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1 11: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9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
一、诗词曲鉴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 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3.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4.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课内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 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和很______。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8.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9.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选文考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 不包含下列哪项?( )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1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
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1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 “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古诗阅读。
游园不值①
[宋]叶绍翁
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值:遇到。②怜:爱惜。③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④小扣:轻轻地敲。⑤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14.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园子里没有好看的景色,不值。
B.来一趟没看见里面的景色,玩得不值。
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人。
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太不值得了。
15.从“小扣柴扉久不开”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
16.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子里面的春色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面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打“√”。
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里面的满园春色。( )
B.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
C.作者心中本来还是很惆怅的,但看到了出墙的红杏后,很高兴。( )
D.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的美丽景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 生机。( )
参考答案
1.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3.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4.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5.D
6. 黄河 华山 长 高
7.B
8.C
9.不好。“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
10.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11.D
12.A
13.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14.C
15.园主人没有在家
16.见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7.A√B√C√D√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