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祈祷学业质量监测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和平的祈祷学业质量监测专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08 21: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2:
扬州市高中优秀学业质量监测
专题资源包评审
申 报 材 料
专题名称 和 平 的 祈 祷
所属学科 语 文
作者姓名 高 一 备 课 组
工作单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
联系电话 87931348
申报时间 2011.4
扬州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资源包
【监测目标】
一、学业基本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的相关文学常识。
2.品味小说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重视对人物形象审美再创造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4. 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标题的深刻用意,把握本文运用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
5.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着重把握两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通过比较把握两篇作品不同的叙述方式,了解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作用。
6.了解日记的特点,认识到《安妮日记(节选)》不仅是证实战争罪恶的史料,更是一个人真实的心灵历史。
7.通过解读图片,学习图片的鉴赏方法。
8.理解“画外音”(解说词)的写作方式:实(画面内容)虚(画面意蕴)结合,揭示摄影者的立场、情感、态度。
过程与方法
对《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进行文本研习,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
对《安妮日记》采用探讨的方法,了解青年一代对战争罪恶的深层思考。
对《图片两组》开展活动体验,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立场与情感;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 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命运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学业成就水平分类
1、合格
(1)能掌握本专题中字词(包括字音、字形、词义)
(2)能复述《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故事,体会作品情节波澜起伏的特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
(3)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能通过“我”这个浑浑噩噩的小人物体会作品视角的独特;能通过小说悬念的设置体会作品构思的精巧;能说出小说标题的含义。
(4)能理解《安妮日记(节选)》所讲述的安妮在没有阳光和自由的世界里对于战争的思考。
(5)能解读图片内容,理解图片表达主题。
2、良好(在合格的基础上达到)
(1)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故事中体现强烈个性色彩的叙述语言。
(2)赏析《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文中环境描写对烘托小说主题的作用。
(3)能把握日记体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作用。
(4)能联系时代背景,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进而总结出读图的基本方法。
3、优秀(在良好的基础上达到)
(1)能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比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两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同题材小说。
(2)能够了解解说词的基本写法,学会撰写图片解说词。
【监测内容】
专题概述:本专题由三个板块构成,分别是“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 “遭遇战争”板块选入《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黑暗中的心迹”板块选入《安妮日记》(节选);“历史画外音”选入图片两组。本专题文本形式多样,有小说、日记、图片。学习方式多样,有研习、探讨、活动。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一、知能框架建构
语言文字运用:
(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重点词语;
(3)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文本阅读理解:
小说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主要指对小说情节的把握。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指对各情节内容的把握以及小说主题的概括。
(3)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往往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爱憎、褒贬的观点态度。
(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是小说鉴赏的考查重点。小说的选材、谋篇、人物塑造、环境描写以及伏笔、呼应、悬念等各种技巧都是考查重点。
日记
(1)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2)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图片
解读图片,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
二、重难点诠释
考点: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3)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监测工具】
《一个人的遭遇》
A组题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邂逅( ) (2)和睦( )(3)刹那( )
(4)狙击( ) (5)嗜好( )(6)哄骗( )
(7)栖息( ) (8)窒闷( ) (9)胡诌( )(10)翘首( )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命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音。在江苏高考试卷中,语音辨析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因此掌握书本上的易念错字音,并正确使用多音字是做好语音辨析的的基础。能力层级为A。
【答案】(1)(xiè hòu)(2)(mù)(3)(chà)(4)(jū)(5)(shì)(6)(hǒng)(7)(qī)(8)(zhì)(9)(zhōu)(10)(q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掩敝 奖赏 寂静 古里古怪 B.影踪 寂静 荒凉 喜气洋洋
C.狭窄 气慨 衬衫 狼吞虎咽 D.军衔 安祥 震荡 小心翼翼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虽然近几年江苏高考试卷中选择题一般不考字形,但作为课后作业,考查学生的基本功仍是必要的。能力层级A。
【答案】B (A.蔽;C.概;D.详)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解析】江苏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高考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劣。能力层级为E。
【答案】D (A、B、C选项中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填空。
《一个人的遭遇》作者是 , (国籍)作家,1965年获 。作品有长篇小说《 》《 》等。
【解析】本题为文学常识识记题。虽然现在高考中不直接考察文学常识的识记,但作为与课文相关的重要的文学常识,学生应该熟悉作家的基本情况及其代表作品。学生能力层级为A。
【答案】肖洛霍夫 苏联 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 被开垦的处女地
B组题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4-17节,回答5-7题。
5.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地出现“沉默”“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什么?
