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备课人:林芝
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过程与方法: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
学重难点
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歌。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阳光课堂”的关键点设计意图)
一、自主质疑,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述引入: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看见了秋天丰富的色彩,我们也闻到秋天瓜果香甜的味道,你们知道吗?秋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课件播放)。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鸟叫、流水、蛐蛐叫,可以用优美的词语形容)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揭题读题: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板书课题。二、学疑聚焦1、各小组汇聚问题,筛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指名汇报。预设:秋天还有哪些声音?为什么说“走近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三、双主探究(一)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检查词语认读)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儿遍,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1)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伤读,可评点。(2)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大树料抖手臂,“例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
_____蟋蚌报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的,蟋蟀在唱着: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
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配乐朗读。说一说,秋的声音。1、师:作者把秋天比作什么?(辽阔的音乐厅)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许多美妙的音乐)2、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段话写。2.汇编成诗:几个阿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首新诗,
制成作品,准备展览。(四)小结四、双练拓展A类: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B类:留心观察秋天,用诗歌表达出你眼中的秋天。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秋风
教学反思
如何把秋天独特的美带给学生,让学生聆听到秋天美妙的声音,体公到诗歌遣词造句的韵味,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胸中的诗情,是本堂课展开教学的重点。我先借助多媒体,从声音流染入手,播放秋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听听是什么声音?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面面?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然后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的声音。让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诗如画
的阅读环境。与学生共阿走进声音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美丽的录物是静止的,但学生心中激起的想象是动听且丰富的。在配乐范读中,我配上了轻音乐,清新的音乐正符合诗敬的明读基调。带给学生成欣向荣的秋天。音乐加深了对关好秋天的感受。学生的阅读自然也就入借入境了,按着,我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想象创作,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张开翅膀尽情验问,在这果学生的思像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间片火花去点地另片。抓住仿写诗歌,积定语言这点,放开手脚,引导激发学生的体验、感悟。但由于前面朗读感幅的时间较多,学生的想象没有放开手脚。所以仿写诗歌这环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的本意是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诗歌的同时激发了作诗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听、说读、思演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略读课文时,也要好好思考思考。7
听听,秋的声音
课题
听听,秋的声音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朗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
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
难点
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教学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
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课件出示2)
抖(dǒu)
蟋(xī)
蟀(shuài)
振(zhèn)
韵(yùn)
掠(lüè)
吟(yín)
辽(liáo)
阔(kuò)
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蟀
振”,前鼻音“韵
吟”,边音“辽
掠”。
(2)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抖
蟋
蟀
振
韵
吟
辽
阔”
形近字比较:惊—掠
3.整体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
(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4.指名让学生朗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三 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课件出示4:相
关图片)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_________”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课件出示5:相关图片)
蟋蟀在唱着“_________”。朗读指导。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__”。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6:相关图片)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_________”的声音,
(课件出示7:相关图片)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3节。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 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四至第六节。(课件出示8)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声音吧。
仿照课文第一、二节或第三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猜声音的游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补充空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拓展想象思维的能力。】
板书
设计
黄叶
道别
可感的
蟋蟀
告别
声音美妙
大雁
叮咛
7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
歌吟
叶子
无声的
小花
秋天美好
汗水
谷粒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
一(
)小花
一(
)汗水
一(
)谷粒
一(
)秋风
一(
)大树
2.选词填空。
寂静 安静
(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 期望
(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答案】
1.
一(片)叶子 一(朵)小花 一(滴)汗水 一(颗)谷粒 一(阵)秋风 一(棵)大树
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
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蟋蟀:在北美洲,已记载的蟋蟀有成百上千种。昆虫学家对有多少种蟋蟀还有争议。一般而言,蟋蟀大约一英寸长,有强壮的后腿和长的触角。他们有翅膀,但是很少飞行。他们是优秀的跳远能手,使用腿是逃离捕食者的本能反应。夏秋之末,一个雌蟋蟀能在土壤中下300个左右的卵。有些卵越冬后能成功地变成蛹或者成虫。有些卵则要到春天才孵化。一岁的蟋蟀是珍品。蟋蟀什么东西都吃。他们吃植物、死的昆虫、种籽、皮革、纸张和旧布(特别是被食物或者汗水浸渍的衣服)。他们特别喜爱羊毛和丝绸。在古代中国和日本,蟋蟀因为其美妙的旋律而被视为宠物。蟋蟀被誉为会唱歌的昆虫。人们把蟋蟀放在卧室中,这样在晚上就能听到小夜曲。有钱人把它放在金笼子里,不富裕的人就用树木和竹子做的笼子代替。
2.树木为什么会在秋天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花谢了,草枯了,树叶也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叶呢?
原来,秋天到了,气温明显下降,雨水也很少,树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树木只有落下许多树叶,才能保留水分、养料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树木在秋天落叶的另一个原因是叶子里的一些细胞形状变圆,互相分开了,使叶子和树枝相连的力量慢慢地减弱了。最后,秋风一吹,树叶就落了下来。
3.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
【其他资料】
1.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时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2.为什么果熟落地?
