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1 13: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壶口瀑布》知识梳理与练习
一、课文内容梳理
《壶口瀑布》选自《梁衡文集
》,作者梁衡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应该牢牢把握,细心领会。
基础知识
推推搡搡tuī
tuī
sǎng
sǎng ???驰骋chí
chěng ????雾霭wù
ǎi 潺潺chán
chán 汩汩gǔ
gǔ ???怒不可遏è
浪沫横溢:浪花不断上涨溢出,形容水大而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推推搡sǎng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驰chí骋chěng:形容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之意。
霎shà时:形容极短的时间。霎,短时间;一会儿。
寒噤:寒战。
雾wù霭ǎi: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潺chán潺:溪水、泉水等的流动声音。
出轧zhá:(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打旋xuán:这里指水回旋流动。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汩gǔ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怒不可遏è: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全文写了作者________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形。课文第二段,写____________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至五段,写____________。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声势浩荡。第六段中“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几句,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十分壮观。有大小瀑布100多处。②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水雾,轰然恬静,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③望乡台瀑布高150多米左右,宽40米,居我国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94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撩人遐思。
(1)第一句应当改为“_____”;
(2)第二句应将“_____”一词改为“_____”;
(3)第三句不恰当处是“
______”,应该改为“____”。
二、字词书写
3.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shùn)
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hàn)①
,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感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róng)
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
——宗璞《黄河魂》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shùn)____息万变
(róng)____化
(2)加点字“观”的正确读音是(____)
A.guàn
B.guān
(3)填人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憾
B.撼
三、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竞被水(  )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  )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  )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  )去。
(选自粱衡《壶口瀑布》)
①根据文意,将“剁”“切”、“凿”、“旋”填入文中括号处。
②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③“如蜂窝杂陈”一句中“杂陈”的意思是:
④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体现了黄河水的什么特点?
四、选择题
5.对《壶口瀑布》这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生动、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B.文章写了作者二到壶口,于枯水季观瀑,通过秋日的冷清、寂寥,反衬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
C.全文形象可感,借助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D.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联想到人历经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看壶口瀑布时,并没有看清壶口瀑布的样子。
B.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景物特征。
C.文章末尾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D.作者写壶口瀑布,目的是想向大家介绍这一处的风景。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景物特征。
B.作者写壶口瀑布,只是想向大家介绍这一处的风景。
C.作者第一次看壶口瀑布时,并没有看清壶口瀑布的样子。
D.文章末尾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不仅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次数,也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B.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C.文中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为了正面描写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D.文中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感情,象征着各种人性。
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述的就是这一胜景。
B.本文作者梁衡,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一叹》等。
C.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D.作者在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很自然地想到了人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转向对人的歌颂,使读者受到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10.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梁衡文集》——梁衡——中国
B.《大雁归来》——《沙乡年鉴》——利奥波德——美国
C.《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
D.《登勃朗峰》——《远处的青山》——马克·吐温——英国
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几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高质量的网络文艺让人刮目相看。
B.我们作为学生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只有经常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C.黄河壶口瀑布飞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瀑布下水珠飞溅,雾气弥漫。
D.非洲国家的发展对解决难民问题至关重要,非洲一旦繁荣发展,难民问题将迎刃而解。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小弟弟在家里整天吵得鸡犬不宁,我头都痛了。
五、语言表达
13.下面文段中,第①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12月15日,受大风降温天气的影响,黄河壶口段开始大面积流凌的现象。②壶口瀑布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也开始凝结一排排美丽壮观的冰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与瀑布中飞舞的彩虹交相辉映,为冬日的壶口瀑布平添了几分秀色。③许多游客听着瀑布欢呼呐喊,轰鸣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1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_______________,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15.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起了诸如“硬核”“盘他”“脱粉”“柠檬精”“ETC”“669”等网络热词。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其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受到众网友们的追捧。但在网络语言的批评者中,声音最为响亮的当属一些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
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活动二]同学们,快到寒假了,如果要你利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提前预习一下八下课文《回延安》《安塞腰鼓》《壶口瀑布》,除了解作者外,你还可以查找哪些内容呢?
