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地图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说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理解南极地区酷寒的三大原因;
说出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的名称,及记住其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南极地区”图,说出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运用地图分析、归纳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三、教学难点: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的三大原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兴趣导入
猜谜语:一个大胖子,身穿黑褂子,总忘系扣子,露出白肚子。(打一种动物)
提问:
老师从未见过真正的企鹅,同学们能告诉我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南极地区探险吧!
(板书)南极地区
学生个别回答(企鹅)
学生个别回答(南极)
提起兴趣,并很好的引入课题。
第一环节
南极地区地理位置
提问:
老师还不清楚南极地区在地球上的确切位置,哪个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呢?
(教师总结归纳)
板书:
一、南极地区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学生交流讨论,个别汇报南极地区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过渡
明确了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要开始我们的南极地区之旅了。冰雪广布是两极地区特有的地表景观。那么,到底冷到什么程度?除了冷还有哪些气候特点?
第二环节
南极地区独特自然环境特征
(板书)二、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提问)南极地区到底有多冷呢?我们来看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归纳)读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图,发现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0℃,用冷一定不足以形容,并且当地曾测得极端气温为-88.3℃,所以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过渡:我们知道南极地区气候酷寒,那南极气候酷寒的原因呢?
(教师点评及总结归纳)
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承转:但气温是气候的一个要素,还有另一个要素,即降水。
2.降水特点
读南极地区各月降水量和气温曲线图,会发现南极地区降水极少,气候干燥,人们称南极地区为“白色荒漠”; 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候严寒,降水大多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下来,日积月累,冰层平均厚度高达2000多米,成为“冰雪高原”
3.烈风
南极地区多大风,素有地球上的“风库”之称,再加上低温的原因,使得南极地区经常横扫着烈风。
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回答(气温低)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成果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
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南极考察
过渡:在南极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适合人类居住吗?可是,迄今为止,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还有许多国家甚至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归纳总结)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科学考察的极好环境,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国的极地又考察进展如何呢?
【设问】从建站的时间看都选在2月份,为什么?
过渡:在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的恶劣气候下,我国一批又一批科学工作者奔赴南极考察,置生死于度外,他们这种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考察者的到来,也给寂静而洁白的南极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危机。
(课件展示日本大肆捕鲸图片)
关于南极的考察,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有一点还要强调:南极是一块科考的圣地,人类一定要注意南极的保护,做到和平利用。为此,1959年12月一些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也在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不适合
资源丰富(动植物、淡水、矿产);
读图说出我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处于极昼期,气候条件相对较好。
锻炼读图能力,激发爱国主义和极地科考的热情。
由情入理,使学生认识到南极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感性图片,使抽象的思想教育变得直观
过渡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是在极圈以内,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答疑环节
本节课到这就讲授完了,下面是答疑环节,请同学们就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困惑的可提出来。
学生提出疑问
巩固
练习
出示练习题
学生讨论回答
设置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练习巩固
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
2、南、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
A.企鹅和北极熊 B.海象和海豹 C.企鹅和沙丁鱼 D.磷虾和大马哈鱼
3、到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在“爱护和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
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 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
C、 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