【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是指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揣测分析。学生能力层级为D。
【答案】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
6.索科洛夫认领凡尼亚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析】本题注意作品前后内容的关联和安排,同时涉及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生能力层级为D。
【答案】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做父亲。
7.“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体会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文学类文本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
学生能力层级为D。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的表现,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
C组题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8-12题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8.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句子中的“尽是”和“几乎”有何表达作用?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能力层级为B。
【答案】强调车内人的组成,暗示战争葬送了过多的参战“健壮”男子的生命,可见战争的残酷。
9.老妇人为何反复地数着“一、二、三”?
【解析】理解文章的情节的涵义并体会它在表现文章主题时所起的作用。能力层级为B。
【答案】失去三个儿子精神受打击之大。揭示战争的残酷。
10.文中突出地写了两个小姑娘的两次“笑”有何用意?选出准确的一项
A.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们天真无知,缺乏同情心。
B.以悲衬喜,突出小姑娘们的天真幼稚,对老妇人举动的不理解。
C.悲喜对衬,以小姑娘们的嗤笑与老妇人病态之重相互衬托。
D.以喜衬悲,更加重了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的悲剧色彩。
【解析】理解文章的情节的涵义并体会它在表现文章主题时所起的作用。能力层级为B。
【答案】D.(A.B.C三项皆游离文章主旨)
11.对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思想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展示战争残酷,告诫下一代同情受难者。
B.揭露战争的残酷性,控诉战争罪恶。
C.描写老兵一家悲剧,歌颂老兵献身精神。
D.描写战争灾难,表达老兵一家之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C。
【答案】B
12.对这篇小小说表现主题的方法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实写,正面描写。
B.虚写,侧面描写。
C.虚实并举,正面、侧面描写共用。
D.虚写、侧面描写为主,实写、正面描写为辅。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表现手法,理解其内涵并能在文章中加以运用。能力层级为C。
【答案】D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A组题
一.语言基础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 ) 甲胄( ) 窗帷( ) 啐掉烟头( )
吞噬( ) 倒坍( )  惬意( ) 烟熏火燎( )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命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音。在江苏高考试卷中,语音辨析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因此掌握书本上的易念错字音,并正确使用多音字是做好语音辨析的的基础。能力层级为A。
【答案】搪táng,胄zhòu,帷wéi,啐cuì,噬shì,坍tān,惬qiè,燎liǎo。
2.解释下列词语。
(1)管制:          (2)惬意:                           
(3)惟妙惟肖:          (4)蹒跚:                           
(5)襁褓:            (6)赫然:                           
【解析】词语的使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题型。2011年考试说明上对之的要求是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答案】(1)强制性管理;强制管理。(2)满意;称心;舒服。(3)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4)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5)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6)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B组题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35-36节,回答3-5题。
3.第35自然段为什么反复写“炮声”,写“我”听“炮声”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重要语句的含意。“重要语句”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关联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中心思想等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应根据语境灵活把握,从不同方面入手分析。有时要体会内在含意,有时还要体会言外之意,同时还要分析语句的作用。本题是针对这一点设题。能力层级D。
【答案】残酷的侵略战争在主人公眼里具有神圣的意义,于是“炮声”在主人公听来是多么悦耳、惬意。这样写从侧面反映了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之深。
4.“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要表明什么意思?“我”当时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解析】同上。
【答案】这句话是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而“阵亡”。想当英雄,但又不知为什么而战。说明“我”的盲目、糊涂,只不过是希特勒的炮灰而已。
C组题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5-8题。
第二次冒险
那是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会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这间棚屋,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向林木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
