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吉祥物——泥泥狗挂件》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源于上教版小学美术标准教科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十一课,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感受民间艺术的一个单元。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玩“泥巴”,感受超轻粘土的特性,体验超轻粘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兴致勃勃“玩泥”的过程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本节课的内容是设计吉祥物——泥泥狗,是根据淮阳泥泥狗的基本特点展开的,了解底色是黑色,花纹是红黄绿蓝白。要知道泥泥狗,不是一种狗,而是一种民间玩具;它也不是一种狗造型的玩具,而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当地人民把泥泥狗当做“吉祥物”,表达吉祥如意,幸福平安的美好寓意和愿望。本课中对民间吉祥物设计基本造型、特点、创作手法、功能应用都进行了巧妙阐述,难度降低。民间吉祥物泥泥狗的设计造型概括、五官夸张,色彩强烈。符合四年级学生充满想象、追求个性的学习特点。使得学生们乐意接受,积极配合。
学情分析 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吉祥动物,通过电视,图片等传媒,也都清楚这些吉祥物寓意了人们追求平安、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祝愿。四年级的学生对形、色等美术语言,以及泥工的基本技能的掌握都比较好,对于民间色彩的运用需要指导。学生对自己所要表现的事情比较投入,也非常乐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此外,学生在学习观察过程中,对淮阳泥泥狗更熟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吉祥动物的寓意,基本掌握泥泥狗的捏塑方法,表现造型概括夸张的动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过程中,知道民间吉祥物泥泥狗的造型和色彩的特点,学习民间捏塑吉祥动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艺术泥泥狗的独特美,体验捏塑吉祥物泥泥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概括夸张的动物造型
教学难点 细节的装饰
教学资源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幻灯片、超轻粘土、挂架、挂绳、示范工具
学生;超轻粘土、挂绳、粘土工具
学习资源:教材、美术专用教室
教学技术 课堂示范、多媒体课件、图片板书
板书设计 我们的吉祥物——泥泥狗挂件
造型 概括
五官 夸张
色彩 强烈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与引题
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欣赏视频
活动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活动任务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交流
关键问题 1、泥泥狗是狗造型的玩具吗?
2、泥泥狗属于哪一类物品?
3、泥泥狗和泥塑玩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活动资源 多媒体视频
活动要求 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为引出本课题做铺垫,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 观察与探究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
【探究一】怎么捏?(捏法)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泥泥狗的造型特点:造型夸张、五官夸张、色彩强烈。
2、观察学习单上的捏塑步骤,尝试动手捏塑。
3、观看教师示范整体塑形,发现方法。
活动任务 通过图片,探索捏塑概括老虎外形的方法。
关键问题 现实中的老虎和泥泥狗老虎在造型上、五官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老虎的概括造型怎么捏?
活动资源 课件、超轻粘土
活动要求 1、能捏出老虎概括造型。
2、能举手发言,交流思想。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学生对于捏塑有一定的经验,通过学习单探究、尝试、看教师示范掌握技能。能够解决整体塑形如何捏的问题,解决本课重点,为达成本课目标做铺垫。
教学环节 交流与发现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二:
【探究二】捏什么?(塑捏造型)
活动目标 分析动物的造型特征,发现各种动物的造型特征
活动任务 通过学习单和思维导图,比较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造型特征,小组讨论并尝试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吉祥物和打算送给谁?
关键问题 1、整体塑形可以用哪些基本大形完成?
2、不同动物的耳朵和角有什么特点?
活动资源 课件
活动要求 1、能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
2、能举手发言,交流想法。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学生对于整体捏塑不同造型吉祥物还不够清晰,通过学习单和思维导图探究、尝试、听教师讲解掌握技能。所以本环节的设计,能够进一步解决学生怎样捏出各种吉祥物特征——本课重点问题。
(三)创作与表现
教学环节 教师示范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教师示范(泥泥狗——猪)
活动目标 指导超轻彩泥制作吉祥物泥泥狗的步骤与方法。
整体塑形(突出特征)
添加五官(夸张放大)
3、色彩强烈(突出头部)
4、插入挂绳(完成作品)
活动任务 观察教师示范过程,知道步骤与注意要点。
关键问题 用了什么颜色放大五官?
曾经学过的民间纹样都有哪些?
三件作品中哪一个更符合泥泥狗的特点呢?
活动资源 课件
活动要求 1、能仔细观看教师示范过程,参与互动学习。
2、能举手发言,交流想法。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在教师示范、互动学习等学习过程中,明确制作吉祥物泥泥狗的内容与要求。
教学环节 学生创作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二:学生创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运用超轻粘土制作吉祥物泥泥狗挂件。
活动任务 完成吉祥物泥泥狗挂件创作。
关键问题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活动资源 超轻粘土、挂绳
活动要求 造型概括、五官夸张、色彩强烈。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展示与评价
教学环节 展示评价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泥泥狗挂件——我们的吉祥物”展示评价
活动目标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中进一步提升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交流学习感受。
活动任务 参照评价标准点评学生作业,分享学习感受。
关键问题 我做的是什么吉祥物泥泥狗,我想把泥泥狗挂件送给谁,送祝福语。
2、造型是否概括?五官是否夸张?色彩是否强烈?
活动资源 学生作品
活动要求 1、能表现动物造型特征。
2、能表现装饰细节。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行为分析、作品分析
评价反馈的形式:等第加评语
评价标准:☆☆☆☆ 造型概括、五官夸张、色彩强烈
☆☆☆ 造型概括、有五官有色彩
☆☆ 造型概括、五官色彩不明显
☆ 造型、五官、色彩不明显
活动说明 通过集体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我满足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素养。
(五)欣赏与拓展
教学环节 拓展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欣赏与拓展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活动任务 观看课件
关键问题 你们看老师把吉祥物变成了什么?胸针、书签
活动资源 图片
活动要求 观看欣赏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通过实物与PPT展示不同形式的吉祥物,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感受美、发现美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