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光波
一、选择题
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2.
小明用电热水壶烧水时发现,当水沸腾时,壶嘴会冒出“白气”,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3.
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D.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4.
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5.下列能正确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吸热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6.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7.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通过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或事实描述错误的是( )
A.冰会熔化,水会汽化
B.试管中的水因达不到沸点而不能沸腾
C.冰块能够从水中吸收热量是由于水的温度高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8.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中学生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质量约为50
kg
B.脉搏跳动约为10次/s
C.体积约为0.05
m3
D.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
kg/m3
9.
下列对质量和密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质量不同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有关
D.用托盘天平可直接测出物体的密度
10.两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Δm甲>Δm乙
B.ρ甲<ρ乙 Δm甲>Δm乙
C.ρ甲<ρ乙 Δm甲<Δm乙
D.ρ甲>ρ乙 Δm甲<Δm乙
11.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
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
kg/m3
12.图中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13.如图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4.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 )
15.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
cm)固定在光具座40
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
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1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7.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1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
A.温度等于4
℃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图乙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
℃、3
℃、2
℃、1
℃、0
℃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9.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如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的存在状态情况,已知深度每增加10
m海水的压强增加1
atm(1
atm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 )
A.压强为50
atm,温度为10
℃
B.压强为100
atm,温度为0
℃
C.压强为200
atm,温度为20
℃
D.压强为300
atm,温度为30
℃
20.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二、非选择题
21.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
km/h,合________m/s。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________(选填“A”或“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导致卫星减速。
22.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4.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
℃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________;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________;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________。
26.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小明选择钟表、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还有用塑料、纸、泡沫制成相同的带盖子的杯子,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
步骤1:在塑料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半杯冷水。
步骤2: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塑料杯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约1
cm(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
℃所用的时间。
步骤3:选择另外两个杯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________可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分析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至少两条)
27.天平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此时指针静止在________(填天平的结构名称)的中线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水平平衡。
28.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___℃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29.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________,B液体是________。(ρ水>ρ酒精)
30.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为________N,当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31.用刻度尺测出实心合金块的边长为2.00
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ρ=______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两个实心物体A、B,则A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B物体的质量为200
g,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m3。
33.玩具“光压”风车如图所示,它主要由抽掉适量空气的密闭玻璃罩、四个轻质叶片、转轴和底座组成。放在阳光下照射,风车能自动旋转起来。
(1)风车每个叶片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白色,受到阳光照射的黑色叶面比白色叶面温度要________(选填“低”或“高”),温度高的叶面附近空气分子运动速度大,对叶面的撞击作用力大,叶片绕中间轴转动。
(2)若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在阳光下风车叶片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旋转。
34.如图,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由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红同学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将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5.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2.5×103
kg/m3
2.6
g/cm3
2.6×102
kg/m3
2.5
g/cm3
其中错误的第________组的测量结果。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B.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C.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D.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36.小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矿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①②③,利用区域_______的光能遥控电视机,区域________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可识别钞票真伪。
38.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其中一座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
m,水深5
m,那么它的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
m。
39.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需配戴________透镜矫正视力。
4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1.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2)在A板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B板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将沿________(选填“OH”“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
(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
cm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________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
(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4.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________。参考答案
1-5
BACDC
6-10
DBBBD
11-15
DCDAD
16-20
BCCBC
【解析】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的大气压减小。甲实验中,因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所以水会沸腾;乙实验中,因大气压强减小,大气压对薄塑料片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所以薄塑料片和水会下落;丙实验中,因气球外部大气压减小,内部气压不变,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所以气球体积会增大。
26.(1)热水 杯中冷水的温度上升5
℃所用的时间 (2)如表所示
材料
冷水温度上升5
℃所用时间/min
隔热性能
塑料
纸
泡沫
(3)应控制冷水的初温相同、倒入杯中冷水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容器底部以及侧壁(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由题意可知,冷水代表室内空气,热水可代表外界大气,根据实验步骤可知,是通过杯中冷水上升的温度来间接地反映了材料的隔热性能的优劣,所用时间越长说明隔热性能越好,所用时间越短说明隔热性能越差;(2)根据题意,探究不同材料隔热性能,故换用不同的材料分别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冷水温度上升5
℃所用时间,从而判断其材料的隔热性能,如表所示;(3)因为材料的隔热性能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冷水的初温相同、质量相同,在温度计使用中,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以及侧壁。
27.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度盘 向右盘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8.0 不变 变大 【解析】冰是晶体,其凝固点为0
℃;寒冷的冬天温度降低,当室外的温度低于0
℃时,此时室外水缸中的水会由于发生凝固现象而结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能够把水缸胀裂。
29.酒精 水 【解析】由题图知,A液体液面比B液体液面高,因两个烧杯形状相同,水和酒精质量相等,且ρ水>ρ酒精,由ρ=得,V水30.600 不变
31.62.4 7.8 不变 【解析】由图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为62.4
g;密度为ρ====7.8
g/c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
32.2.0×103 2.5×10-5 【解析】由题图像可知,V甲=V乙=1.0
cm3时,m甲=2.0
g,m乙=8.0
g,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2.0
g/cm3=2.0×103
kg/m3,ρ乙===8.0
g/cm3=8.0×103
kg/m3;当B物体的质量为200
g时,体积为VB===2.5×10-5
m3。
33.(1)高 (2)不会
34.(1)左
(2)1.1×103 (3)大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由题图甲知,指针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2)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总=50
g+20
g+20
g+4
g=94
g,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94
g-28
g=66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盐水=60
mL=60
cm3,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1.1
g/cm3=1.1×103
kg/m3;(3)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由于烧杯内壁沾有盐水,所以测得的体积V偏小,根据ρ=可知,所测盐水密度偏大。
35.(1)43 (2)不合理。水太多,石块浸没后,总体积会超过量筒的量程
(3)三 (4)D
36.(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的重力,记为G;再把矿石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ρ石=
ρ水
【解析】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可知,可以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矿石的密度。(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的重力,记为G;再把矿石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矿石的质量为m石=,根据称重法可知,矿石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矿石的体积为V石=V排==,则矿石的密度为ρ石===
ρ水。
37.① ③
38.镜面 虚
80
39.凸 倒立 凹
40.15 缩小
41.(1)粗糙 (2)OE (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而此时法线不在纸板上,即纸板不在该平面上,所以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42.(1)薄 (2)大小 (3)不能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3.(1)10.0 (2)凸 放大 (3)蜡烛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内
44.偏高 凸透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