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 y=Asin(wx+j) 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一章 小结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复习与提高
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二课时)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三课时)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一课时)
定义三角函数
返回目录
1. 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如果知道一个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 怎样求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
2. 角的终边与坐标轴重合时, 它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是多少?
3. 同一条终边的三角函数值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 得到一组什么样的等式?
问题1. 在直角三角形中, 锐角的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在直角坐标系中, 如果知道锐角 a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 你能求出 a 的三角函数吗?
x
y
o
a
·
(x, y)
P
M
设 |OP| = r, 则
作PM⊥x 轴于M,
于是得
点P(x, y)是角 a 终边上任一点(除原点), r 是点P到原点的距离,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
x
y
o
a
P(x, y)
r
正弦:
余弦:
正切:
即 r = |OP|
当点P(x, y)取角 a 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时, r =1,则a 的三角函数为:
正弦:
余弦:
1
-1
r=1
例2. 已知角 a 的终边经过点P0(-3, -4), 求 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
解:
∵x = -3, y = -4,
则
2. 已知角q 的终边过点 P(-12, 5), 求角q 的三角函数值.
解:
∵x = -12, y = 5,
则 sin a =
cos a =
tan a =
=13.
练习: (课本15页)
例1. 求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解:
x
y
o
1
如图,
作单位圆与终边交于点P,
P
M
作PM⊥x 轴于M,
则∠POM=60?,
得
于是得P点的坐标为
1.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x
y
o
1
P
M
解:
如图,
则∠POM=30?,
得
于是得P点的坐标为
练习: (课本15页)
x
y
o
P
a的终边
终边在 x 轴非负半轴上时, (如图)
=1,
=0.
=0,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三角函数】
终边与其它半轴重合时同理.
tan a
cos a
sin a
角 a 的弧度数
360?
270?
180?
90?
0?
角 a
0
p
2p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3. 填表:
练习: (课本15页)
问题2. 30? 角和 390? 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吗? 为什么? 由此能得到什么样的三角等式?
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 则三角函数的值只与终边的位置有关.
30? 和 390? 的终边相同, 则 30? 角和 390? 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与 a 终边相同的角有 a+k·360? (k?Z), 则可得
sin(a+k·360?)=sina,
cos(a+k·360?)=cosa,
tan(a+k·360?)=tana.
或
sin(a+2kp)=sina,
cos(a+2kp)=cosa,
tan(a+2kp)=tana.
诱导公式一
?
例5.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sin1480?10?; (2) (3)
解:
(1)
sin1480?10?= sin(40?10?+4?360?)
= sin40?10?
≈0.6450.
(2)
(3)
7.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可用计算器):
(1) cos1109?; (2)
(3) sin(-1050?); (4)
解:
(1)
cos1109?= cos(29?+3?360?)
= cos29?
≈0.8746.
(2)
练习: (课本15页)
7.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可用计算器):
(1) cos1109?; (2)
(3) sin(-1050?); (4)
解:
(4)
=1.
(3)
sin(-1050?)= sin(30?-3?360?)
= sin30?
练习: (课本15页)
【课时小结】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角 a 终边上一点 P(x, y),
x
y
O
a
P(x, y)
r
正弦:
余弦:
正切:
r = |OP|
r 是点 P 到原点的距离,
【课时小结】
2. 角的终边与坐标轴重合的三角函数
tan a
cos a
sin a
角 a 的弧度数
360?
270?
180?
90?
0?
角 a
0
p
2p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课时小结】
3. 诱导公式一
sin(a+k·360?)=sina,
cos(a+k·360?)=cosa,
tan(a+k·360?)=tana.
sin(a+2kp)=sina,
cos(a+2kp)=cosa,
tan(a+2kp)=tana.
习题 1.2
A 组
第 1、2、3、4、5、8 题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1)
定义法:
因为 与 的终边相同, 如图:
x
y
o
1
p
取终边上一点P, x =1,
得
则 r =2.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1)
用公式一: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1)
用计算器:
同理求得下面几个小题: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2)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3)
习题 1.2
A 组
1. 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等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1) (2) (3) (4) 1500?.
