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5课 画蘑菇 ▏说课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5课 画蘑菇 ▏说课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03 14: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画蘑菇》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说教材
三、说学情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学习评价方法
七、说课后拓展方法
八、说板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提出要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表现。在本课中,学生学习如何表现蘑菇的前后遮挡关系,对蘑菇展开联想,创造出有趣的事物。
二、说教材
《画蘑菇》是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表现蘑菇的前后遮挡关系,对蘑菇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激起学习兴趣。
1、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种类、外形特点。
(2)学习如何表现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对蘑菇的外形进行联想,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学习的兴趣。
(3)认识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点,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
(2)教学难点:利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
三、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基本造型元素。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情境导入法、赏析评价法。利用“添加法、拟人法、基本型组合法”学习如何对蘑菇进行联想、如何表现前后遮挡关系。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知
3、艺术实践
4、展示评价
5、课后拓展
蘑菇
像伞不是伞,
树下把家安,
可做汤和菜,
味道美又鲜。
一、导入新课: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激起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
看看它们的颜色、形状、花纹
设计意图:认识蘑菇的颜色、形状、花纹
路边的蘑菇你不要采哟!
颜色鲜艳的蘑菇,大多数都是有毒的!
你知道蘑菇长什么样吗?
菌柄
菌盖
菌褶
设计意图:了解蘑菇结构,为蘑菇联想做铺垫
游戏
1、蘑菇大变样
3、拼图游戏
2、大家来找茬
设计意图:增强趣味性,激起学习兴趣
蘑菇大变样
提前准备蘑菇图案,人手多张,可任意选择。
在蘑菇图案上直接添加,使蘑菇联想成新形象。
利用蘑菇形象,直接联想成新形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举例示范:
举例示范:
颜色的使用:应该涂什么颜色呢?
可依据绘画内容上色,也可涂自己喜欢的颜色
解决颜色的使用问题
大家来找茬
出示对比图片,你觉得哪张好看?
通过对比图片,使学生了解构图问题
×


大家来找茬
出示对比图片,你觉得哪张好看?
通过对比图片,使学生了解颜色使用问题。
×


无遮挡关系
有遮挡关系
大家来找茬
出示对比图片,你觉得哪张好看?
×

通过对比图片,使学生了解绘画时的前后遮挡关系问题
拼图游戏
分小组,提前准备好剪纸材料,拼出有前后遮挡关系的画面
设计意图:解决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问题。
书中的作品是如何对蘑菇进行联想,并表现出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
欣赏作品
三、艺术实践
动手画一画:利用蘑菇形象进行联想,画面
要有前后遮挡关系。要注意构图,颜色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进一步对蘑菇进行联想,表现前后遮挡关系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围绕“联想、遮挡”这两点,请学生自评,互评。
(请你说一说,作品哪里好?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生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五、课后拓展
欣赏有关蘑菇联想的实物图片
设计意图:开拓思路,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六、说学习评价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表现出了有前后遮挡关系的创作画,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使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自己哪里画得好?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七、说课后拓展方法
课后拓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操作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欣赏以蘑菇为原型进行联想的事物,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八、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主板书与副板书。主板书包括:联想、遮挡、范画。副板书包括:形状、颜色、花纹、结构。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特点:采用游戏与图片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
以上是我对《画蘑菇》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