[活动三]
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结合自己读过的诗词,给自己取一个心仪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我希望从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拥抱美好的明天。
网名:
由来和含义: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不断后退,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上游退移,龙槽也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游延伸,瀑布下的深潭便延伸成“十里龙槽”。
(材料二)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节选)
16.上面两则材料都写壶口瀑布,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写作目的。
17.写作目的不同,各自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材料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材料二则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和

18.写作目的不同,写作方法也有差异。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
19.材料一说明性的语言要求准确,材料二的语言有何特点?请试着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2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壶口,壶口
莫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阅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进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美文《壶口,壶口》,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视觉,听觉角度,比喻,排比修辞)
(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感情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壶口,壶口》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词。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冬日奇观
白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多少次听《黄河大合唱》,心潮都曾经与黄河一同澎湃。拥着新年的第一缕北风,我终于走在了追寻壶口、追寻黄河咆哮的路上。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黄河之中。这里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因形如巨壶沸腾,故名。
冬天的壶口,夹在两山中间的黄河,似比往日温顺不少,暖暖的太阳照在山坡,壶口瀑布换上了一派银装玉砌的景象,河水不很大,但足以让人震撼,飞来之水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流经壶口,宽阔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河水聚拢,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又像奋勇当先的战士,冲向远方,腾起的巨大水花,成为一道薄薄的轻纱,拂过脸颊,激起的水浪,从河谷到河岸,四散飞开,空气中弥留淡淡的黄土味。这时只有感慨古人的用词的精炼,“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也许是最好的描画了。站在河边的石上,觉得脚下的岸在动,仿佛心也如那滔滔河水,面对大自然的博大与深远,让心中的尘埃和阴暗化做那水雾四散而开。
风卷千层浪,迎来万丈虹。站在湿滑的岸边向北放眼望去,壶口瀑布壮观景象一收眼底。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滚滚黄河翻腾着咆哮着跌落下去,浪花飞溅,激起的水雾冲上天空,就在那冲下的水雾中,就在那奋不顾身的一跃而下里,完成了一次壮美的经历,化为一道美丽的彩虹。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随波涛飞舞,如桥横跨瀑布之上。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
冰挂是冬季壶口的另外一大奇观。河道两侧的平台和崖壁上,被厚厚的白色冰层所覆盖,配上河中翻滚的巨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在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冰滴溜,错落有致、晶莹剔透、形态各异,冰台冰挂伴激流,很有种仙境的感觉。崖边低垂的一处冰挂,像一个拖着长须的老人,俯身凝望着奔腾的黄河感受着它无比的力量!奔腾的河面上涌流着来自黄河上游的冰块,它们或大或小拥挤在一处,纷纷跃入瀑布龙槽,溅起阵阵水雾,形成了“远看河中生雪莲,近观巨鲸翻浊浪”的独特景观,大量流凌顺流而下,在十里龙槽结成冰面,远处望云,宛若一条银链纵贯秦晋峡谷,极为壮观。
壶口的美景是如此让人陶醉,“照相不?”耳边突然传来的询问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个陕北老汉牵着一头毛驴笑盈盈地站在我的面前。老汉瘦瘦的,个子不高,头上随意而又整齐地扎了一块白羊肚毛巾,身穿羊皮袄上,腰间扎一条显眼的红腰带,黝黑的皮肤,雪白的长胡子,笑容满面,脖子上挂着的长烟袋随着老汉的走动有韵律地摆动着。更加吸引我眼球的是老汉牵着的小毛驴,棕黄的耳朵尖恰好能搔到老汉的山羊胡子,从驴脑门到脸两侧以及嚼子的麻绳上,都有粉红黄纸做的大花,花中间壶口二字分外醒目,驴背上方放着一块碎花布拼起来的棉垫子,让小驴多了几分独特的“俏丽”。老汉笑吟吟地告诉我,他已七十有二,说起壶口的景色,他得意地说:现在最好,平时只能看瀑布,现在瀑布冰挂一起看,多看了一景。老汉跟他身后的壶口一样,像黄河岸边的一棵活动着的不老松,依靠着黄河,丰富着黄河,己成为壶口瀑布不可或缺的分子。
望着玉珠堆涌起的天下唯一的黄色瀑布,听着天下最富情韵的旋律,我感到华词丽句在此都属多余,我只想和黄河一同,对着天对着地放开嗓子呼喊一声,真想永远站在这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黄河岸上,永远陪伴着这条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选自《旅游周刊》2012年2月12日)
21.根据本文的行文思路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上适当的短语。
得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遇老汉→直抒胸臆
22.将“在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一句中“涌”字改成“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23.文中多处引用文人诗句有什么作用?
