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14: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从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你记得很牢固!
下面这2组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3和6:9 1.6:2和32:4
师:你能改一个数,使这2个比组成比例吗?
生:1.6:0.2和32:4
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比例的知识?
生:我还知道比例有4个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师:请你上来指给大家看。
师: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二、学习新知:
1、探究卡:
师:但是有关比例的知识还有很多,正等着我们去探究、去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的知识。请大家从这三个比例中选一个完成你手中的探究卡:
比例:
内项 外项 是否相等












通过观察,我发现:
生: 我选的比例是:
通过计算我发现:
验证卡:
师:在这三个比例中,你们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并标上?)那是不是在所有比例中都有这个规律呢?我们还需要用大量的例子来验证。请完成你们手中的验证卡。(每个小组一张,派1名代表班内交流)
举例


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内项的积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验证成果?
生:我们小组举的第一个比例是:两个外项的积(算式)两个内项的积(算式)这两个积相等......
3、总结:
师:通过大家的举例验证,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那这个?就可以擦掉了。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练习:
师:大家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请看这道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这两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3和6:9 1.6:2和32:4
巩固练习:
我会填:
(1)0.4:1.2=0.6:1.8可以改写成:( )×( )=( )×( )
(2)( ):0.2=9:0.3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4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如果5a=3b,那么b:a=( ):( )
我是小法官:
(1)因为6+9=7+8,所以6:7=8:9。 (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
(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
(4)因为6a=7b,所以a:b=6:7。 ( )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
3、根据5×6=3×10写出比例。
(温馨提示: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先确定哪一组数据可以做外项或者内项?)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未知项。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