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足球运动员将一个静止的_è????????10m_/s的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同时自己以4m/s不变的速度立刻去追足球,则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与足球运动的时间的比值为( )21*cnjy*com
A.1.05 B.1.25 C.1.45 D.1.65
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做匀加速运动
B.甲、乙两车在t=3s时相遇
C.甲、乙两车在t=6s前必定相遇
D.甲、乙两车相遇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
3.学校科技周展示_??°?????????é??è??_小组让飞行器从12m高的教学楼楼顶由静止先匀加速直线下降再匀减速直线下降,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飞行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运动总时间为3s,则该飞行器在此过程中的v﹣t图象为( )
A. B.
C. D.
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时的速度分别为v0和9v0,从a到b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v0
B.质点的加速度为
C.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v0t0
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5.一艘航空母舰_????????¨?????????_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飞机迅速停下来。假如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288km/h,加速度大小为32m/s2,这段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
A.舰载机的平均速度为144m/s
B.舰载机滑行的总距离为1296m
C.舰载机着舰经过3s后的速度大小为0
D.舰载机滑行2s后的速度大小为64m/s
6.某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纵截距分别为n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x﹣t图像,则物体速度一直减小
B.若该图为x﹣t图像,则物体速度一直增大
C.若该图为a﹣t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物体最大速度为mn
D.若该图为a﹣t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7.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_????±????è????????_2020年广州车展期间中国车企推出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试车员某次在水平路面上测试该车性能过程中,车上速度传感器拟合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A.0~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12.5m/s
B.0~2.5s内汽车位移大小为31.25m
C.0~2.5s内汽车座椅对试车员的作用力不断减小
D.t=2.5s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8.如图所示,两条图线是驾驶_???é??é????????è??_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从发现问题到制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2倍
B.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小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加速度之比为1:2
9.A,B两辆小轿_è????????è§????è?¨_点)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两车间的距离为12m,则A,B两车相遇的次数为( )21·世纪*教育网
A.0 B.1 C.2 D.3
10.在同一平直公路上,a、b两辆汽车同向行驶,行驶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6s时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b车在a车前15m
B.在t=2s时,a车在b车后
C.在t=4s时,两车并排行驶
D.两车先后两次并排行驶的地点相距80m
二.填空题
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3t2,则初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
12.如图所示是某一质点运动的_é???????????é?????_象,由图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0~10s内的位移大小为 m。
13.图甲、乙_??????????????????_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象,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可粗略认为物体做 运动。甲、乙两图相比, (选填“甲”或“乙”)阴影部分面积更贴近梯形的面积,丙图中v﹣t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
三.实验题
14.如图所示是研究小车运动s﹣t图和v﹣t图的实验装置。
(a)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 传感器。DIS实验系统除传感器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和计算机。
(b)测定加速度,通过_????§?????????¨è?·_得小车的运动v﹣t图象,小车在AB区域内可视为 运动,如图A点速度为0.200m/s,B点速度为0.909m/s,时间差为0.411s,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 m/s2(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字),位移是 m。
15.如图是用计算_???è????????é?????_统(DIS)研究物体运动的显示结果,由图中AB段的图象可知,物体在AB段的运动可视运动 ;在选定AB段区域内物体的加速度 m/s2。
四.计算题
16.某校对学生进行安_??¨???è?????è?????_者利用摩托车与小轿车遥控模型演示追及场面,让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摩托车”在“小轿车”的后面,两车相距L=1.5m时,因前方事故,两车同时开始刹车,刹车后“摩托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小轿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2=3﹣0.25t(v2的单位为m/s,t的单位为s),求:
(1)从两车刹车开始到“摩托车”撞上“小轿车”的时间.
(2)为避免“摩托车”撞上“小轿车”,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是多少?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足球运动员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_10m/s???_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同时自己以4m/s不变的速度立刻去追足球,则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与足球运动的时间的比值为( )www-2-1-cnjy-com
A.1.05 B.1.25 C.1.45 D.1.65
解:对足球减速过程:v0=at,解得t=5s,
设足球的位移为x1,由v2=2ax1,解得x1=25m,
足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移x2=vt=4×5m=20m<x1,
因此足球停下后运动员才追上足球。据题意可得x1=vt2,
解得:t2=6.25s,
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与足球运动的时间比值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做匀加速运动
B.甲、乙两车在t=3s时相遇
C.甲、乙两车在t=6s前必定相遇
D.甲、乙两车相遇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
解:A、由图象可知,甲在做匀减速运动,乙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车的加速度为:
乙车的加速度为:
t=3s时,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二者不相遇,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在6s前已经停止运动,则甲停止运动时的位移:
乙在6s内的位移:,故甲车和乙车在t=6s前不能相遇,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甲在t_???3s?????????_速度为v甲=6m/s匀减速运动,乙先做反方向的初速度为v乙=﹣4m/s的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故其共速时位移差最大,即在t=3s时位移差最大,最大为△x=x甲﹣x乙=12m﹣(﹣3m)=15m,故D正确。
故选:D。
3.学校科技周展示现场中,飞行_?°????è??é??è????¨_从12m高的教学楼楼顶由静止先匀加速直线下降再匀减速直线下降,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飞行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运动总时间为3s,则该飞行器在此过程中的v﹣t图象为( )
