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
第九章 压 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第2课时 连通器
1.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吸尘器
B.船闸
C.温度计
D.订书机
2.下列设备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自来水装置
C.锅炉水位计
D.拦河大坝
3.如图所示的两把茶壶,装的水更多一些的是( )
甲
乙
A.茶壶甲
B.茶壶乙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4.图中放在斜面上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的液体最后静止时,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6.如图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
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
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
D.以上分析都不对
7.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A.5∶7
B.2∶3
C.3∶7
D.1∶1
9.连通器里装入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
。
10.如图所示,为使在墙壁上悬挂的画框水平,小明用一段两端开口、注有适量水的透明塑料软管来找出水平位置。当管中液体不流动时,让A点位于左方液面处,让B点位于右方液面处,这样A、B两点就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是利用了
原理。如果把管中的水放掉,在管的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两种密度不相同、且不相溶的液体,当管中液体不流动时,再让A点位于左方液面处,则B点
(选填“在”或“不在”)右方液面处。
11.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房屋,大多采用水塔供水,如图所示,是某栋老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选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更大。
12.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
pb(选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选填“流动”或“不流动”)。
13.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
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
h2。(选填“>”“<”或“=”,g取10N/kg)
14.小明利用连通器测量液体的密度:往连通器里倒入一些水,再往右管中倒入一些油,当两侧液柱静止时,测得如图所示的基线以上的水柱高度为4cm,油柱高度为5cm,则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15.如图所示,将U形管底C处阀门关闭,再分别灌些水,测出管中A、B两处水面高度分别是20cm和10cm,g取10N/kg,则:
(1)估计AC与BC两段水柱对底部的压强各是多大?
(2)在打开阀门的瞬间,想象在C处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液片,其面积为1cm2,设该液片两侧所受水的压强与(1)中相同,求液片两侧受到水的压力,并判断液片会朝哪个方向运动。
参
考
答
案
1.
B
2.
D
3.
A
4.
B
5.
C
6.
A
7.
C
8.
A
9.
相平
10.
连通器
不在
11.
连通器
甲
12.
<
不流动
13.
2000
=
14.
解:由题意知p水=p油,则ρ水gh水=ρ油gh油,ρ油===0.8×103kg/m3。
15.
解:(1)AC段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强pAC=ρghAC=1×103kg/m3×10N/kg×0.2m=2×103Pa;BC段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强pBC=ρghBC=1×103kg/m3×10N/kg×0.1m=1×103Pa。
(2)液片左侧受到的压力FAC=pACS=2×103Pa×1×10-4m2=0.2N;液片右侧受到的压力FBC=pBCS=1×103Pa×1×10-4m2=0.1N;FAC>FBC,故液片会向右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学案
第九章 压 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第2课时 连通器
知
识
点
讲
解
知识点一 连通器的特点
1.概念: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
3.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的条件:(1)连通器中装的是同一种液体;(2)液体不流动。
经典例题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池深度不同,水平面也不同,两池之间有一个倾斜的管道将两池连通,则( )
A.水从A端流向B端
B.水从B端流向A端
C.水不流动
D.无法判断
【解析】读图可知,该题中两水池中的水的自由面高度是不相同的,由于乙侧液面高度大于甲侧,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液面要发生流动,直至两侧液面相平,故水将从乙侧的B端向A端流动,流到甲侧,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知识点二 连通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1.原理: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相对静止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都相等。
2.应用:如船闸、水壶、锅炉水位计等。
经典例题2
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当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保持相平。当将A管稍向右倾斜,液体稳定后,A、B管中的水面将相平,它与管的粗细、形状无关,故C正确。
【答案】C
易
错
易
混
警
示
易错易混点 判断液体是否流动
液体流动的原因是两个容器连接处的压强不相等造成的,判断液体是否流动,只需要判断两个容器连接点的压强是否相等,而不能单纯的看液面是否相平。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水从乙流到甲
【解析】打开阀门K后,甲、乙两容器组成连通器,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在K处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