24.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赞美壶口瀑布的原因。
25.“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运用圈点读书法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点批注。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轰轰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2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7.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
28.“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9.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
30.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里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抉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遥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31.结合具体语句选段中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2.黄河“伟大的性格”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33.文中画线句子起到什么作用?能不能去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雏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34.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35.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3分)
36.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37.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三游黄果树瀑布(有删改)
(1)我仰慕黄果树瀑布,赞叹它的神奇和魅力。
(2)记得第一次来黄果树景区,是盛夏时节,正逢而季,恰逢连续暴而,到处洪水泛监。一到景区,先到陡坡塘瀑布,浓雾蒙蒙,站在瀑布下面的观景台上也很难看清飞流而下的瀑水,眼前白花花一片,分不清哪是瀑布哪是白云,弄得我们赏景的心情荡然无存,我看着她飘渺多姿的身影,听着她雷鸣般的声响,却因天公不作美,黄果树大瀑布也因雾大而没有成行,扫兴而归。
(3)第二次来黄果树,汽车沿着崎岖陡峻的320国道,往西陆续转过几个县境,连绵起伏的群山逐渐被一个一个山峦代替。山峰慢慢突兀出来,尽显各自的形状,层峦叠峰,云蒸雾霞。
(4)虽然天没有下雨,但天空中弥漫浓浓的水雾,犹如小雨一般。还没等看着瀑布,眼镜上就积满了厚厚一层水雾,峡谷里全是水雾,白茫茫一片,游人的呼叫声掺杂在雷鸣般沉闷的瀑布声中。及至瀑布前面的观景台,我们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全身鸡皮疙瘩,令人寒战不已。我干脆扯开披在身上的薄薄的雨衣,沿着山涧小路绕过犀牛潭,穿过弯弯曲曲134米长、顶上一直在下雨的水帘洞,透过洞窗,也只见厚厚的水帘遮天蔽日,充其量只知道这就是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而已,如此,依然没有见到彩虹缘绕,云蒸霞蔚的“水帘洞天”!
(5)前年暑假,应六盘水市之邀,为教师讲学,顺道黄果树,这天则是一个大晴天,万里无云。接站的领导告诉我们,这样的天气在贵州很少见,在瀑布下面肯定能看到彩虹.我期待着彩虹的出现。
(6)车至七星桥,它像一个筛子,由一片石林及无数沼泽交织而成。“道是桥来却无桥,最终却只高老庄。八戒西行成正果,七星架桥成佳谣”。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水盆和漫水坝以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中,逸遍于盆景边石之上。其地势低洼,四面环山,至七星湖,却也只见水流进,未有水流出,湖面四季未曾有变化。跟流沙河末端一样,它其实也是地下河的入口,蜿蜒其中,令人顿生敬畏。
(7)行在景区门口的国林里,太阳高高地挂在明净的天室,几朵白云悠然地向东飘去,朋友们嘻笑着前行,一边观赏着园林里的盆景,一边不停地拍照。我突然想起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赞叹:“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我还在回味前两次的遗憾,感受它的雄伟与壮观!
