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的一组是
A.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B.ATP和核糖
C.胆固醇和叶绿素 D.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
2.下列关于脂质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B.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C.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D.油脂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3.下列属于细胞共性的选项是
①具有细胞壁 ②具有细胞膜 ③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④具有核膜 ⑤具有核糖体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
4.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
5.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II→I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大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7.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溶胶
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
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或细胞内的某种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丙所含的遗传物质是RNA
B.只有真核细胞才具有甲和乙结构
C.丙结构具有纤维素成分的细胞壁
D.甲、乙、丙都含有双层膜结构
9.下列关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C.蓝藻细胞内的光合膜上含有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真核生物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体现了真核
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11.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结构⑥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D.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5、2,
图中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有
1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32P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13.下图中的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CO2 C.胰岛素 D.K+
14.某同学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实验处理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mL蔗糖溶液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mol/L KNO3溶液 质壁分离 复原 z
④ 1mol/L 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以下是对上表的推断或对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滴加清水后无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的
D.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1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出现 D.着丝粒分裂
17.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
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18.下图(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
19.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
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l、4或2、3
20.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时,哪些阶段的细胞中完全看不到核膜
A.在整个分裂期 B.从前期到后期
C.从中期到后期 D.从前期到中期
21.下面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与DNA复制相关的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22.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隐性与显性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4
2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被的识别来完成的
C.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蛋白质
D.能被染色剂染色的细胞,说明该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间期的真核细胞,可见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2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线粒体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7.对于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下列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CaCO3的目的是加速叶绿素溶解
B.提取光合色素是用层析液
C.色素带分层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分离色素时,滤纸上的滤液线要浸入分离所用的液体
28.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柱a将持续上升后停止,水柱b先上升后下降
B.水柱a、b都将先上升后下降
C.水柱a、b都将持续上升后停止
D.水柱a持续上升,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2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A.1 B.2 C.3 D.4
30.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若从细胞周期考虑,根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生物种类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物种甲 10.6 0.4 11
物种乙 18 0.5 18.5
物种丙 16.5 2 18.5
物种丁 10.4 2.3 12.7
A.物种甲 B.物种乙 C.物种丙 D.物种丁
3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A.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C.前者仅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还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分裂时前者DNA平均分配,而后者DNA为随机分配
32.某女色觉正常,其父是色盲。此女与一正常男性婚育,生出色盲孩子和色盲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A.1/2,1/4 B.1/2,1/2 C.1/4,1/2 D.1/4,1/4
33.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XB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
B.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一定能自由组合
C.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
D.自由组合的实质就是非等位基因能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自由组合
34.下列哪个个体自交后能稳定遗传,而不出现性状分离
A.Dd B.Ddyy C.aaBBYY D.AaBByyDD
35.一株粉红色(Rr)的紫茉莉花自交后,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为显性 B.白色为显性
C.R相对于r显性 D.R、r位于常染色体上
36.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7.下列杂交组合及其子一代表现型情况不能反映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A.白花×白花,子一代白花∶红花=403∶98
B.高茎×矮茎,子一代598棵都为高茎
C.长翅雄性×残翅雌性,后代56只雌性都为长翅,63只雄性都为残翅
D.长毛狗×短毛狗,子一代4只都为长毛狗
38.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39.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厌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乙曲线表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厌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需氧呼吸
D.若甲代表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3mol
40.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红黄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41.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4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则曲线的变化情况是
A.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右移,d点下移
B.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移,d点上移
C.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D.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右移,d点下移
43.甲乙丙是同一个生物的三种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器官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乙、丙图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是2︰1
44.基因型分别为ddEeFFGG和DdEeffgg的2种豌豆杂交,在4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45.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一组的感病性状为隐性纯合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46.一对夫妇及他们的父母都正常,但夫妇双方都有亲生兄弟为白化病,他们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47.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③①②⑥④
D.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
自于氨基酸的—COOH
48.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四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
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与唾液淀粉酶的加工有关
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49.如右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50.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
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常。
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
二、非选择题(40分)
51.(10分)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图2中,在0~60 min,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其生理活动是 ;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 。
(2)在60~120 min,再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 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
(净、总)光合作用的量。
(3)据图中数据,该植物60~120 min的光合作用速率为 ppmCO2/min。
52.(8分)以下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乙细胞的名称是
丁细胞的名称为 。
(2)图中可能存在多个细胞周期的是 。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在甲图中如果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2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是 ;含b基因的染色体是 。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按分裂的顺序将以上四个时期的图排起来
53.(7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的序号并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弯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完成下表:(选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A 不移动 只进行需氧呼吸
B 不移动 只进行厌氧呼吸
C 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54.(15分)
Ⅰ.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
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
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
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
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黄色玉米粒 白色玉米粒
一 587 196
二 0 823
三 412 386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人工授粉前需要对雌花序进行 处理。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色玉米粒。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所得的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4)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应比例)。
Ⅱ.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Ⅰ3和Ⅰ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
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
(3)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
(4)如果Ⅱ2和Ⅱ3结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
病,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