5.第八段中说:“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请简要概述“当时的情况”。
【解析】近年来在各地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中有大量的对划线句进行分析的题目。根据考试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周围追兵的叫嚷声;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
6.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再一次收留这个美国伞兵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概括小说主题,最重要的是理解形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推知作家的创作动机。能力层级为C。
【答案】因为她痛恨战争,对和平的渴望和信仰使她在这样一个惨烈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她的善良与镇定。这一切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个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之后能够再一次坚定地毫不迟疑地收留他。
7.上文对女主人的刻画只用了寥寥数语,但人物却非常鲜明。请概括她的主要性格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一般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第三,把人物放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
【答案】文中的女主人公善良、镇定、充满正义精神。
8.题目“第二次冒险”有什么含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这是欣赏小说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般不会考查学生对情节进行全面概述,往往是针对情节要素的某一点进行赏析,或者看某一情节对表现人物、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
【答案】既是指安道特第二次敲开女主人的门,又是指女主人第二次接受安道特。
《安妮日记》《图片两组》
A组题
一.语言文字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跛脚(   ) 揪紧(  ) 惊吓(   ) 引擎(   )
窒息(   ) 呆滞(   ) 肆虐(   ) 蜕变(   )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题目里8个加点词语都出现在课文里。命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音。在江苏高考试卷中,语音辨析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因此掌握书本上的易念错字音是做好语音辨析的的基础。能力层级为A。
【答案】跛bǒ,揪jiū,吓xià,擎qínɡ,窒zhì,滞zhì,虐nüè,蜕tuì。
B组题
二.课内阅读
2. 作者在文章末尾说“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作者希望实现哪些理想?试加以概括。
                          
【解析】近年来在各地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中有大量的对划线句进行分析的题目。根据考试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正义可以战胜邪恶,善良可以战胜野蛮。
C组题
三.课外阅读
阅读李义《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有改动),完成3—4题。
①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②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③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日子重复着日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④有时几天没记,再记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从一块冰面上滑过去了。日记上的日期、连续的自然数,像是一根针线把日子串起。一本日记,像一块密密地播种了文字的土地。有什么理由不给生命留一份清单呢
⑤生活中不敢骂的人,不敢让人看见的哭,不敢说出去的爱,可在日记里骂个够,哭个够,爱个够。
⑥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情人的日记能吸引蜜蜂,文人的日记可治疗弱智,科字家的日记含有金属,政治家的日记注满了历史的标点。每篇标有日期的文字都是日记。人类的文明大多初源于此。
⑦要选一个好干部,日记可供参考,用什么样的人,在日记里可以找到。而阴谋家从不保留日记。
⑧惟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偕老、能忠贞不渝。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让你认识自己。日记的记性最好,至少不会忘记主人。说不定还会使你不朽。把自己发表给后人,让后人阅读先人,让后人原谅先人。
⑨日记封面上的那些话,是一些日子的主题。比如:“求知·拼搏·足迹”,比如:“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春雨一样幸福”,比如:“我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人”,比如:“向正在受苦受难而又顽强奋斗的自由灵魂致敬”。
⑩唉,日子、日子。留住日子的惟一方式是在日子里奔跑。日记留不住日子。日记是对日子的纪念。像是用笔从日子里钓了一尾尾文字符号的鱼。像是把生命用这些文字符号,输进了人生的电脑。把日记本提起来抖抖,像风吹响了一树的叶子。眼一闭,日子都像叶子一样飘落了。二十八年,约一万个日子,像一个用我的名字称呼的生命之树上的一万片叶子,在一场回忆的大风中飞落了。纷飞着,像雪花,像翅膀,飘落我日记的天空,飞满我生命的天空。不知道这叶子算不算一种收获。
只知道自己享受了二十八年的所有日子,但是长长的日子快速放映,像一部只有我一个观众的影片。日子抛弃了我。只留下日记。像日子赠给我的明信片,像夹在立体的日子之间的一张张卡片或书签。
每晚画上日记的最后一个句号,就好像把今天的日子打发了,送出了门。其实不打发,日子仍会走的。日子对日记无法说再见。我终于听见,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3.简要分析第③段文字中“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和“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析】与第二题不同的是,本题考查不单是一个句子,而是要求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学生不仅要理解句子,还应对此有鉴别、鉴赏和评说。能力层级D。
【答案】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些人对于日子的态度:①缺少对日子的热情,缺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受;②没有珍惜和善待日子。
4.根据文中内容,请简要概括记日记的主要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能在全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并加以总结归纳。能力层级C。
【答案】(1)记录生命的每一个细节;(2)真实记录生命活动中的一切;(3)日记是人性的真实释放;(4)日记可以让自己认识自己,也让后人认识自己。