(8)乘长梯,下谷底,未及一半,只觉凉风迎面,越下行风越冷,心却越兴奋,大半天穿行于石林中的疲劳也已消失,忽然,从谷底传来清脆的水流声,像一曲曲轻音乐人心座,沁人心扉。两岸来往的人流,穿着各式的衣服,前往瀑布前面,不时地举起手中的照相机和手机,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拍摄着。
(9)峡谷成九十度向外弯曲,宛如一弦弯月,两边陡峭石崖上长满灌木,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银杏浑身金黄,枫树更像火球,黄果树上挂满桔子般大小的黄果,榕树、紫薇等与它们交相辉映。峡谷底部成阶梯状,每级约一米高低,水流经过便形成层层瀑布。洁净的流水像丝线般轻轻泻下,翻腾出一条白浪,钻到潭底下去了。深绿色的潭面平静如镜,影印出一棵棵五颜六色的树木,铁索桥上的游人的倒影,也就变成了挂在树上的果子了,
(10)“彩虹!”随着游人的一声惊叫,正要返回的游人也止住了脚步,纷纷掉转身去追逐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风景。
(11)顺着人们奔走的方向,远远地,数十条银链从天上直飞而来,穿透这片平静,溅起一串串水珠,飞撇在峡谷顶端,层层薄雾腾空而起,慢慢地涌向天空。一条彩虹从对面岸边飞架而来,跨过犀牛潭,这便是潭中神奇的犀牛建起的一道迎客彩绘门!
(12)我兴奋地加快了脚步,穿行奔流的人流中,顾不上擦拭头上的汗水,手机镜头始终对着那幕洁白的瀑布,和随她移动的彩虹,直到太阳隐匿于远山之后,人们依然流连忘返,久久不思离去。
(13)是夜,晴川震荡着霹雳之声、倾泻而下、十里相闻的黄果树瀑布依然在我脑际回荡,溅起像烟云一般的水雾还在心海中缭绕,梦境中仍然走岩走穴,在瀑布下、岩洞中欣赏着那天上来水,陶醉于那水雾凝成的像琴弦一样悬挂峭崖之上、洒落于龙潭之中的万条白练……
(14)翌日清晨,我飞身下床,挥笔写下了“晴川霹雳飞烟雨,十里相闻动字环,穿岩走穴观天水,万弦高挂落龙潭”的诗句,以此记下黄果树瀑布的雄奇与壮美!。
38.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衣格
观景经历
观景地点
看到的最主要的景象
我的感受
第一次
观景台
眼前白花化一片,分不清哪是瀑布哪是白云。
C
第二次
A
厚厚的水帘遮天蔽日,充其量只知道这就是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而已。
遗憾
第三次
谷底
B
兴奋
39.本文为什么要写前两次游黄果树瀑布的遗憾经历?
