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09 11: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
2
3
4
5
6
7
8
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1
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3.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
4.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江南
表现: 1.水稻
2.棉花
3.茶叶
南方手工业兴旺的表现
2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3
1.城市
2.贸易
3.货币
4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它何时何地出现的?它的发明有何意义?
拓展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携带方便,适用范围扩大,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较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加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吗?
5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
1 社会的相对安定;
2 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技术;
3自然条件的优越。
请结合本课知识
分析:宋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还是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6
泉州海运
7
宋朝闻名世界的大港口除泉州外还有( ),说出海外贸易的范围。
深化
1、农业、手工业的繁荣。
2、政府实行鼓励政策,
3、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的提高。
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或:南方超过北方是在?
南 宋
          
8
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由于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南方成为宋朝粮食主产区。
江南丘陵的茶园
制瓷业发达
钧窑【河南 禹州 】
汝窑【河南 宝丰 】
官窑【河南 开封 】
定窑【河北 曲阳 】
哥窑【浙江 龙泉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宋代五大官窑
汝窑三足洗
哥瓷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景德镇瓷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
宋蜀锦
宋壮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两宋时,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表现:(1)、农业发展:占城稻引进,棉花、茶树种植扩大。
(2)、手工业:江浙的丝绸产量多,质量好;浙江哥窑,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商业发达:出现开封、杭州等众多商业都市;海外贸易发达;出现纸币----“交子”。
原因:
(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2)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3)自然条件的优越。
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3、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
达标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A  5、D   6、A
(二)1、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 水稻
2、南宋  3、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4、①中原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课堂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造船业发达 ,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