第二专题测试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号 知识点 认知水平 难度5:3:2 分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易 中等 难
1 语音 √ √ 3
2 字形 √ √ 3
3 成语使用 √ √ 3
4 病句 √ √ 3
5 词语解说 √ √ 3
6 信息筛选 √ √ 3
7 分析综合 √ √ 3
8 实词 √ √ 3
9 虚词 √ √ 3
10 内容理解 √ √ 3
11 断句、翻译 √ √ 9
12 诗歌鉴赏 √ √ 8
13 默写 √ √ 6
14 分析归纳 √ √ 4
15 分析概括 √ √ 6
16 句子含义 √ √ 6
17 文章鉴赏 √ √ 6
18 语意连贯 √ √ 5
19 识记、连贯 √ √ 5
20 得体、修辞 √ √ 5
21 写作 √ √ 60
必修二第二专题综合测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虔﹙qián﹚诚 钥﹙yào﹚匙 稽﹙qǐ﹚首 颤﹙zhàn﹚动
B.宿﹙sù﹚命 猝﹙cù﹚然 坍圮﹙pǐ﹚ 恪﹙gè﹚守
C.咆﹙páo﹚哮 瞅﹙qǐu﹚瞅 出殡﹙bìn﹚ 一幢﹙zhuàng﹚
D.人寰﹙huán﹚ 浑身解﹙xiè﹚数 拜谒﹙yè﹚ 一模﹙mú﹚一样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命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音。在江苏高考试卷中,语音辨析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因此掌握书本上的易念错字音,并正确使用多音字是做好语音辨析的的基础。能力层级为A。
【答案】D ﹙A项“颤”应读chàn B项“恪”项应读kè C项“瞅”应读chǒu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语无伦次 大名鼎鼎 怅然 急燥
B.针砭时弊 恍然大悟 编辑 蔓延
C.一筹莫展 爱不释手 苍桑 狼籍
D.病入膏肓 变换无穷 狙击 修葺
【解析】本题为基础题。虽然近几年江苏高考试卷中选择题一般不考字形,但作为单元测验,考查学生的基本功仍是必要的。能力层级A。
【答案】B.﹙A.项“燥”应为“躁” C项“苍”应为“沧” D.项“换”应为“幻”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的咆哮了一阵子。
B.现在实行新课标,一些地方期中、期终结业考试乱糟糟的没有一个标准,使老师们莫衷一是。
C.老张今年50多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D.今年的雨水虽然比去年大,但是并没有发生交通中断的现象,这归功于交通部门未雨绸缪。
【解析】词语的使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题型。2011年考试说明上对之的要求是“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成语辨析是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对成语的考查是不能松懈的。能力层级E。
【答案】A.﹙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此处应为“不以为然”,即不同意,不认为是正确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几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30——50岁之间。
B.我校第五次学代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新落成的教学楼前留影纪念。
C.没有师傅和同行的帮助,他怎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作效率和业绩得到大幅度的进步呢?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的咀嚼或探索,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一种情趣。
【解析】辨析病句也是历年高考常考题型之一,因此也应当重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能力层级A。
【答案】D﹙A.平均数只能用确数。B.“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列不当。C.“工作效率”和“进步”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玩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一方面看是否有“两只眼”,有两只眼睛就是有两口永远闭不住的气;另一方面就是气,气就是每粒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博奕之道,与其说是争胜负,不如说是争“气”,争“气”之短长。围棋看起来浅显,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较之象棋,围棋更像诗、像乐、像哲学,更飘逸空灵,更无为无不为。所以,能玩象棋的人很多,而能把围棋玩出名堂的人不多。围棋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这就是它简约而深奥的神韵。
围棋之所以是哲学的形象,首先在于它充满了运动与变化。方圆世界,黑白之间,此消彼长,互相激荡,形式瞬息万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步高着,柳暗花明,“翻盘”就在顷刻之间。所以,围棋变化万端,令人难以把握,而人又恰恰想要把握这种变化。对变化的把握在于找到变化的规律。这世界上最高的规律,就是辨证规律。围棋之道,乃辨证之道。
黑白之间,是一种矛盾,也可以说是阴阳对立。对立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了谁,依存者就是对立者。无论是在对立中依存,还是在依存中对立,都是相安无事,都不是静止的。为了占据自己的生存之地,为了活出自己的那一口气,其中的斗争更是奥妙无穷。有人爱实地,有人爱蓄势;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相互抗衡;有人信奉先下手为强,有人相信后发也能制人;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利弊相生。得失都在辨证之间:用力太强,可能过犹不及,由强而败;裹足保守,也可能错失良机,机不再来。所以,一切都在于适时适度,刚柔相济,恰倒好处。一个“度”字,乃行棋的最高规则。难矣哉,孰能无过无不及?
这黑白世界,可谓浩渺而神秘,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简直就是宇宙万象的缩影;这黑白之道,飘逸而恍惚,“道可道,非常道”,常道不显。因此,围棋把世界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简约,充分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了的哲学。有谁能真正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吴清源说“天外有天”,妙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眼:就是“气”,即每粒棋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它是围棋取胜的关键。
B.翻盘:下围棋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把握,最后围棋输给对方。
C.蓄势:即后面所讲的“后发”和“裹足”,其结果有错失良机的可能。
D.禅机:它的意思与本段中“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句中的“智慧”“悟性”含义有所不同。
