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阶段提升训练1: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阶段提升训练1: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31 18:53:30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5
BBBBB
6-10
DBBCA
11-15
AABDD
16-20
BDDDC
28.(1)光合作用 (2)植物(或草)→兔→狐狸 (3)自动调节能力 
(4)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中的能量都不进入下一级消费者中(或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29.(1)D→C→B (2)①②③ (3)CO2 
(4)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差
30.(1)水蚤、小球藻 水蚤 (2)消费者 (3)3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大鱼体内有毒物质多,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少
31.(1)细胞核 (2)相互依存 (3)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32.(1)生产者 消费者 (2)增加 (3)蒸腾作用 (4)筛管
33.(1)生产者 (2)2 B→C→E (3)各级利用逐级递减 F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1叶椭圆
(2是单叶还是复
22.(1)E
(2細胞膜(3裸子
23.(1)B
(2盖盖玻片(3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放置到载玻片上时未展平
24.(1种
(2)乙(3)ABC
21世纪教育网三人行科学工作室版权标
(2)(3)D
26.(1)分化神经肌肉(2器官由多个组织构成
(3制造人造器官
27.(1)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成分单
(2马铃薯富含淀粉,糖类是供能的主要物质繁殖速度快,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
2青
2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阶段训练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
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竹子通常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则竹属于植物分类中的(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2.
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3.
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4.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是(  )
甲是生产者
B.乙不是消费者
C.丁包含的生物种类有细菌和真菌等
D.若把该图变为生态系统,还需增加非生物部分
6.
我国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如扬子鳄、大熊猫、银杏、桫椤等。小黄同学用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植物,其中表示扬子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
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都是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葫芦藓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D.睡莲叶片躺在水面上,属于藻类植物
8.
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9.
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B.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1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如图任何一个框图内两种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
A.细胞内是否含DNA
B.细胞内是否有叶绿体
C.体内有无脊椎骨
D.是否有花这一器官
12.下图所示各种生物都很微小,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B.②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③没有细胞结构
D.①②③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13.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14.小金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下列正确的是(  )
A.将轻刮过口腔内壁的牙签涂抹在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
B.染色时将红墨水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C.小金所观察到的被染色最深的物质是细胞质
D.当改用高倍镜观察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相对较长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15.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
A.都携带与其受精卵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B.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
C.都能通过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D.其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都是细胞膜
16.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表皮时,先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表面划一个“井”字,再用镊子撕取
B.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吸水胀破
C.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缓缓地盖在液滴上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在对侧用吸水纸吸收,使染液浸染标本的全部
1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结构c叫叶绿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植物细胞分裂时先是图中的结构e一分为二
C.结构a是细胞膜,它有控制细胞物质交换的功能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具有的相同结构是图中的b、d、f
18.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2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②③④可表示呼吸作用,⑤⑥可表示捕食关系
C.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甲所示是小乐在校园里拍摄的四种植物的叶片;如图乙所示是小乐根据这些植物叶片的特征编制的二歧式检索表。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的A为冬青的叶,则检索表中2a的信息为    。
(2)若小乐将上述植物重新分类,其中A、C和D为一类,B为另一类;则她的分类依据是  。
22.紫菜是我市餐桌上常见一种海产品,某科学小组围绕紫菜开展了研究。
(1)紫菜呈紫色或褐绿色,无根,由固着器固着在岩石上,没有木质部和韧皮部,是无根茎叶分化的叶状体,有叶绿体。紫菜在下图的分类中属于    (填字母)。
(2)同学将紫菜用开水浸泡,水中出现紫色,是因为紫菜细胞结构中的    被破坏。
(3)图中的B为    植物。
23.小王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他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    图。
(2)在A图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    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3)C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景,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    (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边呈分裂状,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

花瓣多为4片,
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    (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
(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    。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
25.小明是位科学爱好者,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
图1
图2
图3
(1)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其目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把洋葱表皮展平
C.盖盖玻片
D.染色
(2)观察时,在视野中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还要略微转动图2中的显微镜的旋钮    。(选填数字序号)
(3)小明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3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图    。(选填字母)
26.随着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发展,3D打印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科学家康裕建教授将“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轰动。康教授首先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如图所示)。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1)选择干细胞作为打印材料的理由是: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成各类细胞,如图中a为    细胞、b为    细胞。
(2)从结构层次上看,“3D生物打印血管”属于    ,原因是        。
(3)利用干细胞为原料进行3D生物打印的用途有          (写出1项)。
27.2019年1月15日,随嫦娥四号登录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
(如图)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1)载荷罐搭载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微型    ,其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         。
(2)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经历了严格筛选,其中马铃薯可作为人类在太空生存的主食,主要原因是            。将带芽的马铃薯小块种植在土壤中,可长成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
2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图中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下来的。
(2)写出该图中的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4)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你认为一条食物链不会太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为某人工的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字母代替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2)经测定发现,食物链中下一级生物只能得到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原因包括    。(选填序号)
①各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保留在上一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级生物利用
③遗体中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3)碳元素在生物体(群落)与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4)在养殖过程,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五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五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三是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其结果如下:
(1)根据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五种生物),完成表中信息①    ;②    。
(2)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看,河蚌属于鱼塘生态系统的        。
(3)图中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中有    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就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进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4)生活中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喜欢吃小鱼的人更多了,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1.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32.据调查,某古建筑物院内的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5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简图表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古树是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红蜘蛛、蚜虫是危害古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和蚜虫的数量会________,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3)古树从土壤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
(4)古树根部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糖类等有机物,这些糖类物质主要是由叶制造并通过植物体内的________运输到根部的。
3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_____(成分)。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______→F(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____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部枯死,则_______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34.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____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为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液滴中放少许________。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种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4)实验结论:

35.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鱼卵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折线分布,你发现水温与鱼卵平均孵化时间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数据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36.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________。
②用具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________。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________的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③实验记录如下: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明亮
5
3
2
2
2
2
3
2
1
阴暗
15
17
18
18
18
18
17
18
19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________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
下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
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__________,其他条件都相同。
37.某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稻飞虱逐渐减少。请分析找出其中的一项原因。
(3)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一段时间后:
①稻飞虱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为什么?
②青蛙为什么会减少?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38.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________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____________,后则因植被的__________而减少。
39.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生活着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减少,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种群




能量相对值
226.50
12.80
3.56
0.48
仅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的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________。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稻飞虱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B区使用了杀虫剂甲胺磷后,有部分具有抗药性的稻飞虱存活下来,稻飞虱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防治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