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09 11: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时: 第3课时 使用时间: 第 1 周 总课时:3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2、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3、能通过比较两处生活的不同深入理解课文。
4、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三味书屋里的人物。
学法指导:比较法、讨论法、质疑法
自测——互查——互教
你能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两处的生活吗?
百草园 : ( )
三味书屋 : ( )
展示——反馈——导学
1、品味动词准确性
第2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季的景物,那么百草园的冬天会是怎样的呢?
、研读捕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7、8两段,用课文内容填空。
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 )。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 )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通过刚才的填空,大家一定会发现,在作者笔下,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而让作者乐在其中。
2)、品味动词准确性
细读课文第7段:
划出描写捕鸟的动词,然后用手边的物品做道具,边模拟捕鸟的动作,边复述捕鸟的过程,注意所用动词的准确性。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通过复述,我们不但能感受到这些动词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还能感受到作者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更能再一次的感受到百草园的“乐园”之趣。
3)、复述故事
百草园里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当然也会有一些长得长的草。然而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阅读课文3-6段,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
听完美女蛇的故事,请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童年时的作者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此时对百草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比较阅读
1、比较事物不同(B级)
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百草园:( 有趣景物 ) ; (______ ) ; (______ )。
VS
三味书屋:书屋陈设;(______ ) ;询问怪哉;(______ ) ;
师生读书;(______ )。
2、比较生活的不同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和第一部分内容相比较,说说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合作交流,寻找不同:
请大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做批注,比较两部分内容后做答。我想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发现,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下面请同学们展开小组合作活动,每个人都必须在小组内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由一位同学记录发言要点,准备向全班汇报你们组的发现。看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最准确。
自测——反馈——点拨
三味书屋里的“我”和百草园里的“我”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是三味书屋里不再有会讲好听故事让“我”依恋的长妈妈,却多了一个让我尊敬的老师,那么这位寿先生又是怎样的老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根据自己的体验,评析这个人物。
三味书屋的寿先生是一个:

回顾——总结——反思
主备课人: 刘佑欣 小组成员签名: 孙皛、桂英、徐娟、信昌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