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31 22: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下册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课型:造型·表现
班级:三(2)班 教师:叶倩倩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是全套教材中人物造型系列中的一课。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每一个孩子都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夸张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并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大小对比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运用大小对比的手法创作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想象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大小的对比。
四、教学具准备:
1、用具:美术纸、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
2、资料:有关巨人的故事短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画面!
1、播放2008奥运会入场进行曲。
2、这是2008奥运会入场仪式的一一个画面,请看!你们认识他们吗?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回答:是姚明和林浩(根据情况提示)。
3、比一比他们两个谁高谁矮,谁大谁小?
同学们在观看图片之后都能判断出谁大谁小,并感受到姚明对于林浩,像巨人一样的存在。
(点出“巨人”这一主题)
(二)、故事梳理
同学们都读过《格列佛游记》,它是语文新课标的必读丛书,深受中小学学生的喜欢。观看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两个片段,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格列佛在小人国前后的不同经历。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发生了什么么?
2、师:你们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回答。
师小结:对!格列佛是一个乐于助人、 勇敢、善良威力无比的巨人。
3、那你们想不想成为像他一样的巨人呢? (学生回答: 想)
(三)、小组讨论
学生前后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讨论,如果自己来到小人国,会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一下有趣的故事!
(四)、示范讲解
大小对比
人物与人物的对比(将巨人画大,其他人物缩小,形成对比)
人物与景物的对比(将巨人画大,周围景物缩小,形成对比)
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绘出巨人的局部,其他人物和景物用整体的方式呈现,形成对比)
2,分析构图
不同的画面适合不同的构图形式
从作品中你发现巨人都有哪些不同的姿势?
有站着、坐着、躺着的。是呀!巨人的不同姿势可使画面更加生动。
谁来说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看看这两张图,你觉得那张画得更好,为什么?
师:我们画巨人时,要根据巨人的形象来确定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
(五)、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成为巨人的有趣故事,注意与周围人及景物的对比。大胆想象,对比突出,合理构图。
(六)、展示评价
将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大部分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了,把你手中的贴纸给你最喜欢的作品。
师:这位同学的奖章可真多!老师来采访一下这位小画家,把你的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谁来说说你喜欢他作品哪部分?
1. 学生自评,讲画面故事。
2. 学生他评,说说自己最欣赏的作品及原因。并指出画面不足之处。
(七)、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欣赏一组大小对比的图片,强化大小对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或许我们没有那么高大,但是如果我们有善良的心和美好的品质,同样可以做精神上的巨人。
、板书设计
假如我是巨人
大胆想象
对比突出
合理构图
范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