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高考 现代文试题类型总结
以下就近年来上海语文高考的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型的填空题答题方向进行指导,供参考。
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词语的本意;②勾连语言环境;特别注意比喻、引申义)
二、文中先后列举X、Y、Z,其用意是 (和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点及其抒发的感情相关)
三、阅读某段,简述甲、乙两者间的关系 (①对比;②层进;③辩证)
四、对文中的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和人物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相关;和文章的情节推动、发展相关)
五、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或效果 (注意句子是否运用修辞手法,勾连语言环境;比喻→生动形象;排比→加强语气)
六、按照作者思路,文章从哪个方面依次说了什么 (从文章结构层次下手)
七、勾连课内外,比较两者在内容、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注意语段问题的变化:书信体、演说词、书的序言、新闻报道、访谈录;注意人物形象及情节线索,注意环境描写)
八、写作特点与语言风格 (说明、议论、抒情、叙事;简朴自然、描写形象、含蓄深刻、委婉)
九、概括内容 (注意分条陈述、提炼,答题紧扣中心)
十、文中写景的作用或效果 (渲染气氛;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铺垫)
十一、纵观全文,简析作者的情感 (褒贬爱憎;亲情、感恩;国家情、民族情、爱国情)
十二、双项选词填空 (①语法角度:前后搭配、句子成分合理性;②内容角度:词语表现力、感染力)
十三、词语词序先后理由 (内容角度分析)
十四、语言风格 (词语音韵美、节奏感强,如《荷塘月色》中的叠词运用,音韵美,跌宕起伏,有节奏感,加强表现力、感染力)
十五、句式 (整句:句式整齐(一般排比形式),有节奏感,加强语势;散句:自由灵活,多角度,抒发作者情感或阐述观点)
十六、时空结合 (时间:历史→现实,远→近;空间:多角度方式,充分自由)
十七、修辞方法及其常见表达效果,列表如下比喻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于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深入浅出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番、以事代情
夸张 突出事情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拟 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偶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设问 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引用 加强真实性,增强表现力、说服力、文采,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双关 使句子表意更为含蓄丰赡
反语 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以此来增强戏剧性,凸显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