解:
(4)
2. 已知角 a 的终边上有一点的坐标是P(3a, 4a),其中 a≠0, 求 sina, cosa, tana 的三角函数值.
解:
∵ x = 3a, y = 4a,
= 5|a|,
则
3. 计算:
(1) 6sin(-90?)+3sin0?-8sin270?+12cos180?;
(2) 10cos270?+4sin0?+9tan0?+15cos360?;
(3)
(4)
解:
(1)
原式 =
6?(-1) + 3?0 - 8?(-1) + 12?(-1)
= -10.
(2)
原式 =
10?0 + 4?0 + 9?0 + 15?1
= 15.
原式 =
(3)
(4)
原式 =
4. 化简:
(1) asin0?+bcos90?+ctan180?;
(2) -p2cos180?+q2sin90?-2pqcos0?;
(3)
(4)
解:
(1)
原式 = 0.
(2)
原式 = p2+q2-2pq
(3)
原式 = a2+b2-ab-ab
= (a-b)2.
(4)
原式 = 0.
=(p-q)2.
5. 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
的值:
(1) (2)
解:
(1)
= 1 + 0 - 0 - 3
= -2.
(2)
= 0 + 2 - 0 - 0
= 2.
8.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可用计算器):
(1) (2)
(3) cos398?13?; (4) tan766?15?.
解:
(1)
(2)
≈0.9659.
=sin75?
= 1.
8.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可用计算器):
(1) (2)
(3) cos398?13?; (4) tan766?15?.
解:
(3)
cos398?13?=cos(360?+38?13?)
(4)
tan766?15?=tan(720?+46?15?)
=cos38?13?
≈0.7857.
=tan46?15?
≈1.045.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二课时)
函数值的正负
返回目录
1. 什么样的角正弦值为正? 什么样的角正弦值为负? 余弦和正切呢?
2. 角的终边的位置能否确定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如能确定, 怎样确定法?
3. 如果知道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你能判断这个角是几象限角吗?
问题1. 不同象限角时, 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正负怎样? 由此你能得出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吗?
一象限角终边上的点的坐标, x>0, y>0, r>0;
第一象限角的三种三角函数值都为正.
>0.
>0.
>0.
问题1. 不同象限角时, 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正负怎样? 由此你能得出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吗?
二象限角终边上的点的坐标, x<0, y>0, r>0;
第二象限角正弦值为正,
>0.
<0.
<0.
余弦值为负,
正切值为负.
(如此, 请同学们思考三、四象限的角)
练习: (课本13页“探究”)
在下列图形的括号中填写 “+” 或 “-”:
x
y
o
( )
( )
( )
( )
sina
x
y
o
( )
( )
( )
( )
cosa
x
y
o
( )
( )
( )
( )
tana
+
+
+
+
+
+
-
-
-
-
-
-
请同学们归纳后记住各象限角的符号:
正弦上正下负,
余弦右正左负,
正切一三正二四负.
证明:
若 sinq <0
?q 是三、四象限的角,
且tanq >0
?q 是一、三象限的角,
则 q 只能是第三象限的角,
反之,
如果 q 是第三象限的角,
定得 sinq <0, tanq >0,
∴所证命题成立.
例3. 求证: 当且仅当下列不等式组成立时, 角q 为第三象限角.
解:
例4.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的符号, 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 cos250?; (2)
(3) tan(-672?); (4) tan 3p.
(1)
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 所以
cos250?<0;
∵ cos250?≈-0.34,
检验知 cos250?<0 成立.
解:
例4.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的符号, 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 cos250?; (2)
(3) tan(-672?); (4) tan 3p.
(2)
因为 是第四象限角, 所以
因为 与 是同终边的,
而
≈-0.71,
检验知 成立.
解:
例4.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的符号, 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 cos250?; (2)
(3) tan(-672?); (4) tan 3p.
(3)
因为-672?是第一象限角, 所以
tan(-672?) > 0;
∵ -672? 与 48?同终边,
检验知 tan(-672?)>0 成立.
tan48?≈1.1,
解:
例4.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的符号, 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 cos250?; (2)
(3) tan(-672?); (4) tan 3p.
