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练习
姓名
平面镜成像
1、像和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对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
;平面镜所成的像实际上并没有发光,是
像。请试着把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为十字秘诀:
。
2、平面镜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可以成像,如
;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光路),如
。
【例1】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变式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人在河边看水中的鱼
B、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像
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
变式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
)
A、逐渐变小,且逐渐离开镜面
B、逐渐变大,且逐渐靠近镜面
C、大小不变,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例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
置,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
变式1、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
刻应是
A、21∶10
B、10∶21
C、10∶05
D、12∶01
变式2、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3、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变式4、、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下图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
(?
http:?/??/?www.21cnjy.com?)
变式5.
如下左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作出AB在镜中成的像A?B?。
变式6
如上右图所示,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C?。
变式7、在右边图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例3】乐乐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3)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4)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______.
(5)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变式1.图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个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试作出P点在镜MN中成的像,并作出成像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例5】如下图所示,
O1B和O2C是点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O1
C
B
O2
O1
C
B
O2
P
.
N
M
P
.
N
M
B
A
C
A
B第5节
光的反射与折射(3)
一、光的折射
1、概念:光由一种均匀物质
另一种物质时,
发生改变的现象。
二、基本概念及光路图
1.折射光线(
):
2.法线(
):通过入射点,
于界面的线(虚线)
3.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
4.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
的夹角
三、光的折射定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
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
3.
(?file:?/??/??/?D:\\你教我学%20新教材\\上课课件\\第二册\\第二章%20%20对环境的察觉\\第五节%20%20%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三课时)18版%20叶志多\\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折射)\\空气与水间折射.flv"
\t
"_parent?)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入射角
(?file:?/??/??/?D:\\你教我学%20新教材\\上课课件\\第二册\\第二章%20%20对环境的察觉\\第五节%20%20%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三课时)18版%20叶志多\\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折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wmv"
\t
"_parent?)增大时,折射角也
)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中,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
。
5.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注:光在折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是
的。)
四、折射基本作图
五、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1.筷子真的折断了吗?
光
形成的
象,像比物体
(
)
2.瞄准的鱼叉能叉到鱼吗?光
形成的
象,像比物体
(
)
3.硬币
(?file:?/??/??/?D:\\你教我学%20新教材\\上课课件\\第二册\\第二章%20%20对环境的察觉\\第五节%20%20%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三课时)18版%20叶志多\\第5节%20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折射)\\硬币抬高.flv"
\t
"_parent?)为何可以再看到?
“看不见”是因为发生了
;
“又看见了”
是因为发生了
;
4.“潭清疑水浅”,为什么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较浅?
1.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海市蜃楼是如何形成的?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
)
2、小明春游时看到清澈平静的湖水中“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景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反射成的虚像
B、云是反射成的虚像,鱼是折射成的虚像
C、云是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反射成的实像
D、云是反射成的实像,鱼是折射成的实像
3、在图
2-62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4、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上右图)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
法线是
。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
5、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仍在原位置不动
D、慢慢向水面移动
6.为什么在玻璃下的半个“朋”“林”比另一半看上去要高?
折射光线
OC
N,
N
M'
M
入射光线
AO
γ
入射点
O
α
P’
P
鱼的虚象
真实的鱼
A
60°
20°
30°
B
E
F
O
C
D
G
A(共64张PPT)
第二课时
平面镜成像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镜子
平静的水面
2.符号:
一、平面镜
反射面是水平的镜面
1、定义:
成像
改变光路方向
3.平面镜的作用
那么平面镜成像的有哪些规律?
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像到镜面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何关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成什么关系?
1、像与物体大小有何关系?
