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课一精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课一精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31 15: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6)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地震(zhèn)?劫难(jué)?天衣无缝(fèng)
B.褶皱(zhě)?潮汐(xī)海洋深渊(yuān)
C.陨落(yǔn)?追溯(sù)?地壳运动(ké)
D.衍射(yǎn)?彗星(huì)?两栖动物(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检测?蟾蜍?簿层?撞击
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
C.措施?抗据?趋势?膨胀
D.携带?复盖?舒适?共振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迁移?漂移
移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
(分割?分裂
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
(严密?周密
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下面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
②气候逐渐变冷
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1)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说明方法:
。作用:

6.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6分)
(1)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请根据材料概括什么叫“低碳生活”。(6分)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二、阅读进阶
(一)课内精读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第一至九段,回答问题。(8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8.用《恐龙无处不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中的“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3分)
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要打开复活古生物的“魔盒”吗
①一条关于复活古老线虫的消息让很多古生物迷颇为振奋。最新的报道显示: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深埋在西伯利亚永冻土内的4万年前的有机体解冻,并发现当中极小的线虫奇妙地重新恢复了生命迹象,甚至开始进食。科学家指出,这是冰冻在北极永冻土中的多细胞生物再度恢复生机的首次证据,希望对于开发人体冷冻技术有所帮助。
②人们对远古生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复活已消失的生物。
微小生物的复活
③4年前,日本国家极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复活冰冻了30年的缓步动物(俗称“水熊虫”)。这些缓步动物是1983年在南极洲苔藓植物中发现的。之后它们直被隔离并保存在零下20℃的环境中。直到2014年5月,科学家们才将其成功解冻。更让人惊讶的是,早在21世纪初,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契斯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成兰德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群造今已知最古老的细菌——美国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附近地下岩洞的一个2.5亿年前形成的古老盐结晶体内的细菌。当时,这些细菌处于休眠状态。研究人员在无污染的环境下,抽取了藏有细菌的盐结晶体内的液体后,在试管内将这些细菌培养成活,同时细菌开始繁殖。而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还从4000万年前密闭在琥珀中的无刺蜂身上提取出了肠菌,经过实验培养,最终居然也“活”了过来。
恐龙可能无法复活
④已知的成果和进展都局限于细菌或极微小生物的复活,并且都是通过促使冰冻休眠状态下的生物复苏,或通过实验培养,以再现生命活动的迹象。而对于人们更期待的大型动物的复活却仍在艰难探索和实验中,这些大型动物包括已经灭绝的恐龙、猛犸象、剑齿虎、爱尔兰糜、大地懒、渡渡鸟和短脸熊,甚至还有古老的人种尼安德特人。时至今日,只有布卡多山羊在西班牙一家实验室得以重见天日,却只存活了几分钟。
⑤在所有复活计划中,人们最关注的恐怕是恐龙的复活了,毕竟它们是远古生物中最耀眼的明星,几乎妇孺皆知。
⑥从理论上讲,恐龙是不可能复活的。因为经过至少6650万年的时间,恐龙的基因都被分解了。一般而言,在低温、无菌条件下,DNA的可用寿命可以延长到数百万年,而恐龙消失在约6650万年前。历经千万年乃至亿万年来的地质破坏,恐龙原始基因等信息已荡然无存,这使得当今技术对复活恐龙难有作为,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还是先复活濒危生物吧
⑦即使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室制造出复活的动物,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它们能否适应现代环境,真正生存下去?它们能有效地消化和吸收已经经历了数亿年进化的现代食物吗?远古时代的地面满是石块,而现代都是已被风化成泥土的相对软质的地面,这些复活动物还能灵活地快速奔走吗?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些复活的动物是否有利于如今的生物圈和自然环境。
⑧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复活古生物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掌握复活技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意义,有可能使生态系统更趋完整;但从生态角度来看,如果这些复活的灭绝生物生长失去控制,可能打破现有的生态平衡,反而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很多实验室可能会复活一些危险物种,比如细菌、病毒、昆虫、可致敏的生物、剧毒的生物等等。因此,复活以后如何管控又将考验人类智慧。否则,这就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带来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⑨另外,复活已灭绝动物与克隆濒危动物,哪个更应优先考虑?事实上,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全球性生物多样化危机,每天约有150种物种灭绝,灭绝速度是史前时期的1000倍。对此,人类难辞其咎。因此,克隆消失不久或濒临灭绝的生物是人类的责任。况且,这比复活古生物更容易,并对生物多样性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更重要,经济上的需求也更强烈。
(选自《环球》杂志第22期,有删改)
11.请说说本文题目《要打开复活古生物的“魔盒”吗》的作用。(3分)
文中“微小生物的复活”版块与“恐龙可能无法复活”版块可以调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3分)
13.请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
科学界不乏热衷于复活远古生物的科学家,假如你也是一名科学家,你打算复活下面哪一种动物?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
①猛犸象:猛犸象是数千年前灭绝的动物,由于它们栖息在高寒冰冷的北极圈,许多猛犸象死后仍然保留了完整的躯体,包括眼睛、脂肪组织、毛发、骨髓、血管,甚至血液和活细胞。
②爪哇犀牛:爪哇犀牛是最珍贵的稀有动物之一,因具有中药价值而被大量捕杀。野外的爪哇犀牛基本已经灭绝了,目前只有印尼的国家公园里还生活着少量爪哇犀牛。爪哇犀牛已经进入了红皮书中濒临灭绝的动物名单。
三、写作提升
15.【写作技法】“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个论断不仅是全文的起点,而且也是其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值得深入体会。