(4)
因为3p 的终边与 x 轴负半轴重合, 所以
tan3p = 0;
tan3p = tan540?
检验知 tan3p = 0 成立.
= 0,
练习: (课本15页)
第 4、5、6 题.
4. (口答) 设 a 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在 sina,
cosa, tana, 中, 哪些有可能取负值?
∵ 0?
则
cosa 和 tana 有可能取负值.
∴ 当 a 是钝角时,
5.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156?; (2)
(3) cos(-450?); (4)
(5) (6) tan556?.
解:
(1)
∵ 156?是第二象限角,
∴ sin156?>0.
(2)
是第三象限角,
5.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156?; (2)
(3) cos(-450?); (4)
(5) (6) tan556?.
解:
(3)
∵ -450?= -720?+270?,
∴ cos(-450?) = 0.
(4)
y 轴负半轴上的角,
第四象限角,
5.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156?; (2)
(3) cos(-450?); (4)
(5) (6) tan556?.
解:
(5)
∵ 556?= 196?+360?,
∴ tan556? > 0.
(6)
第三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
6. 选择 “① sinq >0, ② sinq <0, ③ cosq >0, ④cosq <0, ⑤ tanq >0, ⑥ tanq <0” 中适当的关系式的序号填空:
(1) 当角q 为第一象限角时, , 反之也对;
(2) 当角q 为第二象限角时, , 反之也对;
(3) 当角q 为第三象限角时, , 反之也对;
(4) 当角q 为第四象限角时, , 反之也对.
①③或①⑤或③⑤
①④或①⑥或④⑥
x
y
o
正弦正
余弦正
正切正
正切正
②⑤或④⑤或②④
②③或③⑥或②⑥
练习: (课本15页)
【课时小结】
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由 得
x
y
o
sina
x
y
o
cosa
x
y
o
tana
+
+
+
+
+
+
-
-
-
-
-
-
正弦上正下负,
余弦右正左负,
正切一三正二四负.
习题 1.2
A 组
第 6、7、9 题.
6.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186?; (2) tan505?; (3) sin7.6p;
(4) (5) cos940?; (6)
解:
(1)
∵ 186?是第三象限角,
∴ sin186?<0.
(2)
∵ 505?是第二象限角,
∴ tan505?<0.
(3)
∵ 7.6p 是第四象限角,
∴ sin7.6p <0.
6.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 sin186?; (2) tan505?; (3) sin7.6p;
(4) (5) cos940?; (6)
解:
(4)
(5)
∵ 940?是第三象限角,
∴ cos940?<0.
(6)
∵ 是第一象限角,
∵ 是第二象限角,
7. 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 tan125?·sin273?; (2)
(3) (4)
解:
(1)
∵ 125?是第二象限角, 273?是第四象限角,
∴ tan125?<0, sin273?<0,
则 tan125?·sin273?>0.
(2)
∵ 108?是第二象限角, 305?是第四象限角,
∴ tan108?<0, cos305?>0,
则
7. 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 tan125?·sin273?; (2)
(3) (4)
解:
(3)
∵ 是第三象限角, 是第二象限角,
是第四象限角,
则
7. 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 tan125?·sin273?; (2)
(3) (4)
解:
(4)
∵ 是第二象限角, 是第四象限角,
是第二象限角,
则
9. 求证:
(1) 角q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 sinq·tanq<0;
(2) 角q为第三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 cosq·tanq<0;
(3) 角q为第一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
(4) 角q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 sinq·tanq>0.
证明:
(1)
当 q 是第二象限角时, sinq >0, tanq <0,
当 q 是第三象限角时, sinq <0, tanq >0,
∴ q 为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角时都有
sinq·tanq<0;
反之, 当 sinq·tanq<0 时, 即 sinq 与 tanq 异号,
而正弦一二正, 三四负, 正切一三正, 二四负,
∴ q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则命题得证.
