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同步配套】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任务单-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同步配套】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任务单-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31 17:50:15

文档简介

《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活动一
有4个一样的方阵,每个方阵有20列,每列有10人。一共有多少人?
活动要求:
1.算一算:列式计算,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2.想一想: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可以借助图形解释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活动二
一共有800人,分成了4个一样的方阵,每个方阵有20列。每列有多少人?
活动要求: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思考: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方法的?
活动三
1.一个5层的立体停车场,每层有6行车位,每行可以停9辆车。这个停车场一共能停多少辆车?
2.把800千克的橘子装箱,每箱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
活动要求: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思考: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方法的?
第1题:
第2题:
小练习
(
照这样计算,买
12
盒彩笔套装需要多少元
?
)
活动要求:请你用今天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
数学书第59页第6题。
6.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1)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2)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3)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考答案】
数学书第59页第6题。
(1)
答:参赛队员一共有288人。
(2)
备注:对于288÷(6×3)这种方法,不做统一要求,也可以只列式不计算,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即可。
答:平均每班参赛的有16人。
(3)答案不唯一。比如:
参赛的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88-120)-120
=168-120
=48(人)
答:参赛的女生比男生少48人。第四单元第12课时: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复习课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复习了用精确计算和估算解决问题,本节课复习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重点复习巩固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来解决,并且理解多种策略的产生是源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之间的关系,感受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与理解”的重要性。
在复习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分别学习了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历了解决问题的三步曲: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还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经历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两类问题还没有放在一起解决,没有整体的架构。因此,本节课的复习将继续巩固学生已经积累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乘法问题还是除法问题,都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是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能产生不同的方法,这样的经验都可以运用,从而形成迁移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两步乘法和两步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产生多种策略的原因,从而意识到分析问题多种角度的重要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图片,引出“到底有多少个演员?”的问题。
2.继续出示两张图片,引导学生在“演员们平均分成4个方阵”的图片中仔细观察能计算出演员人数的信息。
(

4
个一样的方阵,每个方阵有
20
列,每列有
10
人。一共有多少人?
)3.学生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出活动一的实际问题如下:
(二)活动一
1.师生一起再次阅读活动一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
2.出示活动要求:
(1)算一算:列式计算,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2)想一想: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1)呈现一个学生的作品,学生解释两种方法,体现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两种方法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
5.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思考和总结,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所以出现了不同的方法。
6.改编活动一的问题,引出活动二如下。
(
一共有
800
人,分成了
4
个一样的方阵,每个方阵有
20
列。每列有多少人?
)(三)活动二
1.出示活动要求: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思考: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方法的?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
(1)呈现一个学生的作品,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说明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2)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方法的?学生结合活动一中积累的经验解释不同方法产生的原因,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再次生根。
4.回顾反思:
(1)寻找共性:活动一和活动二的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认识到:不同方法的出现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之间的关系。
(2)沟通联系: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看到信息和问题的对换,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关注两个问题之间的互逆关系。
5.教师小结:两个问题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到不同的方法。同学们不仅看到了它们的相同,还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真不错!
(
1.
一个
5
层的立体停车场,每层有
6
行车位,每行可以停
9
辆车。这个停车场一共能停多少辆车?
2.

800
千克的橘子装箱,每箱
8
千克。用
5
辆三轮车运走,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
)(四)活动三
1.提示学生继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
(1)呈现第一题的学生作品,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用画图的方法解释第三种方法。
(2)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方法的?学生借助活动二的经验,找信息之间的关系继续谈对不同方法的理解。
(3)呈现第二题的学生作品,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继续借助活动二的经验,通过找信息之间的关系谈对不同方法的理解。
(五)小练习
(
照这样计算,买
12
盒彩
笔套装需要多少元
?
)
1.提出活动要求:请你用今天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
出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在交流中感受无论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产生不同的方法的原因,实现经验的迁移。
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又解决了一个新问题,真厉害!学到现在,你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事情是不是更有经验了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今天复习中积累的经验,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59页第6题
6.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2)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3)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