4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忽然,从谷底传来清脆的水流声,像一曲曲轻音乐,沁人心扉。(从修辞的角度)
(2)“彩虹!”随着游人的一声惊叫,正要返回的游人也止住了脚步,纷纷掉转身,去追逐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风景。(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1.说说第(7)段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7)段引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赞叹的话,是为了突出黄果树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B.第(11)段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黄果树瀑布及彩虹带给人们美好的听觉感受。
C.第(13)段写夜里我的脑际依然回荡着白天所见的情景,可以突出黄果树瀑布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D.本文开头直抒胸臆,赞美黄果树瀑布的神奇和魅力,结尾用诗句再次赞美它的雄奇与壮美,前后呼应。
参考答案
1.两
初次看
再访壶口瀑布
对黄河的赞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熟读文章,把握文章的段落和层次,注意段意和层次大意的概括。全文写了作者自己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情景,阅读时,注意划分。
2.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壮观
恬静
鸣响
重复
“多”或“左右”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语病修改的能力。语病修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常有错误为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该题(1)“最为”“十分”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一。(2)“恬静”不吻合语境,应该为“鸣响”。(3)“多”和“左右”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一。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1)瞬

(2)B
(3)B
【解析】
【详解】
(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瞬”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融化”:冰雪融化为水。注意据义定形。
(2)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读“qí
guān”,注意据义定音。故选B。
(3)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憾”与“撼”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形旁特点来辨别字形。故选B。
4.(1)凿、旋、切、剁
(2)怒不可遏
(3)错杂、陈列或呈现
(4)表现了黄河水力量之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语境判断即可。如“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应是“凿”;“更有一些地方被(  )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应是“旋”;“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  )下去,切出一道深沟。”应是“切”;“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  )去。”应是“剁”。
(2)怒不可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ù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3)杂陈,[zá
chén],错杂陈列或呈现。
(4)“凿、旋、切、剁”等动词,结合语境“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分析,突出了黄河水的力量之大、之猛。
5.B
【详解】
B.有误。“秋日”错误,原文是“春寒刚过,山还未青”。故选B。
6.D
【详解】
D.“目的是想向大家介绍这一处的风景”理解有误。本文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伟大的性格,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赞美。故选D。
7.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作答。B项的表述有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8.C
【详解】
C.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故选C。
9.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千年一叹》的作者是余秋雨。故B项错误。
10.D
【详解】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故选D。
11.B
【详解】
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使用恰当。
B.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或长辈请教,使用不恰当。
C.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使用恰当。
D.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使用恰当。
故选B。
1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A项,浑身解数:指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技术手段。使用恰当;B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使用恰当;C项,“隐姓埋名”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用于人,不能用于冬天的昆虫,冬天的昆虫是“销声匿迹”;D项,鸡犬不宁:形容声音嘈杂或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使用恰当。故选C。
13.第①句搭配不当,将“开始”改为“出现”,或把“的现象”去掉;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瀑布”的后面加“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第①句“开始……的现象”搭配不当,应该将“开始”改为“出现”。第③句“听着”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瀑布”的后面加“的声音”。
14.示例:如浩荡激流奔涌如磅礴长江滔滔而去
【解析】
【详解】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如熔炉钢水倾泻”。句式结构为“如……”的比喻句。注意所拟的喻体要与本体“滔滔铁流”能够形成比喻关系,且内容要与前后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15.[活动一]示例: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
[活动二]示例:还可以找有关课文的写作背景、朗读音频、课件等。
[活动三]示例:
网名:小桥流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详解】
活动一: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阅读材料结合重要语句概括即可。本题可结合末尾句“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概括作答。
活动二:本题考查网络实践活动。如果我们提前预习八下课文《回延安》《安塞腰鼓》《壶口瀑布》,除了解作者外,还可以利用百度网站查找到:课文的写作背景;文章主要内容提要及主旨;课文《安塞腰鼓》相关视频;“延安、壶口瀑布的图片;位置信息”;课文的朗读音频、视频;相关课件、教学设计、试题练习等。
活动三: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认真阅读材料,然后从自己的古诗词积累中找出一句合适的句子,提炼出自己的网名即可。如:网名:坐看云起时;由来和含义:坐看云起时来自王维古诗的《终南别业》,其中一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向往那种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生活。或:一览众山,出自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勇攀顶峰,饱览群山的渺小,我希望自己能不惧困难,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16.材料一属于说明文,它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壶口瀑布的相关知识,让读者对壶口瀑布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材料二属于散文,它的写作目的是抒发对壶口瀑布的赞美之情,让读者对壶口瀑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7.描写
议论
18.(1)“瀑布宽达
50
米……第二大瀑布”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壶口瀑布的壮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脚下的石”被水凿、被水切,烘托出水刚强、坚持不懈的特点,将水的特点展现得更全面,表达了作者对水的赞美之情,也为后文感情的升华作了铺垫。