9. 求证:
(1) 角q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 sinq·tanq<0;
(2) 角q为第三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 cosq·tanq<0;
(3) 角q为第一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
(4) 角q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 sinq·tanq>0.
证明:
(2)(3)(4)与(1) 同理:
先证 q 是哪象限角时, 不等式成立,
再证不等式成立时, 角必定是那象限角.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三课时)
三角函数线
返回目录
1. 什么是有向线段? 怎样用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的值?
2. 什么是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怎样画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我们设想用线段的长度直观地观察这个比值.
由定义知三角函数的值是一个比值,
已知角 a 的终边如图:
画一个单位圆与终边交于点 P,
作 PM⊥x 轴于点 M,
x
o
y
1
P
M
a的终边
角 a 的正、余弦函数值就可用线段长度表示了.
1. 有向线段
当角 a 的终边不在
坐标轴上时, 以O为始点, M为
终点, 若线段OM与 x 轴同向,
则OM的方向为正, 且有正值 x;
若线段OM与 x 轴反向, 则OM的方向为负, 且有负值 x, 其中 x 为P点的横坐标.
规定:
以M为始点, P为终点时, 若线段MP与 y 轴同向, 则MP的方向为正, 且有正值 y; 若线段MP与 y 轴反向, 则MP的方向为负, 且有负值 y, 其中 y 为P点的纵坐标.
x
o
y
1
P
M
a的终边
象这样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2. 三角函数线
x
o
y
1
P
M
a的终边
由于规定了方向, 即可得
x = OM, y = MP,
有向线段MP叫角 a 的正弦线,
有向线段OM叫角 a 的余弦线.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 角 a 分别是二、三、四象限时, 正、余弦线的正负.
x
o
y
1
P
M
a 的终边
a 的终边在右半平面时,
a 的终边在左半平面时,
a 的终边在上半平面时,
a 的终边在下半平面时,
a 的终边
P
M
P
M
P
M
问题1: 正弦线、余弦线的思想基础是将定义正、余弦的坐标比的分母 r 设定为 1, 根据这一思想, 你能画出角 a 的正切线吗?
只要将角 a 终边上一点的 x 坐标设定为 1, 表示 y 的线段即为正切线.
x
o
y
1
A
a 的终边
如图, 设单位圆与 x 轴正半轴交于点 A(1, 0);
过点 A 作单位圆的切线, 交 a 的终边于点 T(1, y),
T
则
AT 即为 a 的正切线.
问题2: 如图, BT是否是角 a 的正切线? 为什么?
x
o
y
1
T
a 的终边
B
不是.
因为有向线段 BT>0,
但二象限角的正切值为负,
∴不正确.
作正切线时, 如果角的终边在右半平面时, 直接作正切线;
如果角的终边在左半平面时, 作其反向延长线到右半平面, 在右半平面作正切线. (如图)
A
T
T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处理办法:
角 a 的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统称为角 a 的三角函数线.
练习 (补充)
1. 分别作出 150?、300? 的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
2. 如图, 角 a 的终边在一象限角平分线的上方, 你能比较 sina、cosa 和 tana 的大小吗?
x
o
y
a
1. 分别作出 150?、300? 的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
T
M
P
1
x
o
y
A
解:
150?
① 作15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② 作PM⊥x 轴, 垂足为M,
则150?角的正弦线是 MP, 余弦线是 OM, 正切线是AT.
③ 过点A作单位圆的切线, 与OP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T,
如图, 设单位圆交 x 轴正半轴于点 A(1, 0).
x
o
y
1
A
1. 分别作出 150?、300? 的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
解:
同理, 300?的三角函数线如图:
T
M
P
300?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2. 如图, 角 a 的终边在一象限角平分线的上方, 你能比较 sina、cosa 和 tana 的大小吗?
x
o
y
a
解:
作 a 的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
1
A
M
P
sina =MP,
cosa =OM,
tana =AT,
T
∵AT>MP>OM,
∴tana > sina > cosa.
【课时小结】
1. 有向线段
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方向与坐标轴同向.
2. 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 MP
=sina.
余弦线 OM
=cosa.
正切线 AT
=tana.