A. B.
C. D.
解:设最大速度为v,则有:x=,得:v=m/s=8m/s;飞行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运动员加速和减速过程图象斜率之比为2:1,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2,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时的速度分别为v0和9v0,从a到b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v0
B.质点的加速度为
C.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v0t0
D.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解:A、质点经过a、b中点的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
B、质点的加速度为,故B错误
C、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少,故C错误
D、设通过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n倍,并设一半位移为s,则,故D错误。
故选:A。
5.一艘航空母舰停留在_?????????è?°è?????_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飞机迅速停下来。假如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288km/h,加速度大小为32m/s2,这段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
A.舰载机的平均速度为144m/s
B.舰载机滑行的总距离为1296m
C.舰载机着舰经过3s后的速度大小为0
D.舰载机滑行2s后的速度大小为64m/s
解: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v0=288km/h=80m/s,加速度大小a=32m/s2,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0,由速度公式v=v0﹣at得所用时间t==s=2.5s.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m/s=40m/s,故A错误;
B、由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得x=100m,故B错误;
C、舰载机着舰到停止速度为0所用时间为2.5s,而选项中3s>2.5s,所以3s时舰载机速度为0,故C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由速度公式v=v0_???at?????????_t=2s时v=80m/s﹣32×2m/s=16m/s,故舰载机滑行2s后的速度大小为16m/s,故D错误。
故选:C。
6.某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纵截距分别为n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x﹣t图像,则物体速度一直减小
B.若该图为x﹣t图像,则物体速度一直增大
C.若该图为a﹣t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物体最大速度为mn
D.若该图为a﹣t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解:AB、若该图为x﹣t图像,其斜率表示速度,则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B错误;
CD、若该图为a﹣t图象,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根据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知0﹣n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v=,所以物体的最大速度为vmax=△v=,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_?±????è????????2_020年广州车展期间中国车企推出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试车员某次在水平路面上测试该车性能过程中,车上速度传感器拟合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A.0~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12.5m/s
B.0~2.5s内汽车位移大小为31.25m
C.0~2.5s内汽车座椅对试车员的作用力不断减小
D.t=2.5s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解:A、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右图虚线所示,0~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12.5m/s,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知汽车的实际位移大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0~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即大于12.5m/s,故A错误,
B、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0~2.5s内汽车位移大小为x=×2.5×25m=31.25m,则0~2.5s内汽车位移大小大于31.25m,故B错误;
C、根据v﹣t图像的斜率_???è?¨???é????????_知在0~2.5s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的合力逐渐减小,则汽车座椅对试车员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
D、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5s时,汽车加速度大小a==m/s2=10m/s2,根据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故t=2.5s时,汽车加速度小于10m/s2,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两_????????????é??é??_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从发现问题到制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2倍
B.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小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加速度之比为1:2
解:AB、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通过的位移为x1=×40m=60m,平均速度为==m/s=24m/s。汽车在湿滑路面通过的位移为x2=×40m=110m,平均速度为==m/s=22m/s,则=≈1.8,故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1.8倍,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大,故AB错误;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均为=m/s=20m/s,故C正确;
D、从t=0.5s到停下,根据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m/s2,汽车在干燥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20m/s2,则a1:a2=4:9,故D错误。
故选:C。
9.A,B两_è???°?è??è????????_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两车间的距离为12m,则A,B两车相遇的次数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0 B.1 C.2 D.3
解:由题图可知,两车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A车的加速度为a1==4m/s2,从t=0时刻起,时间t内A车的位移大小为x1==2t2;
B车的加速度为a2=m/s2=2m/s2,从t=0时刻起,时间t内B车的位移大小为x2=v0t+=8t+t2;
在t=0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两车间的距离为12m,则A,B两车相遇时,应有
x2﹣x1=12m
即8t+t2﹣2t2=12
解得t1=2s,t2=6s,说明两车相遇两次,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在同一平直公路上,a、b两辆汽车同向行驶,行驶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6s时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b车在a车前15m
B.在t=2s时,a车在b车后
C.在t=4s时,两车并排行驶
D.两车先后两次并排行驶的地点相距80m
解:AB、由图知,t=2s时b车的速度为15m/s。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2﹣6s内,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已知两车在t=6s时并排行驶,则在t=2s时,两车并排行驶,两车在前6s内的位移之差等于前2s内位移之差,为△x=xb﹣xa=×2m﹣m=15m,因此,在t=0时,b车在a车后15m,故AB错误;
C、在t=2s时,两车并排行驶,2﹣4s内,b车的位移大于a车的位移,则在t=4s时,b车在a车的前方,故C错误;
D、由图知,t=6s时,b车的速度为25m/s,两车先后两次并排行驶的地点相距距离等于两车在2﹣6s内通过的位移,为x=×4m=80m,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3t2,则初速度为 4 m/s;加速度为 6 m/s2。
解: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即可以求得初速度为4m/s和加速度为6m/s2.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4,6.
