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7)
7.大雁归来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夜幕(mù)缄默(xián)?狩猎(shòu)?雾霭(ǎi)
B.赌注(dǔ)?撤回(chè)?沼泽(zhǎo)?符合(fǔ)
C.黑鹂(lí)?预料(yù)?半蹼鹬(yù)?弥漫(mí)
D.喧闹(xuān)稀疏(shū)?频繁(bīn)?香蒲(pú)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地。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大雁唱着欢快的歌声向南方飞去。
B.花鼠从窝里跑出来晒太阳,遇到猛烈刮着的暴风雪。
C.从早到晚,它们喧闹着一群一群地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4.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B.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
。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膝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诗所谓“雁字一行书绛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6.仿照示例拟写句子。(4分)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7.曾经有一首很流行的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的内容和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概括造成野生鸟类生存窘况的原因。(4分)
阅读进阶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
冬眠的奥秘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一?一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鸟鳍,还有曼輛。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鳏!鱼类靠鳏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總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總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的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与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8.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第④⑤两段简要概括。(3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课一精练(7)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A.“缄”应读jiān。B.“符”应读?fú。
D.“频”应读pín。
2.A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A.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含有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D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搭配不当。“唱着”与“歌声”不搭配,应把“歌声”改为“歌曲”。B.搭配不当。修饰语“刮着”与中心词“暴风雪”不搭配,应删掉“刮着”。C.语序不当。应把“喧闹着”放在“一群一群地”之后。
4.D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均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5.A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根据句意,紧承上文的句子是④句,写雁飞行时的状态;②句紧承④句中的“雁阵”来阐述;①③句在前文叙写的基础上,来写“雁字”,根据句意,①句先写“雁字”的由来,③句写与“雁字”有关的诗句。据此分析,正确的排序是④②①③。
6.【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本题作答时可以先选择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具体描写出其代表了哪个季节的特点。
【答案】(示例1)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忍受不了十二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到了。
(示例2)一片叶子的泛黄说明不了秋天,但当片片金黄的叶子在十月的微风中颤动时,秋天就来到了。
7.【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原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时所见所闻概括即可。
【答案】?①生态环境的恶化。②人类的滥捕滥杀和滥砍滥伐。
8.【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也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发生。“几乎完全不呼吸”中的“几乎”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不符合常识与科学真理。
【答案】不能。“几乎”是限定程度的副词,表示十分接近,不排除个别特例。“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科学真理。“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9.【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明显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的规律。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将冬眠的菊头蝠与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作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内容。回答本题,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然后通读文章,抓住关键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答案。本题可提取第④⑤段中“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与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等句进行分析作答。
【答案】①冬眠可以延长寿命。②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有一种猴子能冬眠,人类或许也可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