二、三象限角的正切线
分别作在四、一象限.
x
o
y
a
1
A
M
P
T
练习: (课本17页)
第 1、2、3、4 题.
1. 你能从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出发得出三角函数的哪些性质?
答:
(1) 可看出函数值的正负:
上半平面的角, MP为正,
下半平面的角, MP为负;
一、三象限的角, AT为正, 二、四象限的角, AT为负.
左半平面的角, OM为负,
右半平面的角, OM为正;
(2) 可看出函数值的大小:
终边靠近 y 轴正半轴时, MP较大,
靠近 y 轴负半轴时, MP较小;
靠近 x 轴正半轴时, OM较大, 靠近负半轴则OM较小.
x
o
y
1
A
a 的终边
T
M
P
练习: (课本17页)
1. 你能从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出发得出三角函数的哪些性质?
答:
x
o
y
1
A
a 的终边
T
M
P
练习: (课本17页)
(3) 可看出函数值的范围:
-1≤MP≤1,
正方向AT可以很长,
(4) 可比较不同函数值的大小:
如图的情况时,
AT > MP > OM.
-1≤OM≤1,
负方向AT也可以很长.
o
x
y
1
A
2. 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 (2) (3) (4)
解:
o
P
M
T
x
y
1
A
(1)
正弦线 MP,
余弦线 OM,
正切线 AT.
(2)
P
M
T
2. 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 (2) (3) (4)
解:
(3)
正弦线 MP,
余弦线 OM,
正切线 AT.
(4)
P
M
T
o
x
y
1
A
M
T
o
x
y
1
A
P
3. 作一个以 5 cm 为单位长度的圆, 然后分别作出225?, 330?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量出它们的长度, 从而写出这些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
解:
M1
P1
T1
225?
x
o
y
5
A
取 R=5 cm,
量得 M1P1= OM1≈3.5cm,
AT1=5cm,
tan225?=5?5=1.
sin225?= cos225?= -(3.5?5)
= - 0.7
先作225?,
3. 作一个以 5 cm 为单位长度的圆, 然后分别作出225?, 330?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量出它们的长度, 从而写出这些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
解:
T2
M2
P2
330?
x
o
y
5
A
取 R=5 cm,
量得 M2P2=2.5cm,
OM2≈4.3cm,
AT2≈2.9cm.
sin330?= -(2.5?5) = -0.5.
cos330?=4.3?5=0.86
tan330?= -(2.9?5)
作300?,
4. 你认为三角函数线对认识三角函数概念有哪些作用?
(1) 从单位圆中的函数线认识定义中函数的比值;
(2) 从终边的变化引起函数线的变化, 认识角的变化引起函数值的变化;
提示:
(4) 从函数线的长短范围认识三角函数的值域.
(3) 从函数线的方向认识函数值的正负;
……
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返回目录
1. 已知一个角的正弦值, 要求这个角的余弦值或正切值怎么办?
2. sina、cosa、tana 有什么相等关系? 用这些关系你可以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1,
=tana,
sin2a + cos2a = 1
问题1.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 你能推出角 a 的正、余弦函数的关系吗? 如果知道一个角的正弦函数值, 你能算出这个角的余弦函数值吗?
又
即得 (sina)2+(cosa)2=1.
同理,
例6. 已知 sina = 求 cosa, tana 的值.
解:
∵ sina<0, 且 sina≠-1,
∴ a 是第三、四象限角,
当 a 是三象限角时, cosa <0,
∵ sin2a+cos2a=1,
当 a 是四象限角时, cosa >0,
则
练习: (课本20页)
第 1、2、3 题.
1. 已知 cosa = 且 a 为第三象限角, 求 sina, tana 的值.
解:
∵sin2a +cos2a =1, 且a 是第三象限的角,
则 tana =
2. 已知 tanj = 求 sinj, cosj 的值.
解:
当j 是第二象限的角时,
思路:
由商数关系将切化弦,
平方后, 由平方关系化为一元方程求解.
整理得
4sin2j =3,
解得
当j 是第四象限的角时,
2. 已知 tanj = 求 sinj, cosj 的值.