【解析】2011年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要求是“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本题是针对这一点设题。能力层级B。
【答案】D(A.“眼”不是气。B.“翻盘”是反败为胜或反胜为败。C.“蓄势”即后面所讲的“后发”,结果不是“错失良机”。
6.从全文来看,不能充当“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了的哲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围棋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有着简约而深奥的神韵。
B.走围棋要专心致志,因为围棋充满了运动与变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相互抗衡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得失都在辨证之间。
D.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黑白之间显得简约而直观。
【解析】2011年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方面的要求是“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本题是针对这一点设题。能力层级B。
【答案】B(答非所问)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像诗、像乐、像哲学,更飘逸空灵,而象棋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B.作者认为围棋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西方人是不可能领悟的。
C.围棋不仅是一种游戏,更像是一部天书,没有谁能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所以说是“天外有天”。
D.围棋看似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把世界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简约,能给人以哲学的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在历年来的高考试卷中,此类题型是经常出现。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力层级C。
【答案】D(A.“象棋则不具备上述特点”没有依据。B.说“西方人是不可能领悟的”无依据。C.“天外有天”是说“围棋”是“形象化了的哲学”,它高于“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9分,每小题3分)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游学徐士,兼通数经。沛相陈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则愈。当其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需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逢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旁有买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嬉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分:分量
B.逢腹膏摩,四五日差 膏:用药膏
C.或难其异 难:诘问
D.县车边,欲造佗 造:成就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是高考的必考题。能力层级B。
【答案】D.(应为“拜访”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C.①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
②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②虽董之以严刑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这也是高考的必考题。能力层级B。
【答案】D.(A.于是/趁机;B.他/的;C.句末语气词/句中表舒缓语气;D.都做介词,意思都是“用”)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华佗曾游学徐州一带,沛相陈圭推荐他,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职。
B.华佗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先让病人喝下一种叫做麻沸散的药,病人便无知觉,他这才开始手术。
C.华佗在给徐毅看病时,发现他针灸时误中了肝脏,虽然饮食每天减少,但五天就不治自愈了。
D.华佗为一吃不下饭的病人看病,这个病人到他家拜访,看见华佗家北边的墙上挂了十几条蛇,和他吐出的蛇类似。
【解析】根据考试说明,此题是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C(“不治自愈”有误)
四.按要求做题。(21分)
11.根据上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
(1)给下列语句加上标点。(3分)
佗 曰 寻 当 下 之 延 当 发 汗 或难 其 异 佗 曰 寻 外 实 延 内 实 固 治 之 宜 殊
【解析】对课外文言语段进行断句是江苏高考加试题的考查内容。能力层级B。
【答案】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译文:
②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
译文:
【解析】文言句子翻译是高一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题目,得分率不高。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时当务之急。能力层级B。
【答案】①通晓养生之道,当时的人认为他将近百岁却有壮年人的容貌。②华佗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吞咽困难的病,很想吃饭却咽不下去。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本篇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试说明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由具体的意象出发,最后归结到情感,是做这类题目的方法之一。能力层级D。
【答案】本篇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久别家园深沉、复杂的感情。
(2)本篇前三句叙事抒情,最末一句却以写景作结,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解析】“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本题的出题意图即是如此。能力层级D。
【答案】本篇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情结景。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诗人可能想借着祖国山川风物的壮丽,表达战士们热爱家园的感情。于是,别离情所起的作用并非哀叹,而是更坚定的报国卫疆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⑴ , 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
