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01 10: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设计
课题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科
地理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重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
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八下地理内容简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准备新知。
倾听,思考。
检测上节课的重点问题,温故而知新。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地理差异显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
请学生阅读教材中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教材分析如下问题:
(1)请总结气温、降水、地势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总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你知道吗?在我国的东部有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什么?
教师总结:
秦岭—淮河线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活动: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
(4)导致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气温、降水差异显著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
请结合教材,列举我国地形在东西方的差异。
列举我国农业东西差异。
教师总结:
西部: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草场类型,著名畜种;
东部:种植业为主,三大林区,
渔业
讨论:我国的东西部交通、城市的差异。
教师总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目标导学二:四大地理区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
2.教师出示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图片,请同学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你能说出不同区域存在的差异吗?
请说出中国大四地理区域的三条界线,并分析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
请列举北方和南方的差异。
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补充如: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月均温0度等温线。
教师列举人文差异等图片展示。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本目的知识,初步勾画知识点。
学生读图,分析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学生根据地图,回答如:秦岭—淮河线
学生讨论分析,填写表格,并对比理解。
学生总结如:(青藏、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山地;(青藏、内蒙古)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山地
学生总结:西部:交通线稀疏,城市分析稀疏;东部:交通线密集,城市分布密集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理区域图片,分析并尝试回答如:A界线:降水:400毫米;
B界线:秦岭——淮河,气候0度,降水800毫米;
C界线:地势,第一、二阶梯。
1.耕地类型:南水田,北旱地;
2.粮食作物:南水稻,北小麦;3.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
学生列举如: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本目主要内容,便于下面的教学与学。
通过设计学生活动: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使学生通过探究,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图表总结,使重点知识更加明晰,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
通过从地形、农业和交通、城等角度的差异,使学生更加清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通过图示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得以落实。
通过图表总结,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难点突破。
通过系列图片展示,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人文等方面的差异。
复习巩固
1.我们所学的教材将中国划为四大地理区域,这四大区域是指(??
??)
A.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区
B.沿海地区、岛屿地区、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
D.季风区、非季风区、农业耕作区、畜牧业区
2.我国四个地理区域中没有大盆地分布的是(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
3.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的是?(??
??
)
A.秦岭?
B.昆仑山脉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脉
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
B.?乙区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丁区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5.下列关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北方地区的界线
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
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完成检测练习。
通过复习巩固环节,检测本节课的教学与内的内容,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知道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等,我们要培养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学生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