解:
当j 是第二象限角时,
思路二:
可考虑用定义, 设出点的坐标.
当j 是第四象限角时, sinj<0, cosj>0,
设终边上点的 x= -1, y=
则
=2,
3. 已知 sinq =0.35, 求cosq, tanq 的值 (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解:
∵sin2q +cos2q =1,
≈±0.94,
由 sinq = 0.35 知 q 是一、二象限角,
当 q 是第一象限角时,
cosq≈0.94,
≈0.37;
当 q 是第二象限角时,
cosq≈-0.94,
≈-0.37.
例7. 求证:
思路:
若从左推到右,
右边目标分母有cosx,
可将左边分子母同乘以cosx.
证明:
左边=
=右边,
等式得证.
例7. 求证:
思路二:
将左边分母构造平方关系.
证明:
左边=
=右边,
等式得证.
例7. 求证:
思路三:
由 sin2x+cos2x=1 进行变化推出.
证明:
∵ sin2x+cos2x=1,
得 cos2x=1-sin2x,
cos2x=(1+sinx)(1-sinx),
两边同除以 cosx(1-sinx), 即得
练习: (课本20页)
第 4、5 题
4. 化简:
(1) cosq tanq; (2)
解:
(1)
= sinq.
(2)
=1.
5. 求证:
(1) sin4a-cos4a=sin2a-cos2a;
(2) sin4a+sin2acos2a+cos2a=1.
解:
(1)
左边=
(sin2a+cos2a)(sin2a-cos2a)
= sin2a-cos2a
= 右边.
(2)
左边=
sin2a(sin2a+cos2a)+cos2a
= sin2a+cos2a
=1
= 右边.
【课时小结】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a + cos2a = 1
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2. 同角函数关系的应用
(1) 已知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值, 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2) 化简三角函数式.
(3) 证明三角函数等式.
习题 1.2
A 组
第 10、11、12、13 题.
10. (1) 已知 sina = 且 a 为第四象限角, 求 cosa, tana 的值;
(2) 已知 cosa = 且 a 为第二象限角, 求 sina, tana 的值;
(3) 已知 tana = 求 sina, cosa 的值;
(4) 已知 cosa =0.68, 求 sina, tana 的值 (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解:
(1)
∵ sina = 且 a 是第四象限角,
习题 1.2
A组
10. (1) 已知 sina = 且 a 为第四象限角, 求 cosa, tana 的值;
(2) 已知 cosa = 且 a 为第二象限角, 求 sina, tana 的值;
(3) 已知 tana = 求 sina, cosa 的值;
(4) 已知 cosa =0.68, 求 sina, tana 的值 (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解:
(2)
∵ cosa = 且 a 是第二象限角,
习题 1.2
A组
(3) 已知 tana = 求 sina, cosa 的值;
解:
当 a 是第二象限角时,
得
解得
由 知 a 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当 a 是第四象限角时,
(4) 已知 cosa =0.68, 求 sina, tana 的值 (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解:
由 cosa = 0.68 知 a 是第一、四象限角,
当 a 是第一象限角时,
≈0.73,
≈1.1.
当 a 是第四象限角时,
≈-0.73,
≈-1.1.
11. 已知 sinx = 求 cosx, tanx 的值.
解:
x是三、四象限的角,
当 x 是第三象限的角时,
当 x 是第四象限的角时,
12. 已知 tana = p解:
由 得
则解得
于是得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1)
左边 =
= 右边.
习题 1.2
A 组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2)
左边 =
= tan2a - tan2a·cos2a
= tan2a (1- cos2a)
= tan2a sin2a
= 右边.
习题 1.2
A 组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2)
法二,
∵ (tan2a - sin2a) - (tan2a·sin2a)
= tan2a (1- sin2a) - sin2a
= tan2a cos2a - sin2a
= sin2a - sin2a
= 0,
∴ tan2a - sin2a = tan2a·sin2a.
习题 1.2
A 组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3)
cos2b - 2cosb +1 + sin2b
左边 =
= 2 - 2cosb
= 右边.
