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课件(共3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回延安》课件(共3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31 18:37:01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回延安》PPT
语文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语文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授课老师:C-LIN工作室
第一单元
《回延安》
作者:贺敬之
学习目标
01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
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
作者介绍
02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回延安》写作背景
03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回延安》关于延安
04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课本文章
05
1.点击打开阅读《回延安》
2.点击图标↑播放课文音频
课本文章
06
朗读全诗提示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层次。
字词练习
07
羊羔
白羊肚手巾

搂定
糜子
gāo
l?u
d?
méi
pàn

kuàng

yáo

zh?n
黍类
sh?
气喘
chu?n
柳林铺
p?
组员协作
08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2.描述一下所知道的“信天游”
解说
09
“信天游”
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称“顺天游”),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一般一小段表达一个意思,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字句。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歌手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有时旋律上稍加变化
解说
10
1:回延安
———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忆延安
———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话延安
———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看延安
———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5:祝延安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朗读课文
11
第一节
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写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一开头,兴奋快乐的情感就像强有力的大手把人牢牢抓住!接下去,那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带到我们的跟前、心上来!真象一个久客他乡的游子一旦回到了故乡。延安啊,这革命的摇篮,这伟大的“母亲”,诗人带着多少情意倒入了你的怀抱!
——臧克家
12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朗读课文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朗读课文
13
第二节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生活,诉说诗人和延安的血肉关系,表达母子深情。
朗读课文
14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朗读课文
15
第三节
话延安:欢聚话今首
描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朗读课文
16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朗读课文
17
第四节
看延安:旧貌换新貌
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表现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朗读课文
18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朗读课文
19
第五节
颂延安:圣地大贡献
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作者的惜别之意。
朗读课文
20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浪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
延安
小组讨论:第二段
21
1
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2
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3
体会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4
分析诗歌第二节的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之处。
解说
22
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
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热爱延安、热爱革命、感恩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品一品
23
排比句
拟人句
修辞手法
诗中修辞手法用得好在哪里

比喻句
把“延安”比成“母亲”“妈”。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问题思考
24
1.在诗歌的第一部分中,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用表示大幅度动作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只是运用“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问题思考
25
2.在第二部分中,诗歌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诗歌表达不宜直白,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一一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问题思考
26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景,请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亲人相见时的热烈、真挚之情。延安人的成长和他们美丽、淳朴的心灵。
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
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形象,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
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口口的美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情投意合,谈话内异常丰富
问题思考
27
4.第四部分中”母亲延安换新衣“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一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
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使延安之“新”跃然眼前
问题思考
28
5.第五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最后?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写既能突出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中国现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思考
29
对本篇文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感谢观看
《回延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