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优特训——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B)

文档属性

名称 冲优特训——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B)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2-09 21: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B)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光纤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光导纤维中经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B.光在光导纤维中始终沿直线传播
C.光导纤维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金属丝
D.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3.在纸上剪出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应是( )
A.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5.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6.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声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2008年北寒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井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8.劳动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列的歇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的居民不属于噪声
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状
10.某同学用焦距为l5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1.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13.以下四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走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里,人们仍能听到声音
1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1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6.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成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 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17.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盼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 来矫正视力。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
A.延长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B.改变晶状体过凸的状态
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 D.增强晶状体对光线的调节能力
18.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l.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如图所示。关于细杆AB的像A ′B ′的粗细和指向,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A ′端粗B ′端细,A ′B ′和AB的指向相同
B.A ′端粗B ′端细,A ′B ′和AB的指向相反
C.A ′端细B ′端粗,A ′B ′和AB的指向相同
D.A ′端细B ′端粗,A ′B ′和AB的指向相反
19.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映在日光中能呈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而改变,这是因为( )
A.露珠晶莹,日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而看到眼前五颜六色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露珠背后的颜色不同
20.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投影的彩色幻灯片用照相机拍下来。由于会场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物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8分)
21.(1)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_______。
(2)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开通后,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通话时依靠________来传递信息。
22.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影像,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
2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当镜头的焦距为40cm时,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___cm时,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2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措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__产生的,然后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________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25.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6.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 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
27.如图所示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______眼(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l.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______1.7m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8.2008年4月,常德市出现了首例“手足口”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到了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的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的构 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___ (填“A”、“B”或“C”)方向观察,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29.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_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30.AB是一个凸透镜,CD为其主光轴,MN是一个斜放的平面镜。已知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 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其反射光线刚好能沿原路返回,试确定 凸透镜右方的焦点位置,用F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3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的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1)标出小铁球A在如图甲中的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小铁球A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铁球A的 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九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 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 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O2
D

80
0.76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E

F

100
0.76
G

80
1.O2
H
尼龙
80
1.O2
I
尼龙
100
1.O2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_______。
33.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实验序号4中的像距为________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 (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五、分析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34.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某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的宽度至少是多少?
35.某人身高1.7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l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子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B)
一、l.A 2.C 3.D 4.D 5.D 6.C 7.A 8.D 9.B l0.B ll.D l2.B 13.B l4.A l5.C l6.A l7.A 18.C l9.C 20.A
二、21.(1)音色 (2)电磁波 22.漫 音色 23.凸 80 24.振动 空气 电磁 25.镜面 26.乙 27.远视 小于 28.35~42 0.1 A放大镜原理 29.0.81
四、32.(1)A、B、C A、D、F 80 1.02 (2)选择一根琴弦进行实验,拨动琴弦测出振动的频率,将琴弦调松,拨动琴弦,测出振动的频率。比较两次频率的大小,得出结论 (3)略 33.(1)10 (2)同一高度 (3)①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②远离
五、34.字 35.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