习题 1.2
A 组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4)
左边 =
sin4x+cos4x+2sin2xcos2x-2sin2xcos2x
= (sin2x+cos2x)2 -2sin2xcos2x
= 1-2sin2xcos2x
= 右边.
习题 1.2
A 组
13. 求证:
(1)
(2) tan2a-sin2a = tan2a·sin2a;
(3) (cosb-1)2+sin2b = 2-2cosb;
(4)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证明:
(4)
∵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 sin4x+cos4x +2sin2xcos2x -1
= (sin2x+cos2x)2 -1
= 1-1
= 0,
∴ sin4x+cos4x = 1-2sin2xcos2x.
法二, 求差:
习题 1.2
A 组
返回目录
知识要点
1. 三角函数的定义
角 a 终边上一点 P(x, y),
x
y
O
a
P(x, y)
r
正弦:
余弦:
正切:
r = |OP|
r 是点 P 到原点的距离,
知识要点
2. 诱导公式一
sin(a+k·360?)=sina,
cos(a+k·360?)=cosa,
tan(a+k·360?)=tana.
sin(a+2kp)=sina,
cos(a+2kp)=cosa,
tan(a+2kp)=tana.
知识要点
3. 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x
y
o
sina
x
y
o
cosa
x
y
o
tana
+
+
+
+
+
+
-
-
-
-
-
-
正弦上正下负,
余弦右正左负,
正切一三正二四负.
知识要点
4. 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 MP
=sina.
余弦线 OM
=cosa.
正切线 AT
=tana.
二、三象限角的正切线
分别作在四、一象限.
x
o
y
a
1
A
M
P
T
知识要点
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a + cos2a = 1
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1) 已知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值, 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2) 化简三角函数式.
(3) 证明三角函数等式.
例题选讲
例1. 如图, OA是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角 a 的终边在阴影范围内, 试判断 cos2a 正负.
x
O
y
a
A
分析:
(1) 写出角 a 的范围.
(2) 计算出 2a 的范围.
要判断 cos2a 的正负, 需
知道 2a 是几象限角.
思路:
(3) 根据 2a 所在象限判断 cos2a 的正负.
例题选讲
例1. 如图, OA是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角 a 的终边在阴影范围内, 试判断 cos2a 正负.
x
O
y
a
A
解:
2a
2a 是四象限角.
∴ cos2a>0.
例2. 已知 tana=m(m<0), 求 sina, cosa.
分析:
由 m<0 可知 a 是二象限或四象限角.
知道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 要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 可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
还可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思路一:
(1) 将条件 tana=m 转换成正余弦的平方.
(2) 由平方关系式解出正弦或余弦值.
思路二:
(2) 分象限:
a 为二象限时, 终边上的点为
(-1, -m),
a 为二象限时, 终边上的点为
(1, m).
例2. 已知 tana=m(m<0), 求 sina, cosa.
解:
法一:
由 tana=m 平方后化弦得
(1+m2)sin2a=m2,
(1) 当 a 是二象限角时,
例2. 已知 tana=m(m<0), 求 sina, cosa.
解:
法一:
由 tana=m 平方后化弦得
(1+m2)sin2a=m2,
(2) 当 a 是四象限角时,
例2. 已知 tana=m(m<0), 求 sina, cosa.
解:
法二:
(1) a 为二象限角时,
终边过点 (-1, -m),
则
(2) a 为四象限角时,
终边过点 (1, m),
例3. 化简
分析:
(1) 角不相同, 有负角, 有大于360?的角.
(2) 含有根号.
思路:
(1) 用诱导公式一将角化在0?~360?之间.
(2) 用平方关系构造平方便于去根号.
例3. 化简
解:
∵sin(-220?)=sin(-360?+140?)
=sin140?.
sin500?=sin(360?+140?)
=sin140?.
∴原式=
例3. 化简
解:
∵sin(-220?)=sin(-360?+140?)
=sin140?.
sin500?=sin(360?+140?)
=sin140?.