19.材料二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一方面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写黄河水“翻个身”“跌”,用了拟人的修辞,写“洪流涌去”,用了比喻,将其比作“飞毯从空斗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水势之急,之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语言优美,比如文段中“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解析】
16.要求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各自的写作目的。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内容与体裁确定写作目的。如材料一属于说明文,说明文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科学、理性地向读者介绍壶口瀑布的相关知识。材料二属于散文,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本文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全文写景细腻,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17.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可分析材料二“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等句,这些明显运用的是描写的表达方式。而“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为议论。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18.(1)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一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从文章中选取任意一句分析即可。如“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300余米宽的洪流”“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等句明显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壶口瀑布的壮阔。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2)考查文章材料安排的特点。具体考查写“脚下的石”的作用。可分析“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等句。这是通过写石来写水,也就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水的刚强和坚持不懈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水滴石穿精神的赞美,也为后文议论蓄势。答此题要读懂上下文的内容,切忌断章取义。
19.考查材料二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从修辞手法或品味语言的角度赏析。如:文章运用比喻(“那平坦如席的大水”“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拟人(“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和排比(“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形状、态势以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本文在用词方面也十分准确,如“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中的“凝重”“猛烈”二词,把黄河奔腾至此,从河床跌入了深谷,那种惊人、磅礴之势,写的生动准确。
【点睛】
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方式的多种多样构成了交流方式的丰富多彩。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表达方式。记叙在写事文章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的好,能够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描写从对象上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抒情常用来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叙述文章中,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抒情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作用主要就是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说明:说明则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20.(1)合乎题意即可。
(2)我推荐到【写法指津】栏目。本文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借鉴,采用了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让一篇写景文章有了深度。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这和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文章这些有意义的文字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情。
【详解】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明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题目要求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注意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并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语句通顺、优美。
(2)本题考查学生给推荐的栏目写推荐词的能力。此题为主观题型,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栏目,然后再根据栏目的特点及设计的意义写推荐词,注意语言要尽量生动。写推荐词要结合文章内容,一是要突出栏目特点;二是要重视语言特点,可以简洁生动讲究押韵,可以富有诗意给人联想,可以幽默诙谐令人叫绝;三是要巧用修辞,可选用对偶、顶真、比喻、双关等。示例:我推荐的栏目是:美文美语。推荐词:《壶口,壶口》是一篇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的散文。本文语言独到、内涵高远。“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答案不唯一。
21.“天上”来水瀑布壮观冰挂奇景
22.不好,“涌”字写出了河水流量之大,速度之快,“流”字达不到这种效果。
23.(1)描绘了瀑布奇观;(2)暗示壶口瀑布是历代文人游览的胜地;(3)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再现作者丰厚的积淀。
24.因为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条瀑布,是天下唯一的黄色瀑布,气势雄浑;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儿得到彰显,因而作者要赞美壶口瀑布。
25.河水不很大,但足以让人震撼,飞来之水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水比作“腾飞的巨龙”,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雄伟气势。
【解析】
21.试题分析:考查行文思路。也是对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2段是写“天上”来水;3段是写瀑布的壮观;4段是写冰挂奇景。
22.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现力。要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在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一句中的“涌”字有一种力量感,写出了河水流量之大,速度之快。这是“流”字所不及的。
23.试题分析:考查引用文人诗句的作用。要根据对诗句的具体内容的理解来作答。首先是丰富内容,其次是用以描绘景观,然后是增加文章的文学韵味,最后还有对壶口是游览的胜地的暗示。
24.试题分析:探究作者赞美壶口瀑布的原因。题干要求“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来作答。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黄河文化,多积累有关壶口瀑布的知识,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要理解到壶口瀑布的象征意义。
25.试题分析:考查批注的能力。批注可以是注释,可以是写提要,可以是写批语。针对本文的批注,可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可以生发联想,剖析写法,质疑问难。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2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注入“壶口”时的声势。