(需要重复1-2次,并记录数据填写在表2-5中)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玻璃
A
B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
(垂直)
(等距)
(等大)
(正立)(虚像)
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对称性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1、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像
虚像
2、不能在光屏中呈现
S
S’
1.平面镜成像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
2.平面镜成像作图
(1)成像特点法(对称法)
B’
A’
A
B
B’
A’
A
B
练习: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
M
N
A
B
C
A’
B’
C’
(2)成像规律法(光的反射定律法)
S
S’
例1:平静水面能够清晰地映出岸边的景物,人们常叫“倒影”
,“倒影”
的形成是光的____现象,“倒影”是物体的(
)
A、影子
B、等大的虚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B
反射
1、你能解释猴子为什么不能捞到水中月亮的原因吗?
2、左边的时钟几点几分?右边在平面镜里的时间?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捞不到。
8:20
3点40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
寻找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有3毫米厚和2毫米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毫米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物距和像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2
有可能找不到像
不合理
两组数据太少
1.
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
2、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C
3、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镜子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C
4、平静水面能够清晰地映出岸边的景物,人们常叫“倒影”,“倒影”是物体的----------(
)
A、影子
B、等大的虚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B
5、某人站在离镜子1.5米处,则人和镜中像的距离为-----------------------------------------(
)
A、1.5米
B、3米
C、0.75米
D、0米
B
6.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A
B
A′
B′
●
●
M
N
.
P
7、试作出P点在镜MN中成的像,并作出成像图。
M
N
.
P
P'
M
N
.
P
P'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
光线用实线画,
法线、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
O2
B
C
S
8、如图示,
O1B和O2C是点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O1
O1
O2
B
C
S’
S
9、S为点光源,
MM’为平面镜
点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画出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S
S’
M
M’
P
10、星期天,小明拿着一块平面镜玩,无意中发现当把铅笔头紧贴平面镜时,镜子里笔头的像与笔头大约还有5毫米的距离,他百思不解,你能告诉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你估计他当时玩的那块镜子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
2.5
30?
11.有没有办法使与水平面成
30?角太阳光竖直射入水井里?
60?
太阳光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身高160厘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高度至少为
厘米。
80
面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三、球面镜
2、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
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
凸面镜
凹面镜
凹面镜具有会聚作用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实焦点
虚焦点
1.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
2、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A、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汽车后视镜
超市防盗镜
山路转弯凸面镜
B、凹面镜可以聚光
太阳灶
汽车车灯的反射罩
手电筒的反射罩
S
S′
1)改变光路
2)成像
练功房
中央电视塔
潜望镜
平面镜的应用
30?
有没有办法使与水平面成
30?角太阳光竖直射入水井里?
60?
太阳光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示意图
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像到镜面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何关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成什么关系?
1、像与物体大小有何关系?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玻璃
A
B
(需要重复1次,并记录2次数据填写在表2-5中)
平面镜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像
蜡烛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2、像到镜面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玻璃
A
B
像与物关
于镜面对
称
s
S`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内的像是反射光线延长线的汇聚点,所以是虚象.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2、像到镜面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玻璃
A
B
4、像是虚象。
?????????????????????????????????????????
??????????????????????????????????
??????????????????????????????
???????????????????????????????
讨论
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呢?
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的,成像的原理是光
的反射定律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像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点.
凹面镜
会聚作用
(聚光)
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发散作用
(扩大视野)
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表格(小组讨论)
器材:镜子(玻璃)、塑料板、白纸、刻度尺等。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①像和物体的大小,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建立猜想:......
实验步骤:
1、搭装置;
2、找到像;
3、比大小(物体、像);
4、记位置(物体、像、玻璃板);
5、填表格;
实验:平面镜成像规律
1.人或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平面镜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那么平面镜成像的有哪些规律?
s
S`
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内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是虚象.
光的反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像(共30张PPT)
1、光传播有什么特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步枪瞄准、日食与月食、阳光或灯下物体的影子、整体时的向前或向右看齐、小孔成像等。
知识回顾
2、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呢?
