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及其优良畜牧品种。
重、难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学习指导:农业是和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既然如此,在“农业”一节学习中应注意多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更真切地认识农业,了解农业。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的?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自主预习: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练习: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
知识点一:“我国农业的发展”
1.问:我国农业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
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展示图片: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点二:“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学生自读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先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
回答:(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
(2)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
2.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
4.课堂练习:在“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空白图上,分别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说出它们所产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
知识点三:“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1.(思考)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
2.读“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 回答:(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
3.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 回答:(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知识点四:“农产品出口基地”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
(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知识点五:“畜牧业分布”
1.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提问:(1)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2)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后两个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3)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
2. 请根据前面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3.提问: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课后活动:
1.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跟踪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粮食集中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谷子
2、与我国甜菜产区相应的主要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3、以下地区不属于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是:
A、山东半岛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
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
C、内蒙古东部牧草繁茂,有三河马和三河牛等优良畜种
D、我国牧区的牲畜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大
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菜籽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甘蔗的最大产区为海南省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6、我国优质长绒棉的主要产区是:
A、新疆 B、四川盆地 C、山东 D、海南
7、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和热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8、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饲养奶牛不属于农业 B、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
C、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D、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体相同
9、山东省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A、大豆 B、花生 C、油菜 D、油棕
10、未来10年,有望成为我国石油生产龙头的是 :
A、新疆 B、山东 C、西藏 D、大庆
11、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应为: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12、我国的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是指:
A、内蒙古 陕西 青海 新疆 B、内蒙古 宁夏 西藏 新疆
C、内蒙古 陕西 甘肃 新疆 D、内蒙古 西藏 青海 新疆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图”和“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
② ③ ⑧ ⑨
(2)⑧和⑨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位于 (干湿地区),有肥沃的 土,
粮食作物主要是 ,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3)②、③基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其熟制是 。
(4)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流域是我国最主要的油菜产区
(5)我国西北部地区没有商品粮基地,原因是 ,那里的农业主要是___ 业,在“商品粮基地”图上标注四大牧区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