12.如图所示是_??????è?¨???è????¨_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0~10s内的位移大小为 25 m。
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得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5m/s2
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得0~10s内的位移为x=m+m﹣m﹣m=﹣25m,位移大小为25m。
故答案为:5,25。
13.图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_?????????1?????¨_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象,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可粗略认为物体做 匀速直线 运动。甲、乙两图相比, 乙 (选填“甲”或“乙”)阴影部分面积更贴近梯形的面积,丙图中v﹣t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位移 。
解:把_??????è????¨è???¨?_划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可粗略认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vt知每一个矩形面积大小等于物体在这一小段时间内的位移。
甲、乙两图相比,乙阴影部分面积更贴近梯形的面积,丙图中v﹣t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位移。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乙,位移。
三.实验题
14.如图所示是研究小车运动s﹣t图和v﹣t图的实验装置。
(a)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 位移 传感器。DIS实验系统除传感器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数据采集器 和计算机。
(b)测定加速度,通过位移_????????¨è?·????°?_车的运动v﹣t图象,小车在AB区域内可视为 匀加速直线 运动,如图A点速度为0.200m/s,B点速度为0.909m/s,时间差为0.411s,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 1.725 m/s2(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字),位移是 0.228 m。
解:(1)根据实验装置可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了位移传感器;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DLS实验还需要数据采集器;
(2)在v﹣t图象中,AB段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的斜率不变,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小车在AB区域内速度变化量△v=vB﹣vA=0.909m/s﹣0.200m/s=0.709m/s,经历的时间为△t=0.411s,故小车的加速度为a==m/s2≈1.725m/s2
位移是x==×0.411m≈0.228m
故答案为:
(1)位移;数据采集器。
(1)匀加速直线,1.725,0.228.
15.如图是用计_??????è????????é??_系统(DIS)研究物体运动的显示结果,由图中AB段的图象可知,物体在AB段的运动可视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选定AB段区域内物体的加速度 1.6 m/s2。【版权所有:21教育】
解:AB段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选定AB段区域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m/s2=1.6m/s2
故答案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6。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某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_???è???????¨??????_车与小轿车遥控模型演示追及场面,让两车在同一直线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摩托车”在“小轿车”的后面,两车相距L=1.5m时,因前方事故,两车同时开始刹车,刹车后“摩托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小轿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2=3﹣0.25t(v2的单位为m/s,t的单位为s),求:
(1)从两车刹车开始到“摩托车”撞上“小轿车”的时间.
(2)为避免“摩托车”撞上“小轿车”,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是多少?
解:(1)设刹车开始到撞上过程中,摩托车的位移为s1,小轿车的位移为s2,
由图像可知,摩托车做初速度为v1=4m/s,根据v﹣t图象的斜率,可得加速度大小为:a1==m/s2=0.5m/s2,摩托车做匀减速运动,由“小轿车”的速度﹣时间关系:v2=3﹣0.25t,可知“小轿车”做v2=3m/s,a2=0.25m/s2的匀减速运动,
由题意得,若两车相遇时间为t,则有
L+s2=s1
代入数据解得:t1=2s,t2=6s(不符合实际,舍去)
则“摩托车”刹车开始到撞上“小轿车”的时间:t=2s
(2)当摩托车速度等于小轿车的速度时还未撞上,此后安全
由:4﹣0.5t′=3﹣0.25t′
代入数据解得:t′=4s
由位移﹣时间关系得,此段时间摩托车位移:s1′=
小轿车位移:s2′=
摩托车比小轿车多走:d=s1′﹣s2′
代入数据解得:d=2m
答:(1)从两车刹车开始到“摩托车”撞上“小轿车”的时间2s;
(2)为避免“摩托车”撞上“小轿车”,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是2m。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