晚上灯光
3.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能发生___________
的缘故。
光的反射
白天太阳光
第一课时
光的反射
镜子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的表面
回去的现象
一、光的反射
用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
1.概念:
反射
A
O
B
N
M
M′
平面镜
MM′
入射光线
AO
入射点
O
反射光线
OB
法线
ON
α
入射角α
β
反射角
β
法线(ON):
入射角(∠α):
反射角(∠β):
通过入射点,
于镜面的线(虚线)
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
2、光路图及几个基本概念
垂直
垂直
垂直
问: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有什么关系呢?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
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1.把一面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
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可以绕
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垂直于镜面。
4.将F板绕ON前后转动,在F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思考:为什么绕ON前后转动?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改变方向,重做两次?
2.使E、F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
贴着E面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
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面
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1、两底板在同一平面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
2、把其中一块底板向后折,使它们不在同一平面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
3、这组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如右图,MN是平面镜,镜面向着A区和B区,若入射光线在A区如图入射,那么反射光线一定在哪个区呢?这说明什么?
A
B
C
D
M
N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入射角
(度)
反射角
(度)
30?
45?
60?
30?
45?
60?
反射角
入射角。
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等于
二、光的反射定律
O
(
α
)
β
A
B
N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例题
例1、已知图中入射光线,
请画出反射光线。
N
O
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步骤: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
反射光线。如上图
α
β
练习
1、画出下图的反射光线
60O
2、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
B
M
O
N
45?
90O
问:入射角是几度?
二次反射
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几度?
30O
00
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N
O
90O
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2、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
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画出镜面。
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会怎样?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乙从平面镜里看见甲的眼睛时,甲也一定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乙的眼睛。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你玩过这一游戏吗?
镜面反射
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下面两种情况反射光有何不同?
漫反射
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和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镜面
反射
漫反射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
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都遵守
光的反
射定律
反光则是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平常使用的黑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黑板上的字,有些地方能看清楚,但有些地方会产生反光现象而看不清,你能解释吗?
能看见黑板的字是漫反射现象
1.电影银幕用光滑的白布可以吗?应该用什么样的布,为什么?
应该利用凹凸不平的粗布。
不可以,容易产生镜面反射,是某个角度区域的观众不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
凹凸不平的粗布产生漫反射,使在不同角度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B
3、雨后天睛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有经验的人往往这样做: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所以千万别往上踩;
?.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所以千万别往上踩。
你能解释这样做的道理吗?
1、室内采光
四、反射现象的应用
2、玻璃幕墙镜面反射
大城市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烈的镜面反射,使局部地区温度升高,同时强烈的反射光使人双目难睁,影响车辆行驶和行人安全。
你有什么办法让蹲在讲台后面的同学看到讲
台前面的各种景象?
潜望镜
两块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必须是
。
45?
3、潜望镜
潜望镜:常用于潜水艇上,它可以观察水面上目标的情况,但可以隐蔽自己。
二、光的反射定律
A
入射光线
O
N
法线
B
反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两线分立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一.光的反射
你学到了什么?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三、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
1、完成下列光路图,并说入射角的度数
o
B
60
0
A
N
30
0
B
A
o
N
(b)
A(N)
o
(c)
450
练习
30?
2.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60?
3:画出可以看到发光点S的像的范围
S
S
/
4.根据下图,你能确定光源的位置吗?
5、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D.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共22张PPT)
第三课时
光的折射
1、概念
光由一种均匀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空气
水
一、光的折射
二、基本概念及光路图
α
入射点
O
γ
入射光线
AO
M
M'
N
N,
折射光线
OC
2.法线(
NN'
):
3.入射角(∠α):
4.折射角(∠γ):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的线(虚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折射光线(OC):
通过界面折射后的光线
折射现象有什么规律吗?
1、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光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2、改变入射角α
的大小,比较每一次入射角α和折射角γ的大小以及折射角γ随入射角α的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
4、把水换成玻璃砖,重新做这个实验。
实验现象与水中情况相同吗?
。
会
3、如果让光垂直射向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又会怎样?