⑵ 世事洞明皆学问 , 。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⑶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⑷ 投我以木瓜, 。(《诗经·卫风·木瓜》)
【解析】能力层级A。
【答案】⑴ 只解沙场为国死⑵人情练达即文章 ⑶ 问渠那得清如许⑷报之以琼琚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美)Og·Madino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这一天的时间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我不为作日的不幸叹息,过去的已够不幸,不要再陪上今日的运道。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生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日的错误吗?我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伤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不在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该怎么办?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流失了。祈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吗?我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吗?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吗?明天的死亡能将今天的欢乐蒙上阴影吗?我能杞人忧天吗?明天和今天一样被我埋葬。我不在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新生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无与伦比的一天。当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复存在时,我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苍。我是无比幸运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奖赏。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是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人生丰满?造物主的安排别具用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机会?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若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失,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他们将一去不复泛。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他们如此珍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我无法计算时间的价值,它们是无价之宝!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我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毕。今天我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多加爱护,明天他们将离我而去,我也回离开。今天我要深情的拥抱我的妻子,给她甜蜜的热吻,明天她会离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帮助落难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助,我也听不到他的哀求。我要乐于奉献,因为明天我无法给予,也没有人来领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如果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纪念日。我把它当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为甘露,一口一口,细细品尝,满怀感激。我要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这样,我还要继续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钟都胜过昨天的每一小时,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是的话,我要跪倒在上苍的面前,深深致谢。
14.本文第2、5两段在表现文章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解析】段落的作用一般分为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内容方面主要结合上下文的联系来总结,结构方面无外乎总起、总结、承上启下等。能力层级C。
【答案】否定叹息昨天和痴想明天的做法,为下文揭示主旨做铺垫。
15.“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如何“把握今天”。(6分)
【解析】这是从解析文章的角度入手,考查学生理解和归纳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成就自我,超越他人;珍惜时光,完善自我;真诚奉献,勤劳执著;今日事今日毕;努力进取,执著追求。
16.结合文意,分别说出以下两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⑴我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3分)
⑵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3分)
【解析】解析句子中所蕴藏的丰富含义,是高考试卷当中比较重要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根据上下文来解析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不二法门。能力层级D。
【答案】⑴今天稍纵即逝,不能像金钱一样保存,这句话强调“今天”比金钱更重要,告戒人们一定要把握“今天”。⑵懒惰的人只会享用别人的成果,给所爱的人带来负担,告戒人们:珍惜今天,只有勤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这篇散文构思新颖独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表现了作者惜时如金的态度。
B.“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同时又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C.为强调把握今天,而否定今天和明天,从全文看并不可取,因此,这可以算是白璧微瑕。
D.末段旨在说明作者领悟到“把握今天”后的激动心情,去掉后文章显的更加紧凑。
E.文章语言平实,有问有答,读来亲切自然;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哲理散文。
【解析】“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是高考试卷当中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内容。能力层级F。
