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_è§??????????é?????_,已提供电火花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块,小车,细绳、钩码等,还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 )
A. B.
C. D.
2.在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中,光电门传感器测量的是( )
A.挡光片宽度 B.挡光时间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3.某同学用手拉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些打印点,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在v﹣t坐标系中描点作图。甲图是根据数据所描的点,乙图中用折线把这些点连起来,丙图中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顺次连接。则( )
A.甲图中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运动到该时刻的速度
B.乙图中折线上每一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在该时刻的速度
C.丙图中曲线上每一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在该时刻的速度
D.因速度不会发生突变,丙图与纸带实际运动更加接近
4.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并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在选取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打点开始选取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的线要确保经过每一个点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
7.如图所示,“探究_??????é????????è??_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8.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_???é?????é????????_的规律”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条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点B、C、D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2cm、5cm、9cm(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则( )21·世纪*教育网
A.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B.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C.该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减速直线运动
D.纸带上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0.7m/s
9.如图所示,在“研_?????????é????????_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几条较理想的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标记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请根据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段纸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①纸带计数点1时的速度大小为1.90m/s
B.打①纸带计数点4时的速度大小为2.13m/s
C.打①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6m/s2
D.纸带④是从纸带①上撕下的那段
10.在“探究小车速度_é?????é???????????_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打下的五个点,打B、D两点时纸带的速度分别为vB、vD的大小关系是( )
A.vB<vD B.vB=vD C.vB>vD D.无法确定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_?????????è§???????_实验中,已提供电火花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块,小车,细绳、钩码等,还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 )
A. B.
C. D.
解:根据“探究小_è??é?????é?????é??_变化的规律”原理可知,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就可以算出时间,用刻度尺可以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因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天平以及秒表,但需要用到刻度尺,故B正确,ACD错误。21·cn·jy·com
故选:B。
2.在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中,光电门传感器测量的是( )
A.挡光片宽度 B.挡光时间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解:光电门传感器测量的是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某同学用手拉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些打印点,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在v﹣t坐标系中描点作图。甲图是根据数据所描的点,乙图中用折线把这些点连起来,丙图中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顺次连接。则( )
A.甲图中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运动到该时刻的速度
B.乙图中折线上每一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在该时刻的速度
C.丙图中曲线上每一点的纵坐标对应纸带在该时刻的速度
D.因速度不会发生突变,丙图与纸带实际运动更加接近
解:A、_??¨?????????é?????_一些打印点,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甲图中点的纵坐标并不是对应纸带运动到该时刻的速度,故A错误;
B、乙图中用折线连接,但纸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能发生突变,故不能用折线连接,故B错误;
CD、纸带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丙图与纸带实际运动更加接近,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并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
解:A、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纸带,故A正确;www-2-1-cnjy-com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从远离滑轮端开始运动,可以尽可能的打更多的点,故B正确;2-1-c-n-j-y
C、为了打点稳定,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并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C正确;
D、如果钩码质量太大,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大,打出的点较少,不利用实验数据处理,所以钩码的质量适中即可,不是越大越好,故D错误。【来源:21cnj*y.co*m】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在选取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打点开始选取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的线要确保经过每一个点
解:A、本实验只需要明确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可,对长木板的放置没有要求,可以倾斜放置,故A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在选取计数点时没有必要从纸带上第一个打点开始选取,只需要确定的计数点能计算速度即可,故B错误;
C、刻度尺的精度为1mm,所以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有估读值,所以要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C正确;
D、作v﹣t图时,让尽量多的点分布在图象上,离线较远的点大胆舍弃,不要求确保图象经过每一个点,故D错误。
故选:C。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
解:A、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采用多次测量,打出多条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有利于减小误差,故A错误;
B、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点距过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应舍去,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故B错误,C正确;
D、选取计数点,可增加测量距离,减小测量过程所产生的误差,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不一定取0.1s,故D错误;21*cnjy*com
故选:C。
7.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_è????¨é?????é?????_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解: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C=,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_???é???????????è§?_律”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条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点B、C、D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2cm、5cm、9cm(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则( )21*cnjy*com
A.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B.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C.该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减速直线运动
D.纸带上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0.7m/s
解:AB、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5s=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m/s2=1m/s2,故A错误,B正确;
C、纸带上的点迹间距逐渐增大,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B=m/s=0.25m/s,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在_???????????????é??_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几条较理想的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标记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请根据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段纸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①纸带计数点1时的速度大小为1.90m/s
B.打①纸带计数点4时的速度大小为2.13m/s
C.打①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6m/s2
D.纸带④是从纸带①上撕下的那段
解: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s=0.1s,
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打①纸带计数点1时的速度大小:v1=m/s=0.33 m/s,故A错误;
BC、打①纸带时,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x=x12﹣x01=36.0mm﹣30.0mm=6.0mm=0.006m21教育网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x=aT2,则加速度:a===0.6m/s2
打①纸带计数点4时的速度:v4=v1+a?3T=0.33m/s+0.6×3×0.1m/s=0.51m/s,故B错误,C正确;21cnjy.com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相等位移之差相等可知,△x=x45﹣x34=x34﹣x23=x23﹣x12=x12﹣x01
则x45=x01+4△x=30.0mm+4×6.0mm=54.0mm,故纸带③是从纸带①上撕下的那段,故D错误。
故选:C。
10.在“探_????°?è??é?????é??_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打下的五个点,打B、D两点时纸带的速度分别为vB、vD的大小关系是( )
A.vB<vD B.vB=vD C.vB>vD D.无法确定
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可得:vB=,vD=,
由纸带间距可知,xAC<xCE,因此vB<vD,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