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说课设计
刘诗慧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目录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
教材地位
课文作用
七下六单元
探险科幻主题
敢于探险的勇气
集体主义观念
为热爱事业献身
丰富的教学资源
浏览能力
探究能力
写作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育应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渲染。
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的感情,拓展视野,提出看法,说出感受。
一、说教材
学
情
概
况
七年级学生普遍人生体验少,但情感较为丰富。
易被文中故事打动,对文中人物的伟大精神感到震撼。
文章篇幅较长,易感枯燥。
导入时激情引趣,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文;
长文短教,品味关键语句,感受悲剧人物的震撼力。
二、说学情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学习正侧结合烘托故事悲壮美
通过细节描写突显人物精神美
积累名言警句感受生命价值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以震撼人心的细节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斯科特一行人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融入课本,打开学生内心世界,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五、说教法学法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情感教学”主线
朗诵、讨论等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深入阅读文本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法
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2019年热映电影《攀登者》,播放该影片中经典片段,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凶险以及片中人物为人类科学事业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阿蒙森-斯科特科学实验站
南极简介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东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所有的岛屿都被大陆冰盖所覆盖。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 -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
史蒂芬.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
一读文题,思考作者的作传原因;
三读文题,体悟人物的伟大精神;
二读文题,感受文章的悲剧色彩;
四读文题,寻求探险的价值意义。
伟大的悲剧
史蒂芬.茨威格
旨在训练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抓关键信息的能力。
了解正侧结合的写作手法。
感受具体的细节描写。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文题切入,对“伟大”和“悲剧”进行重读变换,体会不同感受。
一读文题,思考作者的作传原因。
学生一起读文题,思考作者不为胜利者阿蒙森做传,却为失败者斯科特一行人做传的原因。
(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原句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文末)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和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再读文题,找出中心语“悲剧”。
进行重读,读出悲凉色彩。
仿照范例,找出悲壮色彩句子。
以波浪线形式勾画,
做好旁批。
二读文题-伟大的悲剧,感受文章悲剧色彩。
范例:“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眶里夺眶而出。(失败之悲)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去向他握别。(分别之悲)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死亡之悲)
学生范例1
学生范例2
学生范例3
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处境之悲)
天气变得越来越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能,即热能。
(环境之悲)
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生病之悲)
凶猛的暴风雨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死亡之悲)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孤独之悲)
归纳总结,文章的悲剧色彩还体现在:
作证之悲
伤病之悲
孤独之悲
死亡之悲
别离之悲
境遇之悲
世人之悲……
侧面描写
烘托故事的悲壮美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正侧结合烘托故事氛围的写作手法。
设计
意图
进行重读,读出崇敬语气。
找出文章文眼—伟大。
仿照范例,横线勾画出表现伟大精神的句子,将其精神品质批注在旁。
三读文题-伟大的悲剧,体悟人物伟大精神。
明确任务,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评价。
按照要求展开活动:
仿照例句,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其精神伟大的句子并将精神品质进行旁批;
组内围绕所选内容互相交流并确定朗读的方式;
小组代表用朗诵的方式展示交流成果。
小组活动
小组诵读Show
范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精神:诚实守信)
学生范例1
然而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
(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学生范例3
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坚毅、视死如归)
学生范例2
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
(永不放弃的精神)
小组诵读Show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坚持不懈)
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后,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执着顽强)
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道最后一刻。
(爱国精神)
归纳总结
勇于探索
坚毅顽强
团结协作
爱国精神
视死如归
以细节描写,突显人物精神的伟大。
无私无畏
……
设计
意图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感知文中对斯科特一行人的细节刻画,从而体悟人物坚毅、勇敢等伟大精神。
斯科特一行人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远远超过时代本身,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四读文题,寻求探险的价值意义。
深度思考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如果不现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何塞.莉萨尔
向一切成功者和失败者学习思想方法。
—何祚麻
思维拓展环节
谈体会
课堂总结
俗语常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胜败乃兵家常事,为英雄者不仅需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敢于牺牲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还要有直面失败的坦然和诚实。也许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南极冰川上一方窄窄的坟墓,但英雄们的足迹印在了南极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的名字也随着南极的风声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弥留在我们心间,岁月的长河里他们的精神在熠熠生辉,在他们伟大精神的照耀下,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爱的礼赞
作业设计
为课文中你心中的英雄拟写墓志铭。
(要求:包含人物事迹,使用细节描写的手法。)
概括能力
共情能力
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史蒂芬.茨威格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 悲剧 伟大 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 集体主义
世人之悲 精神鼓舞
…… ……
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作证之悲 悲剧——伟大 诚实守信
死亡之悲 集体主义
世人之悲 精神鼓舞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