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2课时) 课件(24+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纸的发明(2课时) 课件(24+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2 21:17:3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猜谜: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打一事物)
10.纸的发明(第一课时)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语文
…………
4.
没有纸以前,人们怎样记录文字?
3.
他是怎样发明纸的?
2.
他为什么要发明纸呢?
1.
纸是谁发明的?
5.
有了纸以后,社会又有什么改变?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听读课文
要求:
听清字音,看清字形,标好自然段。
记录
携带
保存
制造
经验
欧洲
社会
一册书
xié
cún
zhì
yàn
zhōu
shè
巧记:马在小屋旁
屋里两根梁
还有鸟三只
卧在梁中央
这一笔是短横。
创造
积累
切断
轻便
便宜
朝鲜
阿拉伯
lěi
qiē
chuànɡ
pián
xiǎn
ā
biàn
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看的纸。这种纸价格便宜。
lěi
日积月累
长年累月
léi
果实累累
lèi
劳累

biàn
pián
便
创造
积累
切断
轻便
便宜
朝鲜
阿拉伯
lěi
qiē
chuànɡ
pián
xiǎn
ā
biàn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叙述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总领全文
世界文明
伟大
贡献
四大发明
相关资料
蔡伦
,东汉人。他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了造纸工艺,人们把他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他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之一
能不能去掉?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写在竹片、木片或丝帛上,要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要么贵重不能普及。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写在竹片、木片或丝帛上,要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要么贵重不能普及。
人们用麻来造纸,粗糙、不便书写。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料易得,价格便宜。造的纸轻便又好用。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
大雨过后,空气非常新鲜(xiān
xiǎn)。连鲜(xiān
xiǎn)少出门的小兔子也钻出了树洞。
2.
这次抗击新冠病毒,很多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日夜操劳,有的由于劳累(lèi
lěi
léi)过度,自己也感染了。但是在他们的逆行下,积累(lèi
lěi
léi)了很多抗击新冠病毒的宝贵经验,让后面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3.这次发布会推出的新款手机很轻便(biàn
pián),价格也很便(biàn
pián)宜,深受大家喜爱。
自主复习一
二、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爱迪生(
)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等,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2.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先后四次出海远航,最终(
)了美洲大陆。
改进
改正
3.老师积极(
)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有了错误要及时(
),才不会酿成大错。
三、根据图表,说一说造纸术发展的过程。(共20张PPT)
10.纸的发明(第二课时)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语文
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它有什么优势呢?试着填填下面的框架图。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原料易得,价格便宜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它有什么优势呢?试着填填下面的框架图。
轻便
好用
原料易得
价格便宜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片、木片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它有什么优势呢?试着填填下面的框架图。

便
好用
原料易得
价格便宜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粗糙
①(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②(工作等)草率,不细致。

蔡伦在造纸工艺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各种资料考证,蔡伦创造的造纸工艺程序,除了采用传统的漂洗,碎切,浸沤、舂捣、打浆外,还可能采取了用石灰碱液进行烹煮的化学处理方法。这一工序,是为了使植物纤维更容易分解。
经过蔡伦改进技术后,生产出来的纸张,具有体轻质薄,光滑润泽,经久耐用等特点。
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试用之后,对其大加赞赏,立即通令天下,采用这一技术来制造纸张。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它有什么优势呢?试着填填下面的框架图。
轻便
好用
原料易得
价格便宜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麻纸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轻便
好用
原料易得
价格便宜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麻纸

因为
,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改进
能否换成“创造”?
改进:通过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想一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宋朝时候,雕板印刷大为盛行。
雕板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样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后在一张薄纸上写字,反贴在板子上,用刀雕刻让文字凸起来,再刷上墨,铺上纸,用软刷在纸上轻轻刷过,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印刷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那就成了一本书。
当时,杭州西山有个号称“神刀王”的雕板师傅,刀下功夫远近闻名,有口皆碑。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神刀王”一概不收。可他晚年的时候,却破格收下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徒弟——毕昇。这是啥原因呢?原来,“神刀王”不但看中了毕昇那股灵巧劲儿,更喜欢他那忠厚、诚实的品行。他觉得,把自己的本领传给这样的人,到死的时候也就可以瞑目了。
毕昇跟着“神刀王”一学就是几年,技艺大有长进。有一次,师傅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昇在一旁观察揣摩。谁知还剩下最后一行时,毕昇一不小心,碰了师傅的手臂,把刀下那个“之”
字刻坏了。
毕昇难过极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先是暗暗埋怨自己,后来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雕板印刷太麻烦了,能不能改一改呢?从那天起,他一有空儿就琢磨这件事。一天,他在西湖边散步,
发现一个江湖画师正在往一幅风景画上盖图章,凑近仔细一瞧,真新鲜,那画师竟把三枚图章串在一起。
毕昇颇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忽然,猛一击掌,高兴地大叫起来:
“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他一溜烟跑回住处,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方块,干了以后,刻上反字,一字一块;接着用火将这些活字烧硬,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然后根据需要将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采用活字印刷,既方便,又节约。这种新技术,很快就被推广到全世界。
同学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你们应该为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我也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人类
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1.借助框架图,讲一讲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自主复习二
2.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请选择一个相关的小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一听,重点要讲清这一科技成就诞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