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问题解决 乘除应用 西师大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问题解决 乘除应用 西师大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08:01:23

文档简介

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
探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
探索分别用“分步列算式”和“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2、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发现的规律。通过例题,学生经历了观察、探索、发现、归纳等过程,发展了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里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熟练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们还记得吗?试一试。
复习引入——口算
120÷3
480÷8
840
÷4
120
÷
4
×
3
100
×
2
÷4
240
÷
6
720
÷
9
270
÷(6+3)
320
÷(4
×
2)
出示水彩笔24支装: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盒水彩笔24支。
出示水彩笔24支装4盒: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四盒水彩笔24×4=96(支)
出示水彩笔24支装12盒: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四盒水彩笔24×12=288(支)
把12盒水彩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可分得水彩笔多少盒?
生:12÷3=4(盒)
2、
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关的问题解决?
出示例1:学校把这样的12盒水彩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可分得水彩笔多少支?
师:观察:1、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思考: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试做:3、你准备怎样解决,试一试。
(小组讨论汇报)
师:先算一共有多少支,再算每班分得多少支。
生:(1)先算一共有多少支?
24
×12=288(支)
(2)再算每班分得多少支。
288
÷3=96(支)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平均分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生到黑板列式。
24
×12
÷3
=288
÷3
=96(支)
(注意单位)
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你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
师:先算每班分得几盒,再算每班分得多少支。
生:(1)先算每班分得几盒?
12
÷3=4
(盒)
(2)再算每班分得多少支。
24
×4=96
(支)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生到黑板列式。
24
×(12
÷
3)
=24×4
=96(支)
师:你能不能根据解题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课堂活动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三年级144名同学组成两个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合作设计一个编队方案。
师:如果每个队编成8行,每行…

观察:1、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思考: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试做:3、你准备怎样解决,试一试。
生:1、先算144名学生一个队有多少人?
144÷2=72(名)
2、再算每个队编成8行,每行多少人?
72÷8=9(名)
师:您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
144÷2÷8
=72÷8
=9(名)
师:如果每行排6人,可以排…

生:1、先算144名学生一个队有多少人?
144÷2=72(名)
2、再算每行排6人,可以排多少行?
72÷6=12(行)
师:您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
144÷2÷6
=72÷6
=12(行)
典题精讲
师:同学们这么厉害,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咯!
如果8个人合买这箱电池,平均每人可分得多少节?
“48×6节”表示这箱电池有48盒,每盒有6节。
师:1、先算这箱电池一共有多少节?
48×6
=288(节)
2、再算平均每人可分得多少节?
288÷8=36(节)
易错题型
师:同学们这么厉害,有没有信心挑战更有难度的题型啊。
小明4个星期钓了168条鱼,他平均每天钓多少条鱼?
师:观察: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仔细观察还有没有隐藏的数学信息?
生:错误解法:168
÷
4=
42(条)
师:易错分析:
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单位的问题,题中给的是4个星期,问题问的是平均每天钓多少条鱼,学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师:正确解法:
1、
先算1个星期钓多少条鱼?
168÷4=
42(条)
2、再算1星期7天一天钓多少条鱼?
42÷7=6(条)
学以致用
7头猪一星期喂245千克食料,平均1头猪1天喂多少食料?
师:观察:1、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思考: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试做:3、你准备怎样解决,试一试。
生:245÷7=35(千克)
35÷7=5(千克)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问题解决
乘除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数学中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口算:重点提醒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列式训练:
60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60÷6=10(人))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除法?(就是把6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96个杯子,6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96÷6=16(盒))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除法?
(就是求96里包含了几个6。)
让学生列式并说出为什么用除法,引发学生对除法应用的知识回忆。
2、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例1:学校有12盒水彩笔,每盒24支,平均分给3个班。
(1)让学生读题,回答提问: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2)如果告诉学校有12盒水彩笔,每盒24支,你能提出什么数这问题?(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怎么列式呢?(12×24=288)为什么这么列?(求12个2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如果再告诉把这些水彩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支,怎样列式?(288÷3=96(支))为什么这么列式呢?(把28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老师阐述:象这样能解决某个问题的条件叫有联系的条件。
(4)找找题目中还有哪两个条件有联系?(学校有12盒水彩笔与平均分给3个班有联系。)根据这两个条件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个班分得多少盒?)怎么列式呢?(12÷3=4(盒))
(5)如果再告诉每盒水彩笔有24支,每个班分得多少支,怎样列式?(4×24=96(支))
2、那么学校有12盒水彩笔,每盒24支,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水彩笔多少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在这里不能直接一步就把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那么就要想一想,按照“先.......再......”的顺序来解决问题。
(1)
讨论:哪些条件之间有联系?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几种方法?怎样列式计算?
小组汇报
方法一:
方法二:
先算一共有多少支。
先算每个班他多少盒。
列式:24×12=288(支)
12÷3=4(盒)
再算每班分得多少支。
再算每个班分得多少支。
列式:288÷3=96(支)
24×4=96(支)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2)每种方法的综合算式又怎样列呢?
方法一:
方法二:
24×12÷3
12÷3×24
=288÷3
=4×24
=96(支)
=96(支)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3)说说对综合算式的理解:24×12表示什么?(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为什么要除以3?(平均分给3个班);12÷3表示什么(每个班分得多少盒水彩笔。)?为什么要乘24?(每个班分得多少支水彩笔。)
老师小结:象这样从题目的条件入手,看有联系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再与另外的条件一起又能求出什么问题,直到解决题目要求的问题,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叫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途径有很多的,方法也不同。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多思考,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最后选择最好的方法。你可以选择分步写算式,也可以用综合算式来表达。
3、课堂练习
1、一堆糖果,如果4颗装1袋,可以装48袋。如果8颗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
教师要求:独立收集数学信息,哪些条件之间有联系?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可以用怎样解决?
学生回答:先算要共有多小颗糖果,再算8颗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教师追问:还有其它方法吗?提示学生认真思考观数学信息之间的变化情况,运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的规律思考和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巩固练习
1、一种电池,每箱“48×6节”。如果8人合买这箱电池,平均每人可分得多少节?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把分步计算与综合列式都展示出来。最后让每个学生把两种方法都做一遍。
5、反思总结
从这一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6、作业设计
1、小林为班上出板报,稿件有2页,平均每页有180个字。如果写成9行,平均每行写多少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