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3.3托物寄情》课件(1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3.3托物寄情》课件(19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31 17: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
第三课 托物寄情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美术家表达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
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
1、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称它们为“君子”呢?
2、用你所知道的诗句来形容“梅、兰、竹、菊”的品格。
梅花 (唐)王安石
墙 角 数 枝 梅,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为 有 暗 香 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题画·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朴素、清高
虚心、劲节、宁折不屈
淡 雅、隐逸
孤傲、不畏严寒、顽强
墨梅图(中国画)(元)王冕
王冕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从这幅画中你能否感受到文人画具有哪些特征?
文人画注重诗、书、画、印的结合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通过题画诗能看出画家怎样的性格特点?
墨梅图 (元)王冕
春归天地 王成喜
墨兰图 (中国画 纸本)(元 ) 郑思肖
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墨葡萄图 (纸本 )(明)徐渭
思 考
1、这幅画从绘画风格来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想要以这幅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安晚帖 (纸本 清)八大山人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明朝王孙,号八大山人,自满清立朝,他有一腔国仇家恨,不得不隐姓埋名以避杀身之祸。一生经历坎坷,借书画发泄内心激愤,将物象人格化、符号化,寄托自己的孤傲情怀。
思考:这幅画中的鱼有什么特点?你通过作品能否体会到画家当时的情绪?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
这两幅有关马的作品分别作于不同的时期,都寄寓了画家的心志。请仔细观察作品,根据画中题跋,结合作者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作品体现出的寓意。
骏骨图(南宋末年)龚开
小组讨论:
奔马(1941)徐悲鸿
根据画中题跋,结合作者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作品体现的寓意。
骏骨图(南宋末年)龚开
奔马(1941)徐悲鸿
小组讨论:
画后有题跋:“经言马肋贵细而多,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骏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画骨,渠能使十五肋现于外。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顽劣非所讳也。”
画上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
《骏骨图》
《奔马》
作 者
龚开
徐悲鸿
创作时间
南宋末年
1941年
社会环境
作品寓意
作者是南宋末,元代初期的人,面对外族入侵却无法施展自已的才华。
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
骏骨图是画家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自喻,画中瘦马的形态和姿态共同倾吐了画家老无所用的惆怅,抒发的是才华无以施展的痛苦。
徐悲鸿呼吁艺术家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画的马也就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画家的桌子(1973)(美国)菲利普.格斯顿
请观察这幅作品,描绘了些什么物体? 画中物象会有什么象征意义?
《画家的桌子》是格斯顿晚年所作的带有独特自传性质的作品,画中的物件都寓示着画家一生的感悟和思考。

内涵
烟蒂
颜料盒
书本
纳着鞋钉的鞋底
画着眼睛的石膏像
桌面上的钉子
创作时的状态和情绪
画家的身份
勤于学习和知识储备
走过的路和旅途的艰辛
时刻观察着这个世界
“钉子”般爱钻研的精神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都会把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入进去,但同样是一种事物往往会被艺术家寄予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图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绘画作品的时候能结合背景材料以及画面上的相关信息来分析其中的思想含义,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小结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