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自然资源分为那两类?
2、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A图
B图
D图
C图
根据左图的景观你讲一讲人们是怎样利用这些土地的吗?
A图
它是一望无际
的平原,这里
地势平坦,土
地肥沃,利于
发展农业。
B图
这里地形崎岖,
不宜耕作,但
森林茂密,适
宜发展林业
林地
C图
这里草原茂盛,
人们在这里放
牧牛羊,能够
发展牧业
草地
D图
此图高楼林立,
道路如网,适
于住宅、商店、
和工矿企业的
发展。
建设用地
一、土地的利用类型
林地
呼伦贝尔草原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难利用土地
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
可利用土地
难利用土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市建筑用地
——沙漠、戈壁、石山、
积雪、冰川
土 地类 型
面积(万平方千米) 世界位次 中国人均(平方米) 世界人均 人均世界位次
土 地总面积 960 3 8100 27762
耕 地 95.1 4 802 2501 67
林 地 128.6 6 1085 7170 121
草 地 313.3 3 2644 6235 5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怎样?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思考: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理?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土地占有量少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构成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以世界7%的耕地,
养活世界22%的人口。
有利:
①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②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
①人均土地占有量少
②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评价我国的土地资源的优劣
三、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沙漠等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分布不均
思考造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差异大的原因。
林 地
耕地 林地
400毫米
秦岭
淮河
800毫米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草原和草地
400毫米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400毫米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难利用土地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区域差异明显
——气候、地形是影响土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湿润及半湿润
湿润及半湿润
半干旱及干旱
半干旱及干旱
平原、低缓的丘陵
山地
高原、山地
高原、山地、盆地
东部:
我国季风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却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而且土地的利用程度高。
西部:
草地、难利用土地主要在西部内陆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本区农业生产部门中居主要地位。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
南方:水田
北方:旱地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布大致以什么地方为界?
②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秦岭--淮河
800 mm
南方降水多,属湿润地区。北方降水少,属半湿润地区。
即气候差异(降水差异)造成了耕地景观及农作物品种的差异。
水田为主的耕地
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土地资源_____多_____少(北方、南方)
水资源_____不足_____有余(北方、南方)
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来说_____(合理或不合理)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不合理
乱占耕地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累计减少的耕地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法国,两个英国,三个半日本。
中国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但是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
全国人口增长每年需要多提供粮食50亿千克,而因耕地资源流失,少收粮食也高达几十亿千克。
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公顷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0.03多公顷。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万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到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严重。
A、由于人类滥伐森林,小鸟失去了家园→破坏生物多样性。
B、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荒漠化加速。
C、人口增长,非农业用地增加,造成耕地减少→加剧人与耕地的矛盾。
A
B
C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1.我国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现状,下列做法哪些可取?
(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在错误的选项后面打“×”)
A.这与人口无关,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
B.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C.要发展经济,就需要把越来越多的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
D.建设用地要尽量少占耕地,要保护每一寸土地。
E.为了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毁林毁草开荒,发展耕作业,扩大耕地面积。
F.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使耕地、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要积极进行治理。
2.土地是资源,但在利用中必须____,在山区发展耕作业是____的,在草原地区应发展____生产。
A.不合理 B.因地制宜 C.畜牧业
√
[巩固练习]
√
√
×
×
×
B
A
C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草原和草地
森 林
沙 漠
3、本节学习你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
资源观?
1、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几种?
2、你知道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
的分布吗?
4、全国“土地日” 是指______
6月25日
林 地
耕地 林地
400毫米
秦岭
淮河
800毫米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草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难利用土地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区域差异明显
——气候、地形是影响土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湿润及半湿润
湿润及半湿润
半干旱及干旱
半干旱及干旱
平原、低缓的丘陵
山地
高原、山地
高原、山地、盆地
这节课就到这,同学们不要忘记抽时间把PK中考上的练习认真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