原来果实的果柄与果树的枝条之间由一些纤维连着,当果实成熟后,这些纤维就衰老了,获取的营养不够用,就在果柄根部形成一个离层,再也不能把果实与果树枝联系在一起,果实就从树上掉下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
2.歌韵:
3.歌吟:
4.道别:
二、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
)
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
)
三、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
)
掠过—(
)
辽阔—(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
,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
、
、
、
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
“
”,
。
参考答案
一、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二、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
一朵(小花)
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
)
三、告别
拂过
广阔
四、1.声音
秋天
2.落叶
昆虫
大雁
唱歌
五、听听,
秋的声音,
苹果从树上落下,
“咚咚”,
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学科:语文
年级:三
备课人:刘彩蓉
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15个生字,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品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过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提高学生仿写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
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阳光课堂”的关键点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秋天的景物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样?秋天太美了。其实秋天不仅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位作家就把这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二、自主质疑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写在质疑本上。三、学疑聚焦1、小组交流,选出有价值的两个问题。2、师生共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四、双主探究(一)、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抖”读dǒu,
“撒”读sǎ,
(2)教师范读诗歌,同学们标出诗歌小节。
2.自主探究交流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把读后的体会和同学交流。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那么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黄叶
刷刷
蟋蟀
嚁嚁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种声音?为什么呢?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手臂
震动
蟋蟀
歌韵
叮咛
辽阔
绽开
匆匆
掠过
歌吟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二)、精读领悟
1.品读诗歌的第1-3节,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
(1)听了“刷刷”的声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仿佛看见了秋风中树枝摇摆,一片片黄叶随风飘落声声道别的动态美。
(2)黄叶和大树道别时,会对大树说什么呢?
再见了,大树!明年春天我还会来的。
大树妈妈我要走了,你保重啊。
师:说得好。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大树的依恋,带着对大树的感谢,齐读第一节。
(3)听了蟋蟀的声音,你知道了什么?
蟋蟀的声音向人们传达了秋天到来的信息。
(4)想一想,蟋蟀会给阳台唱什么呢?
阳台,谢谢你陪伴我一个夏天,明年夏天我再来为你演奏。
师:我们请喜欢蟋蟀的同学一起读读这一节。
(5)通过“追”“撒”“掠过”你想到了什么样画面?
“追、撒”使我们仿佛看到大雁追逐白云南飞的景象。一阵阵秋风吹来,大地到处是丰收的喜人景象。
(6)大雁撒下暖暖的叮咛,它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
大雁会对白云说:“再见,我亲爱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会。”
大雁对青蛙说:“青蛙,我们明年见。”
大雁对蚂蚁说:“快准备粮食吧,别偷懒,再见了!朋友们。”
师:让我们带着大雁的这份对朋友的关心一起朗读本节。
2.
品读诗歌的第4、5、6节
师:这些声音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听着这些声音,我们仿佛走进了辽阔的音乐厅。
(1)这里的音乐厅指哪里?
神奇的大自然
(2)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听到秋的声音?
叶子里
小花上
汗水里
谷粒里?
师:秋的声音无处不在,秋天的声音是需要人用心去感受的,让我们齐读第六节,感受秋天的声音来去匆匆。
3.拓展训练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拿出你们的笔,我们也来描绘下秋天吧。
请同学们们认真观察秋天的图片,秋的声音还在哪里呢?仿照第1、2小节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听听,秋的声音,
蝉(振动翅膀),
(“知了,知了”)。
是(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笑了,
“哈哈”,
今年又大丰收了。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草摇摇身子,
“飒飒”,
是和大地母亲告别的舞蹈。
4.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如“读”秋天的声音,“画”秋天的声音,“写”秋天的声音。
(三)、课堂总结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文这首诗歌吗?为什么?你想用什么方式赞美秋天呢?
师:秋天,美丽的景色让我们陶醉,美妙的声音让我们激情满怀。让我们用心去体会!
五、双练拓展A类1.
我会组词
凉(
)
辽(
)
匆(
)
掠(
)
过(
)
忽(
)
2.
连一连,读一读
抖抖
田野
一片
汗水
振动
手臂
一朵
叶子
撒下
翅膀
一颗
小花
掠过
叮咛
一滴
谷粒
B类任选一节仿写诗歌
板书设计
7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道别
蟋蟀
告别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吟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各小节之间缺乏联系,如我没有在学生讲完后将1、2小节连起来点一点,其实师傅点到了“道别”、“告别”是一组近义词,我没有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进行近义词的积累,缺少了课堂中的拓展,也错过了一次词语积累的时机。缺乏追问的勇气。在我向学生抛出问题时,除了预设外,学生说了不少,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追问,错过了和学生对话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