【答案】BE(A文章的主旨是把握今天,而非珍惜时间;C作者否定昨天和明天,是为了说明今天的重要,是表达的需要;D末端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丝糕空间和启发。)
六.(15分)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句式一致,比喻恰当。(5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 , 。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败;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 ,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解析】语言表达需要简明、连贯、得体。此题考查的主要是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能力层级E。
【答案】那是用精神(心态、思想、智慧)来衡量的;业已苍老却心藏锦绣(胸怀大志)而英姿勃勃,年迈时仍然年轻;如青松翠竹。
19.猜出下面的谜语,并且根据谜底写出带有此字的两句古诗。(5分)
谜语: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怕虫,一边怕水喜风。(打一字)
谜底: (2分)
写出带有谜底这个字的两句古诗: (3分)
【解析】此种题型是高考试卷当中比较新颖的题目,考查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能力层级E。
【答案】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20.中秋节就要到了,而你远在外地求学不能回家,请你编写一个手机短信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不能超过80个字。(5分)
【解析】能力层级E。
【答案】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愿一年一年人团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主演的舞蹈《千手观音》。
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洁至美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这美丽因克服残疾并顽强的表现出来而更加灿烂。她的美丽体现在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人类精神。
请以“态度与成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解析】能力层级E。
【答案】略。
【监测报告】
一、测试内容背景分析
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仍然要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要求,课文内字词的掌握及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在高考中对语音、字形的检测方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学生提升理解、分析、评价能力的范文,学生也应在课堂教学之余进行及时巩固、揣摩、领悟,对课外文章的迁移运用是语文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根本之所在。
二、资源包应用价值分析
1.本资源适用于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学习及复习,目的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后学习成果的巩固及加深。
2.在学业成就水平分类中,合格类的条目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必须掌握的课文基本知识与能力,及应有的情感态度。良好类的条目是在合格类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优秀类则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灵活变通,并落实于实际运用。
3.智能框架的建构是将高考考试说明和专题结合起来考虑的。学生能够比较明确地了解该专题学习的侧重点,了解具体要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
4.重难点诠释部分参照高考考试说明,对该专题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提炼,重难点明确化。方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项训练。
5.监测工具中的检测试题的编制主要是针对专题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设置的,每一条测试题的命题的意图或原理均进行了分析,并提供参考答案。专题测试卷的运用可根据命题双向细目表,对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其能力要求所占的权重,以及题量、题型、难度、能及要求等等具体分析。具体应用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学生学业成就分析
专题学业质量评价表
专题主旨 和平的祈祷(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
学习课时 《一个人的遭遇》1课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课时 《安妮日记》《图片两组》1课时 单元练习2课时
预习情况 90%的学生能够认真预习,积极思考 90%的学生能够认真预习,并积极思考 90%的学生能够认真预习,积极思考
课后巩固情况 约80%课后复习和巩固情况良好 约80%课后复习和巩固情况良好 约80%课后复习和巩固情况良好
课堂生成内容 主动参与 约90%以上课堂积极 约90%以上课堂积极 约90%以上课堂积极
基础知识过关 约85%内容课堂完成 约85%内容课堂完成 约85%内容课堂完成
综合迁移能力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较好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较好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较好
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各班大约有10人左右教好,地区班更佳 各班大约有10人左右教好,地区班更佳 各班大约有10人左右教好,地区班更佳
专题训练 课时训练 全年级全员参与训练 全年级全员参与训练 全年级全员参与训练
专题测验 优秀率(125以上)10%,及格率93%,年级均分112。
观察与反思 本专题4篇课文均是将战争,主人公分别是敌对阵营的士兵以及战争中平民。主人公身份的不同使得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具体课文的理解基本到位,但在课文间的横向比较时不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教学双方的重视。
四、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1. 要正确对待课内文本的解读及基础知识的巩固。
2. 重视对语文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辩证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按步骤给学生提要求,对不同层次性要求的同学提不同要求。以学生为本。
4. 注意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相关主题的作品,促进正确情感态度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