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件——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专题(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件——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1 19: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2012年与《曹刿论战》对比考查】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战国策》简介
文学常识
它不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著名的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就出自该书。
资料链接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作者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释题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直谏→ 唐太宗:明君
历史上的谏臣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出场人物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出场人物
疏通文义
第1段:邹徐比美悟道理(邹忌讽谏的原因)
第2段: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谏的内容)
第3段:齐王纳谏及结果(邹忌讽谏的结果)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长,这里指身高
对…说

穿戴
早晨
固定句式。“与…相比怎么样” 。 孰:谁,哪一个
比得上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译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我和徐公谁美?
“与…相比怎么样” 。孰:谁,哪一个

即“信自”。
第二天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译文:
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二天
视自,宾语前置
认为…美
偏爱
之: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以为:认为
同“熟”,仔细
远远不如
傍晚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译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确实,实在

疆土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没有谁
蒙蔽,这里指所受蒙蔽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第二段: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疆土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
译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使…听到
上等的
过失
指责
当面。

朝见

集市
常常,
不时
间或、偶然
满一年
即使
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指责讥刺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常常有人来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译文:
1.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什么道理?
2.邹忌劝谏技巧高超在哪?
3.邹忌劝谏艺术给你哪些启发?
4.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发和道理?
5.邹忌劝谏为什么可以成功?
6.请结合文章分析邹忌和齐王的形象。
简答题归纳:
2.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以事设喻,委婉规劝)
1.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直言不易)
3.邹忌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收到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依然可以借鉴:(1)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2)用语含蓄、委婉。(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一个人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尤其是为政者,只有广纳谏言,才能政治清明,国家强盛。
5.邹忌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善于劝谏,心忧国家。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改革决心大。
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今义:讽刺、嘲笑。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
古今异义
今义:修理。
明日徐公来
古义:次日,第二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动词,偏爱。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今义:自私。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或作动词,控制。
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议论。
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指责。
今义:诽谤、讥讽。
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
一词多义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朝廷)
(间或、偶然)
(参与)
(朝见)
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以……为美)
(漂亮;好看)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进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谁,哪一个)
(通“熟”, 仔细)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寡人之耳者
服,名词用做动词,穿戴。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面,名词做状语,当面。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欲有求于我
忌不自信
与座谈
王之蔽甚矣
(……者也,表判断)
(介词结构后置,“欲于我有求也”)
(宾语前置“忌不信自”)
(省略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形容词用作名词,所受的蒙蔽)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1处)
(1)邹 忌 修 八 尺 有 余
(2)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3)今 齐 地 方 千 里
(4)上 书 谏 寡 人 者
/
/
/
/
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12]
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
2.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子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 , 私我也 ”。?
3.写邹忌的讽谏最后达到了良好效果的句子是“ 燕、赵、韩、魏闻之 , 皆朝于齐 ”。?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理解文章内容
1.根据要求填空。
(1)文章第1段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2段写 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威王 ,第3段写 齐威王纳谏及其结果 。?
(2)邹忌用 类比推理 的方法,由自己的“蔽”婉讽“ 王之蔽甚矣 ”,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3)邹忌劝谏的目的: 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 ,以富国强民。?
2.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国君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做到国家政治清明,从而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威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威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威王。
4.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用原文语句回答)
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5.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有邹忌这样敢于劝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威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二)分析人物形象
1.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不盲目自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发现不足;②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③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
2.结合课文分析齐威王这一人物形象。
齐威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主。
(三)分析写作手法
1.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甚矣”的?
邹忌从自己的生活小事(与徐公比美)说起,引出“人易受蒙蔽”这个话题,继而话锋一转,由家事上升到国事,由己及王,从“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个方面指出“王之蔽甚矣”。
2.齐威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邹忌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运用类比说理的劝谏手法,由家庭小事类比国家大事,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含蓄委婉地规劝了齐王,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齐威王易于接受。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示例一:面对邹忌“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
示例二:把齐威王纳谏的过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威王纳谏的不同时期及产生的不同效果,表现了齐威王的从谏如流。
(任选一例,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启示探究
1.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邹忌的谏言内容。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谏言:开张圣听(或:“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启示:他对齐威王进行委婉地劝说,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这种做法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值得借鉴。
2.从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和《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来看,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你如何理解其具体内容?
“王之蔽甚矣”要求齐威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
3.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示例一:喜欢邹忌——他大胆勇敢,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二: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2019·湖北十堰]
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合理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犯或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