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5)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课 各种各样的动物-身边的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2015)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课 各种各样的动物-身边的动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14: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身边的动物
一.教学内容P12——P13
二.学习目标:
考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栖息环境等,知道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推断动物的习性、外形与生活的环境有关。
3、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爱护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种类繁多,外形特征、习性、栖息环境等差异很大。
教学难点:知道动物的外形、习性等与环境相关。
四.教学具准备:
教具:各种各样动物的照片或视频
学具:泡沫板、动物图片、大头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森林,认识动物
创设“森林”情景,准备动物贴纸,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常见的动物资料,可以是文档也可以是多媒体形式,组织学生在课上作交流。通过森林“游玩”,认识了解常见动物的名字、外形特征、习性、食性、运动方式等。通过交流发现大自然中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活动二:分类游戏
在分类游戏中,学生自主地制定分类标准,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分类,包括动物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等,并要求学生说说同一类的动物还有哪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力。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在生活环境、外形特征、习性、食性、运动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活动三:找联系
在了解动物的各种特点后进一步拓展,通过交流,发现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各种特点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关。
六.教学设计:
活动任务
教学活动
对应的教学目标
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引导方法
1.走进森林,认识动物
1.学生对常见的动物特征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创设森林情景,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不同环境中典型动物的材料,并作交流,初步了解身边常见动物的特点(可以从名字、外形特征、习性、食性、运动方式等进行介绍)。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的兴趣。
2.分类游戏
1.分类标准比较单一。
在前一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生活环境、外形、习性、运动方式等各项特征,鼓励学生多角度分类。
通过分类的形式,让学生的观察更仔细。
2.介绍时,表达不清,分类标准表达不规范。
要求学生将同一类的动物图片用大头钉订在泡沫板的同一板块,介绍时更直观。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比如我的分类标准是
,第一类是
,它们包括……
通过交流知道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在外形特征、习性、食性、运动方式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3.不能说出同一类的其他更多动物。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动物的观察,出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组织交流分享。
拓展知识于生活之中,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较强的观察力。
3.找联系
1.不能将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各种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联系。
引导学生寻找动物的各种不同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认识到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各种特点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