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对今》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的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四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组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季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字源字理,加一加,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细,语,凉”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
3.通过勾画,初步感知对子歌格式上的特点。
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字源字理,加一加,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细,语,凉”三个字。
难点:通过字源字理,加一加,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细,语,凉”三个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引出课题。
解释:“古”就是古时候,“今”就是现在。“古对今”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
标出小节号。
听老师范读。
自己练读课文。
练读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方圆 严寒 酷暑 秋凉 早晨
细雨 朝霞 夕阳 杨柳
3.脱离语境读字
圆 严 寒 酷 暑 凉 晨 细 朝 霞 夕 杨
4.利用字源字理,联系生活实际,加一加等方式归类识字
暑、晨、朝 三字个都和“日”字相关。
暑,篆文(日,太阳)(者,饮煮),表示太阳热烈如煮,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到了七八月份那时候我们就放“暑假”。大热天晒太阳会“中暑”。“暑”是热之极;那么“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严寒就是最冷的时候。同学们你们看,凉和冷这两个字都有两点水,两点水的本意是“冰字旁”,它组成的字都与寒冷、凉有关,比如说:冷 冰
我们再来看这个日子头的字,“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早晨”也可以叫做“清晨”,早晨的阳光叫“晨光”。
“朝”的金文字体: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没消失。所以早晨也称“朝”,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早上天边的红云叫“朝霞”。
杨,是一种树木,所以是木字旁,记住了这个偏旁就能记住这几个字。
圆,细,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
5. 换语境识字
白杨 云霞 凉水 细心 晨风
朝夕 圆周 严师 很酷 寒来暑往
6.游戏巩固
读出花朵后面的字。
(四)了解对韵歌格式上的特点
用___画出每个句子中相对的词语。
找出相同字数相对的特点。
(四)学写生字
来看这节课我们要学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要学写三个生字:细 凉 语
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字。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了四个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吧。谢谢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设计
6.古对今
日:暑 朝 晨
两点水:寒 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12个生字,会写“夕,古,李,香”四个字。
2.通过朗读,借助图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鸟语花香、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借助图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鸟语花香、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意思。
难点:想象对韵歌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
读字带词。
逐小节理解对韵歌
读第一小节,理解:古今相对,天圆对地方。四季气候不同,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感受时空的变化和四季的轮回。
学习第二小节,看图理解:晨 暮 雪 霜 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
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
“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叫“暮”。
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汽被冻结了,像洁白的粉,就叫白霜,和雪一样是冬天常有的自然现象。
和风就是微风,和风细雨是春天特有的自然现象。
看图理解朝霞,夕阳。
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第三小节:
看图理解桃李都是水果,柳树杨树都是树木。
通过看图,想想画面,理解:
黄莺的叫声很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在跳着轻快的舞蹈。这就叫做——莺歌燕舞。
通过,看图想象画面说话,理解:鸟语花香。
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四季轮回,昼夜更替,春暖花开,我们的大自然多美啊。
完整的读一读这一首对韵歌。
镂空读。
总结: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季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推荐阅读《笠翁对韵》
(三)写字
古 夕 李 香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这首对子歌中的美,背诵了这首《对韵歌》,学写了四个字。
同学们,对于本课学习,你完成了自主学习单,观看了微课,完成了测试题,这些内容你都掌握了吗?学习之后,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请写在“自主学习单”下面的横线上。等回到学校后,问问老师或同学,解决这些问题。
四.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