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培优讲义(十):透镜与视觉【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培优讲义(十):透镜与视觉【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31 21: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特点 像与透镜的距离v 应用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虚或实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
幻灯机
倒立 等大 实
测焦距f
不成像 获取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三、视觉
1、眼球与折光系统: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2、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3、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原因 矫正
近视 成像在视网膜前 佩戴凹透镜
远视 成像在视网膜后 佩戴凸透镜
例1、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  )
A. B. C. D.
例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a是凸透镜②a是凹透镜
③b是凸透镜④b是凹透镜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例3、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使(f乙=5cm)前,物距相同。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一个缩小,一个放大。则(  )
A.缩小的像是实像,放大的像是虚像 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
C.物距可能是15cm D.物距可能是20cm
例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例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2.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墙壁上出现如图所示的亮斑,此时墙壁距离凸透镜10cm,把凸透镜略远离墙壁,亮斑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 )
A.大于1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无法判断
3.如图,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
A.等于12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小于6cm D.大于12cm
4.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
5.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如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A.2或5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7.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透镜向左移动
8. 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  )
A.(1)(3) B.(1)(4) C.(2)(3) D.(2)(4)
9. 将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  )
A.会消失 B.没有变化 C.成在光屏上 D.亮度变暗
10. 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 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
C.一片漆黑 D.没有墨点的像
11. 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 , 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 .
12.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由点A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刚好经过点B.试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以及凸透镜焦点的位置.

13.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

2.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3.考古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出土文物,如图所示,他看到的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如图所示,一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在平面镜和凸透镜之间有一发光棒,当发光棒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整个系统成像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B.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C.两个虚像,无实像 D.两个实像和一个虚像
5.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水球实验”的截图。当时王亚平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关于这个实验中的“水球”和我们看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假定此时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倒影”大小不变
D.假定此时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倒影”会变大
6.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根据图中数据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20cm B.14cm C.10cm D.7cm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汽车的后视镜
8.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Ⅳ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 B.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上
C.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向下 D.图中Ⅰ区域,比A′B′小,箭头向下
9.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而b端在二倍焦距之外,如图所示,那么透过透镜观察(  )
A.a、b端都变粗 B.a端变细,b端变粗
C.a、b端都变细 D.a端变粗、b端变细
10.如图所示,F、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经过透镜后的两条折射光线。
1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操作如下:
(1)实验前,小明调节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如甲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实像,小明计算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把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的、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4)乙图中,能够观察到烛焰所成的虚像的是   (选填“A”或“B”)。
参考答案
例1、B 例2、D 例3、C 例4、D
例5、(1)11.0;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
1.C 2.B 3.C 4.A 5.D 6.C 7.C 8. D 9. B 10. D
11. 气泡与周围的水组成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12.
13. (1)10;(2)右;放大;投影仪(幻灯机等);右;(3)薄.
1.D 2.B 3.D 4.C 5.A 6.C 7.A 8.B 9.D
10.
11. (1)烛焰;(2)10.0;(3)远离;放大;投影仪;(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