27.“灵光”指神奇的壶口瀑布(或:壶口瀑布雄浑的气势;壶口瀑布壮美的景象)。“黄土地的灵魂”指民族精神。
28.①象征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斗。②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
29.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时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且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30.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结合本句话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写出本体和喻体。运用“生动性的写出了……”的句式分析作用即可。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注入“壶口”时的声势。
2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结合“灵光”在题干中文位置分析。“灵光”是指:指神奇的壶口瀑布(或:壶口瀑布雄浑的气势;壶口瀑布壮美的景象)。“黄土地的魂灵”要结合全文主旨分析。第⑦段中“黄土地的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来思考。故“黄土地的魂灵”应该是:民族精神。
2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将士们具有民族精神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
2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主旨分析,黄河象征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等民族精神。在观看壶口瀑布时,感受到了这种精神,所以“满足”。
3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借景抒情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答案不唯一。首先了解借景抒情。它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然后通过一种对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可。
31.比喻,如:“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水势之大;拟人,如:“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的柔中有刚。
32.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33.不能去掉。引用徐霞客的记载更能突出揭示黄河千百年来勇往直前的精神
【分析】
31.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找到相关句子加以分析即可。根据“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水势之大;“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抉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遥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可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特点。
32.此文段将黄河当做人来写,用简练的语言直接在第二段概括出了黄河的特点“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抉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遥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33.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当年壶口的位里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说明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位置了,写出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突出黄河千百年来勇往直前的精神。
34.(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35.(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36.(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37.(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解析】
34.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衬托的角度分析,然后引出自己的话题。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5.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其作用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也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6.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段,然后分层次分析。由远及近: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由近及远: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由现实到历史: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7.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对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思想,筛选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或象征意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8.A.水帘洞
B.
一条彩虹从对面岸边飞架而来。C.
扫兴(遗憾)
39.为后面写第三次游黄果树瀑布做渲染和铺垫。(点到“铺垫”或“渲染”即可)
40.(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流声”比作“轻音乐”,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果树瀑布水流声清脆悦耳的特点,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大意对即可)
(2)“止住”“掉转”“追逐”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游客听到出现彩虹时的反应,表现他们对黄果树瀑布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风景的喜爱之情。(大意对即可)
41.运用环境(景物)描写,写出天气晴朗、天空明净的特点,为下文写看到彩虹埋下伏笔。(大意对即可)
42.B
【解析】
38.考查情节和人物心理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根据地点“观景台”可知是在第④段,“顶上一直在下雨的水帘洞”可知第二次是在水帘洞;第三次在谷底看到了(11)段“一条彩虹从对面岸边飞架而来,跨过犀牛潭,这便是潭中神奇的犀牛建起的一道迎客彩绘门!”第一次在观景台②段正逢而季,恰逢连续暴而,到处洪水泛监,“因天公不作美,黄果树大瀑布也因雾大而没有成行,扫兴而归。”
39.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第一次在观景台,眼前白花化一片,分不清哪是瀑布哪是白云。我的感受扫兴而归。第二次在水帘洞,厚厚的水帘遮天蔽日,充其量只知道这就是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而已。我的感受是遗憾。第三次在谷底,看到了清脆的水流声,像一曲曲轻音乐人心座,沁人心扉。看到一条彩虹从对面岸边飞架而来,给人
感受的兴奋。所以前两次游黄果树瀑布的遗憾经历与第三次的经历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第三次游黄果树瀑布带来的震撼。
40.考查赏析文句。(1)按照题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像一曲曲轻音乐,沁人心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谷底的水流声比作一曲曲轻音乐,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果树瀑布水流清脆悦耳,表现它给游人留下的美好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2)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止住”本义指停止,不再前进的意思。“掉转”本义指改变成相反的方向。这里是游人本来正要返回,听到有人惊呼“彩虹”,游人纷纷停下脚步,转过身欣赏黄果树瀑布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风景,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41.考查对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太阳高高地挂在明净的天室,几朵白云悠然地向东飘去”表现景色优美,渲染人物轻松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写游人看到彩虹做铺垫。
42.B.“听觉”错误,应是视觉。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