。
两角不相等
折射角
γ
随入射角
α的增大而增大。
直射进入
相同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靠近偏折
小于
增大
不变
三、光的折射定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
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中,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
。
O
A
入射光线
法线
入射角
折射角
C
同一平面
法线两侧
5.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
偏离
大于
空气
水
光在折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是可逆的。
空气
水
α
γ
β
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四、折射基本作图
空气
水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α
γ
β
玻璃
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的路径
?
传播方向没有变化,但发生了一些偏移
空气
玻璃砖
错
思考:光路图对吗?
1
2
对!
1.筷子真的折断了吗?
光折射形成的虚象
像比物体高(浅)
五、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2.瞄准的鱼叉能叉到鱼吗?
光折射形成的虚象
像比物体高(浅)
五、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渔民怎样用叉才能叉到鱼?
向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真实的鱼。
真实的鱼
鱼的虚象
P
P’
3.硬币为何可以再看到?
五、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P74实验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
“看不见”
光的直线传播
“又看见了”
光的折射
4.“潭清疑水浅”,为什么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较浅?
五、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应用
因为池底发生了光的折射形成了变浅的的虚象
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A
A’
●
空气
水
显得比较高、大且倾斜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也简称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2、小明春游时看到清澈平静的湖水中“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景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反射成的虚像
B、云是反射成的虚像,鱼是折射成的虚像
C、云是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反射成的实像
D、云是反射成的实像,鱼是折射成的实像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
)
D
B
3、在图
2-62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折射光线
4、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及玻璃在界面的哪一方。
A
G
D
C
O
F
E
B
30°
20°
60°
玻璃
空气
30°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
折射光线是
,法线是
。
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
EO
CD
OG
OF
20°
30°
玻璃在界面的右边
5、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仍在原位置不动
D、慢慢向水面移动
A
A
6.为什么在玻璃下的半个“朋”“林”比另一半看上去要高?
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后形成的变浅(高)的虚像第5节
光的反射与折射(1)
一、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的表面
的现象。
2、光路图及几个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线(虚线)
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上。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法线居中)
3、反射角
入射角。
(两角相等)
例1、已知图中(右图)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步骤: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
反射光线。
练习
1、
画出下图的反射光线
2、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
三: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四:光的反射类型:光的反射分为
和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比较: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镜面反射
?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
。
?都
漫反射
?
反射光线
反射角
β
β
入射角α
α
法线
ON
反射光线
OB
入射点
O
入射光线
AO
平面镜
MM′
M′
M
N
B
O
A
α
O
N
90O
N
M
O
45?
B
60O第5节
光的反射与折射(2)
一、平面镜:
1、定义:反射面是
的镜面;(如:
和
等)
2.符号:
3.平面镜的作用: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可概括为
1.平面镜成
立的
像;
(
)(
)
2.像与物的大小
;
(
)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
)
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
)
(注:像与物关于镜面
)
关于实像与虚像:
实像:
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
上呈现。
虚像:1、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像
(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2、不能在光屏中呈现
平面镜成像作图
例1:(1)成像规律法(对称法)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有3毫米厚和2毫米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毫米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物距和像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1.
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2、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3、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镜子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平静水面能够清晰地映出岸边的景物,人们常叫“倒影”,“倒影”是物体的----------(
)
A、影子
B、等大的虚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5、某人站在离镜子1.5米处,则人和镜中像的距离为-----------------------------------------(
)
A、1.5米
B、3米
C、0.75米
D、0米
6.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7、试作出P点在镜MN中成的像,并作出成像图。
第10题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8、如图示,
O1B和O2C是点光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第8题图
9、S为点光源,MM’为平面镜点光源S发出
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
画出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第9题图
10、星期天,小明拿着一块平面镜玩,无意中发现当把铅笔头紧贴平面镜时,镜子里笔头的像与笔头大约还有5毫米的距离,他百思不解,你能告诉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你估计他当时玩的那块镜子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有没有办法使与水平面成
30?角太阳光竖直射入水井里?
S’
S
B
A
B
A
C
B
A
N
M
B
A
P
.
N
M
P
.
N
M
P
太阳光
30?
M’
M
S
O1
C
B
O2
O1
C
B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