【写作实战】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请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6)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A.“劫”应读jié。C.“壳”应读qiào。D.“栖”应读qī。
2.B本题考查辨识字形。A.“簿”应改为“薄”。C.“据”应改为“拒”。D.“复”应改为“覆”。
3.【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使用范围和语义侧重点的角度来辨析。(1)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漂移: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移动:改换原来的位置。“漂移”更符合此处的语境。
(2)分割: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分裂:整体的事物分开;使整体的事物分开。分离:分开,别离。“分裂”形容大陆的变化过程比较贴切。(3)严密:事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周到,没有疏漏。周密:周到而细密。致密:细而密,细致精密。“致密”形容原子之间的结合极为恰当。
【答案】(1)漂移(2)分裂(3)致密
4.A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②与①相比,寒冷的程度要轻,因此排在第一位;④从“植物的数量”角度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从“也”可看出,③紧承④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①在语义上更进一步,表明变成“冰天雪地”的原因。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
5.【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将“被压扁的沙子”与“普通的沙子”作对比,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用具体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强调被说明事物的特征。(2)将“南极洲”比作“全球的大冰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比喻需要说明的事物,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从“十分之九”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可以使说明的事物准确化、具体化。
【答案】(1)作比较通过比较,具体强调说明了被压扁的沙子比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一现象
(2)打比方、列数字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的冰的储量之多。
6.【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表达作用。回答本题,应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说出该词的运用在句子中的作用。
(1)“确实”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运用在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这一事实。(2)“也许”表示不很肯定。运用在句中,表示这种恐龙灭绝的原因只是一种猜测。
【答案】(1)“确实”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在这里肯定了恐龙曾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真实性。
(2)“也许”表示不很肯定。在这里表示这种恐龙灭绝的原因只是一种猜测,表达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材料,从“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中提取概括即可。
【答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8.【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标题。“恐龙无处不有”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无处不有”就是“哪里都有”的意思。所以本文题目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效果,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这样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词义的理解。“漂移”多指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迁移”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二者所体现的表达效果不同,所以不可以互换。
【答案】不能互换。“漂移”多指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也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大约”表示不很准确的估
计,说明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概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如果去掉,就成了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表述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答案】“大约”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因为年代久远,无法用确切的数字。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1.【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标题作用的理解。说明文标题的作用主要有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本文题目《要打开复活古生物的“魔盒”吗》首先暗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复活古生物”;其次通过问句的口吻,并以“魔盒”比喻,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微小生物的复活”版块主要介绍微小生物的复活,“恐龙可能无法复活”版块主要介绍了大型动物的复活。这种位置安排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型生物到大型生物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答案】这两个版块是按从小型生物到大型生物的顺序来介绍的,所以不能调换。
13.【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只有布卡多山羊在西班牙一家实验室得以重见天日”可以看出,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里以布卡多山羊的事例,具体说明了对于人们更期待的大型动物的复活仍在艰难探索和实验中。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对于人们更期待的大型动物的复活仍在艰难探索和实验中。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知识的具体运用。根据文章中“克隆消失不久或濒临灭绝的生物是人类的责任。况且,这比复活古生物更容易,并对生物多样性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更重要,经济上的需求也更强烈”可知,克隆消失不久或濒临灭绝的生物比复活古生物在技术上更容易,在维护生态平衡和满足经济需求方面更重要。从“猛犸象是数千年前灭绝的动物”可知,猛犸象属于古生物;从“野外的爪哇犀牛基本已经灭绝了,目前只有印尼的国家公园里还生活着少量爪哇犀牛”可知,爪哇犀牛濒临灭绝。因此,复活爪哇犀牛更重要。
【答案】我打算复活爪哇犀牛,因为它是一种濒危动物,复活这种生物比复活古生物更容易,并对生物多样性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更重要,经济上的需求也更强烈。
15.(示例)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就拿我们大部分同学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学好其他学科就能学好物理。当我们学好了语文,对题意的理解能力就提高了;当我们学好了英语,物理中许多英语的专用名词就会明白,也会记得更快;当我们学好了数学,理数是一家,物理自然也会学好。看,这三科都学好了,物理这门学科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