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 巴黎和会的召开
★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单介绍巴黎和会的基本情况.
一.凡尔赛体系
问题一: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国家?
目的?性质?
问题二:操纵国?
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的是谁?
3月下旬起,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四巨头”控制了会议. 4月下旬,奥兰多因为和会未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回国,巴黎和会的决策就由“三巨头”掌握.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问题一: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国家?
目的?性质?
问题二:操纵国?
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的是谁?
问题三:几位首脑是怀着怎样的意图来到巴黎的?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总理”: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称霸欧洲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外号“狡猾的狐狸”: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称霸欧洲
美国总统威尔逊,外号“百灵鸟”,:提出了非常漂亮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妄想由美国来领导世界
三巨头和他们的
如意算盘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问题一:《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其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哪一点?
巴黎和会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在美丽的地方召开的肮脏会议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严格控制
③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④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问题二:残酷的规定对德意志民族心理上会造成什么影响?结果如何?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治,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遭到了德国代表的强烈反对,但在英法等国的强权和武力威胁下,德国代表被迫签字。和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达到凡尔赛和约”的口号,这颗怨恨的种子后来被希特勒利用,成为德国挑起二战的原因之一。
★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七条希望条件:
1.废除势力范围 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4.撤消领事裁判权 5.归还租借地 6.归还租界 7.关税自由权
★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七条希望条件:
1.废除势力范围 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4.撤消领事裁判权 5.归还租借地 6.归还租界 7.关税自由权
“德国在山东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及特权,其中以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予日本.”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代表在天安门游行
“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诛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保我主权”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争回青岛方罢休”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中国宣告死刑了”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
顾维钧(1888-1985年)
顾维钧 字少川,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1919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巴黎和会.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并发言,将山东比喻为西方人不可放弃的耶路撒冷,震撼整个欧美,扭转了舆论形式并博取列强同情.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的退出威胁生效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山东割让给了日本.
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因畏难而擅离职守,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同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合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国际联盟的成立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的日内瓦.<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联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但实际上它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实质).图为“国际联盟”的总部所在地万国宫(又名国联大厦).
国际联盟在开会
国际联盟成立大会
国 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
1920年1月 成立
1946年4月 解散
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
1947年10月 成立
至今
“国联” === “联合国”
二. 华盛顿体系
问题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是哪一年?操纵国有哪些?
问题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哪些条约?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
① 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
② 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条约》
列强相约,“互相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力”.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五国条约>规定, 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 5:5:3:1.75:1.75.
1914年三国舰艇总吨位
1921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① 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
② 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条约》
列强相约,“互相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力”.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五国条约>规定, 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 5:5:3:1.75:1.75.
③ 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
★ <九国公约>是怎么回事?跟中国有何关系?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从上述介绍的内容看,同学们认为谁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赢家 为什么
①《四国条约》
②《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
拆散英日同盟,解除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
美国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国丧失了海上优势,日本受到限制.
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美国海军部认为:“假如英日同盟继续存在,美国要维护其安全,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于英日两国海军之和的海上部队,这就是说美国必须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参议员洛奇则更明确地指出:“英日同盟是我们与远东太平洋关系中最危险的一个因素。”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赢家!
列宁:”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日本代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巴黎和会
巴
黎
和
约
华盛顿
会议
凡尔赛和约
对奥匈保土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建立“国联”
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
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
实质:
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三.“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因素
1.帝国主义的矛盾
★ 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爆发是必然
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德国:
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 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英国首相 劳合·乔治: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的地位,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三.“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因素
1.帝国主义的矛盾
★ 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爆发是必然
2.受制裁的战败国
★ 战败国(主要是德国)不满凡尔赛体系束缚,会复仇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它是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三.“凡-华”体系下的不稳定因素
1.帝国主义的矛盾
★ 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爆发是必然
2.受制裁的战败国
★ 战败国(主要是德国)不满凡尔赛体系束缚,会复仇
3.被侵略的殖民地
★ 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民族独立运动,冲击新秩序
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强国践踏弱国意志的会议,那么如何正确评价“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了各国间的战争状态,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和平环境(20世纪20年代).但它也蕴含着很多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随着这些矛盾的发展和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凡-华体系”必将崩溃.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2.巴黎和会的最主要的议题是
A.处置德国 B.建立国联
C.干涉苏俄 D.重建欧洲
3.巴黎和会的最大受益国是
①美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⑥波兰 ⑦匈牙利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①②③ D. ⑥⑦
4.下列条约中,直接损害到中国利益的是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条约》
D.《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5.下面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
B.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
C.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D.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6. “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
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
A.美、日 B.英、日
C.美、英 D.英、法
7.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①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三巨头”的“外号”
1.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总理”,典型的复仇主义者,野心是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外号“狡猾的狐狸”,是个圆滑而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最轻视已发生十月革命的俄国。主张“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既主张处分德国,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它,让德法之间互相牵制,谁也别太强,好让英国控制欧洲大陆。
3.美国总统威尔逊,外号“百灵鸟”,他提出了非常漂亮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妄想由美国来领导世界,说得比唱得还要动听。
国 一战后的实力 在和会上要求 结果
美 大发横财最大的债权国 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攫取世界领导权 与英法等矛盾,未能实现
英 经济衰退,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获取赔款 瓜分德大量殖民地,控制海军
保持“势力均衡” 保存德实力
法 经济衰退,陆军强国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与英矛盾,未能实现
意 经济危机 扩大领土 从奥匈帝国得到部分领土
日 经济实力上升但尚难与欧美列强抗衡 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基本得到满足
巴黎和会后各国的情况
阿尔萨斯和洛林
萨尔区
莱茵河西岸地区
莱茵河东岸地区
奥地利
归还波兰
奥地利
匈牙利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一战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战后土耳其
“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
(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和约;
(2)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
(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14)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①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其矛头指向哪一国?目的是什么?
A、矛头指向了世界霸主英国。
B、目的:在重新瓜分世界中争得战利品;利用经济优势夺取海上霸权、贸易霸权等;
②“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是指什么?这个组织的实质是什么?为何美国首倡而终未加入?
A、国际联盟。B、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C、未加入的原因:美国试图利用国联控制别国称霸世界的图谋遭到英、法、日等国强烈反对,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故没有参加国联。
③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质是什么?其目的为什么不能实现?
A、实质:是美国战后夺取世界领导权的纲领。
B、未能实现的原因:由于一战后美国虽然掌握了世界的经济霸权,但军事实力尚不能与英法抗衡,因而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