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年级:四
备课人:欧小菲
课题:
10、绿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过程与方法: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
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辅助工具
课件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板书:10绿)4.全班齐读课题。二、自主质疑
小组内合作交流预习时用遇到的问题三、学疑聚焦
小组内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派代表参与讨论。四、双主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2.检查生字词语:(1)读准字音。?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指导书写。(二)梳理内容,明确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5.齐读第一、二小节。6.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五、双练拓展A类:说一说:风中的
?
?
?
?
是绿色。雨中的
?
?
?
?
是绿色。阳光下的
?
?
?也是绿色。(2)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一阵风吹来,小草__________________,柳条__________________,树枝__________________。B类:拓展运用,读写训练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2.阅读链接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春天到了,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__________。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绿
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挤、
重叠、交叉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不足之处: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
对春的热爱
对绿的赞美学科:语文
年级:四
备课人:吴小宁
课题:
10、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
学重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2.你能用绿组个词吗?预设1:墨绿:预设2:嫩绿。 预设3:淡绿。把这些词都写入一首诗,会是怎样的一首诗呢?今天我们一起读作家艾青的诗,欣赏他笔下的“绿”。自主质疑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学疑聚焦师生共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四、双主探究(一)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 墨水瓶
墨绿
嫩绿
集中
挤在一起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提示:“瓶”是后鼻音,“叉”的读音是chā,不能读成chà。 2.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相机指导:“瓶”,右边的“瓦”书写时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是点。 “叉”这种笔画越少的字越要注意布局。横撇和捺的收笔在同一横线上。 教师范写,学生习字,同桌互评。 3.拿起课本,听老师范读。 4.学生自读练习,教师指名轮读诗歌。提示:小节之间需要停顿。 5.引导学生交流: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世界中。 6.这真切的感受来自诗人笔下的这些诗句,就让我们一起边读边品吧。引导学生朗读时关注重点词句: (1)第一节
强调读出“到处”是绿的。 (2)第二节
关注6个形容绿色的词语,感受绿色的丰富。 ①谈话:这么多的绿色,你如何能读出不一样的绿?指名读。 ②提示关注省略号,读出更多的绿。师生合作读。 (3)第三节
关注三个“是绿的”和一个“也是绿的”,读出相同句式的语调变化。 (4)第四节
关注诗中的动词:挤、重叠、交叉 (5)第五节
关注风“突然”来了,读好景象的变化。 7.同学们真是越读越有味道。来,让我们配上音乐读读这首诗。(师生合作配乐)沉醉在你们的朗读中。 8.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预设1:我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太奇妙了,带来一种梦幻的感觉。 预设2:再次读诗,我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二)引导学生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1.过渡: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作者借文字传递了他奇特的想象。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诗文,用“----”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诗句,读一读,想一想奇特在哪。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说出感受,读好诗句。 (1)预设第1小节 因为墨水瓶倒翻了,绿色的墨水倾洒到天地间,世间的一切都是绿的,真是神奇的墨水瓶啊! 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居然能把一切都染绿了,太奇妙了!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预设第2小节 当我读到“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我仿佛看到多种多样的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 再指名读。 (3)预设第3小节 绿倾洒在天地间,一切都是绿的了。 这样奇特的景致你看到过吗?这是作者的想象,也是他的独特感受。这神奇的景象、奇妙的感觉你来读一读—— 不过,在诗歌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我们不妨再大胆些,展开想象的翅膀:风、雨、水、阳光为什么在诗人眼里都是绿的?你可以选择其一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学生说到哪一句,待其说完,就引读哪一句。 你说得真好,是的,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还有什么事物也会变成绿的?歌声、动物、我们。我们也会写诗了。 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看到世间的一切都是绿的,连平时的风、雨、水、阳光都成了绿的,令人惊叹。这种感受太独特了! (4)预设第4小节 我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了很多平时看到的景象,比如爬满爬山虎的绿色教学楼、旅游时看到的竹海,就跟诗句描写的一样。 教师引读:所有的常见的、不常见的绿,它们——引读: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出图)也许出现在你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象,也许是这样的,还有可能是这样的(学校图),还有更多! 出全文:带着你的想象再去读读。 齐读。 (5)预设第5小节 我仿佛感受到所有的绿随着风的指挥在有节奏地飘动,就像服从指挥一样,富有生机。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风很神奇”“画面很有动感”“充满了活力”“感觉很壮观”等。 让学生带着此刻的感受朗读这一小节。 (三)小结收获,体会作者情感 1.过渡: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独特的感觉。此刻,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我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与赞美。五、双练拓展1、小组合作,练习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任选一节仿写诗歌。
板书设计
10.绿
艾青 景象 感受
教学反思
《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其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通;并通过想象说话训练,一来
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不足之处: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改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所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同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阳光教育”教学模式课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
备课人:刘小娟
课题:
绿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
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2、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出示词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谁来说说。二、自主质疑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三、学疑聚焦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四、双主探究(一)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听着录音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指名回答。(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1小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难怪作者说(出示第2节)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自己轻声朗读。指名读。全班齐读。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6.齐读第1、2小节。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3、4、5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3、4、5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随机:第3小节:(1)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风中的
?
?
?
?
是绿色。雨中的
?
?
?
?
是绿色。阳光下的
?
?
?也是绿色。(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2)指名读,全班齐读。第4节:(1)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
重叠、交叉)(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第5节:(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2)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一阵风吹来,小草__________________,柳条__________________,树枝__________________。(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五、双练拓展A类:试背课文。B类: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阅读链接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绿。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绿是有动态感的。学生交流,句式训练春天到了,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田野里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绿
?
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
对绿的赞美
?
?
?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
对春的热爱
教学反思
1、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2、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