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甲=Δ
p乙
B.p甲>p乙,Δ
p甲=Δ
p乙
C.p甲>p乙,Δ
p甲>Δ
p乙
D.p甲
p甲<Δ
p乙
10.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为使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两物体分别切下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下列切法可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
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11.关于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C.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D.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1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玻璃杯内的气体压强逐渐变大
B.玻璃杯内、外水面高度差变大
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14.三块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漂浮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丙液体液面高度降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5.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所示)。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16.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17.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8.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9.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随后用木棍将木块压着使其全部浸入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到b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
B.a到b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b到c过程,木块受到的浮力增大
D.b到c过程,木块下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20.如图甲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浸没在水中的小物块A,现将小物块缓缓拉出水面到底部刚刚脱离水面为止。乙图坐标体现了某些科学量随H(小物块底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的变化情况。有下列选项①弹簧测力计示数;②小物块受到的浮力;③台秤的示数;④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⑤小物块底面受到的压强,符合图乙图像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只有⑤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硬质塑料瓶装满水,把乒乓球放在瓶口处按住并倒置,松开手后,乒乓球在________的作用下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去掉瓶底,把乒乓球放入瓶内,若从瓶口处用力向上吹气,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所以乒乓球不会上升。
22.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将自制气压计由楼下拿到楼上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他将这个瓶子装满水,戴着隔热手套捏瓶子,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他还发现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仍能上升,这又成了一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3.小亮的叔叔承包了村里的鱼塘,有人向叔叔推荐了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设计图纸如图所示,用水管和水池就可以让水车持续转动,带动发电机不断发电。你认为这个投资项目的设计方案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________。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甲,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 p2。(均选填“>”“=”或“<”)?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小涵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好后,将探头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示,同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
27.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
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
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 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 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
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
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
kPa时,塑料片就掉下来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请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WK7-14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
。?
3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 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
。?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
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31.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为同一只鸡蛋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景。图中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鸡蛋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F甲 F乙,p甲 p乙。以下三种方案:①在鸡蛋上开小孔,用注射器抽取鸡蛋内蛋清,再用胶带封好小孔;②在鸡蛋上开小孔,塞入大头针,用胶带封好小孔;③在容器中加入比原液体密度更大的液体。若想使鸡蛋在乙液体中下沉,可行的方案有 (填序号)。?
3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个趣味实验,将鸡蛋放入盛有100毫升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的密度大于稀盐酸的密度),可以看到鸡蛋先下沉,一会又上浮,到液面时又下沉,如此反复。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浮力改变是鸡蛋下沉后又上浮的直接原因,而造成浮力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除此主要原因外,引起浮力改变的原因还有??
(假设在反应的过程中,鸡蛋、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小明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他也将同样的鸡蛋,放入实验室常见的酸溶液中,但见鸡蛋下沉后却并不上浮,你猜测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或是 ??
。?
33.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已知石块与气球的总重力为G总,则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G总(选填“>”“<”或“=”);若水温升高,石块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悬浮”)。
第33题图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第36题图
34.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一个小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设想当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时,则图中的小球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浮力大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球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36.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块体积为V0的物块漂浮于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甲所示。当温度改变时(假设物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析出晶体的体积忽略不计),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试分析:
(1)硝酸钾溶液温度从60
℃降至30
℃的过程中,其密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若物块在50
℃和40
℃时,所受浮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
(3)若硝酸钾溶液在40
℃和30
℃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____
p2(选填“>”“=”或“<”)。
37.如图甲所示,是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25
cm深的液体,该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2
000
Pa。g取10
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若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圆柱形容器中如图乙所示,木块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要使木块完全浸没至少需要施加多大向下的压力。
38.小明准备用空矿泉水瓶做一个“救生衣”。已知小明的质量是50
kg,身体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为确保安全至少他的头部要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身体总体积的1/10。(不计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和塑料的体积)
(1)求小明头部的体积。
(2)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制作“救生衣”至少需要多少个图示的空矿泉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