏捷的样子)?
(4)记之而去(离开)
3、C
4、C
5.D
6.C
7、C
8、C
9.D
10、⑴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⑵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1、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12、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3、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阅读理解(一)、
1、(1)寒冷??
(2)以……为
乐(感到快乐)
(3)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
(4)茶
2、(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2)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3、(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煮茗听雨/好留客
4、B
5、(2
分)“任”是随意、任意的意思。从“任”字可以看出作者超凡脱俗、满身书香、洒脱豪放的性格特点。(意思接近即可)
(二)1、(1)搭桥,架桥
(2)越过,经过
(3)落入
(4)弯曲,翻卷
2、C
3、(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