∴原式=
∵140?是二象限角,
∴sin140?>0,
cos140?<0,
即 1+sin140?>0, 1-sin140?>0.
∴原式=
例4. 已知 tana>1, 求证:
分析:
(3) 用商数关系化弦为切.
(1) 左边有根号, 右边无根号, 左边根号内
需要构造平方数.
(2) 数字 1 可写成正、余弦平方和, 构造完全平方.
例4. 已知 tana>1, 求证:
证明:
左边=
=右边.
例 5 (B 组第 4 题). 从本节的例 7 可以看出,
就是 sin2x+cos2x=1 的一个变形,
你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推导出更多的关系式吗?
由 sin2x+cos2x=1 可得
由 sin2x+cos2x=1 可得
例 5 (B 组第 4 题). 从本节的例 7 可以看出,
就是 sin2x+cos2x=1 的一个变形,
你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推导出更多的关系式吗?
由 sin2x+cos2x=1 可得
1+2sinxcosx=(sinx+cosx)2.
1-2sinxcosx=(sinx-cosx)2.
例 5 (B 组第 4 题). 从本节的例 7 可以看出,
就是 sin2x+cos2x=1 的一个变形,
你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推导出更多的关系式吗?
由 sin2x+cos2x=1 可得
例 5 (B 组第 4 题). 从本节的例 7 可以看出,
就是 sin2x+cos2x=1 的一个变形,
你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推导出更多的关系式吗?
【练习与习题】
补充: 第 1、2、3、4、5、6 题.
习题1.2 B组: 第 1、2、3 题.
1. 已知角 a 的终边交单位圆于点 P, 点 P 的横坐标是 求角 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2. cos(-300?) = . .
4. 已知 求 cosa-sina 的值.
3. 已知 sina>0, cosa<0, 试确定 的正负.
6. 角 a、b 的终边位置如图所示, 试比较 sina 和 sinb, cosa 和 cosb, tana 和 tanb 的大小.
x
o
y
a
b
5. 化简下列各式:
(1) (2) (1+tan2a)cos2a.
1. 已知角 a 的终边交单位圆于点 P, 点 P 的横坐标是 求角 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x
o
y
a
1
P
解:
如图,
∵|OP|=1, 点 P 的横坐标为
∴点 P 纵坐标为
即有两点满足条件:
则 sina1=y1
cosa1=x1
sina2=y2
cosa2=x2
2. cos(-300?) = . .
解:
cos(-300?)=cos(-360?+60?)
=cos60?
= -1.
-1
3. 已知 sina>0, cosa<0, 试确定 的正负.
x
o
y
sina>0
cosa>0
解:
由 sina>0 知 a 是上半平面
的角.
由 cosa<0 知 a 是左半平面的角.
于是知 a 是第二象限的角.
即
得
即 是一、三象限角,
4. 已知 求 cosa-sina 的值.
解:
即 a 是三象限.
由 得
解得
则
解:
原式 =
5. 化简下列各式:
(1) (2) (1+tan2a)cos2a.
(1)
= cos80?.
解:
原式 =
=1.
5. 化简下列各式:
(1) (2) (1+tan2a)cos2a.
(2)
cos2a+tan2acos2a
= cos2a+sin2a
6. 角 a、b 的终边位置如图所示, 试比较 sina 和 sinb, cosa 和 cosb, tana 和 tanb 的大小.
x
o
y
a
b
解:
作三角函数线.
P1
P2
M1
M2
T1
T2
A
sina=M1P1.
sinb=M2P2.
cosa=OM1.
cosb=OM2.
tana=AT1.
tanb=AT2.
M1P1>M2P2,
?sina>sinb.
OM1>OM2,
?cosa>cosb.
AT1?tanaB 组
1. 化简 (1+tan2a)cos2a.
解:
原式 =
= cos2a+sin2a
= 1.
2. 化简 其中 a 为第二象限角.
解:
原式 =
∵ a 是第二象限角,
? cosa<0,
又由三角函数线知, 1+sina >0, 1-sina >0,
∴ 原式 =
= -2tana.
3. 已知 tana = 2, 求 的值.
解: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