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花羽毛的鸟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花羽毛的鸟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03 09: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花羽毛的鸟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是否属于
跨学科主题教学 劳动技术、音乐
学科 美术 学段:小学低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 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本课指导思想在于让学生与生活贴近,拉近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动手完成作品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造型能力,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本课的理论依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我感受,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学生在观察鸟、运用颜色表现鸟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花羽毛的鸟》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四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中的范作以鸟的色彩夺目,姿态各异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鸟的形态美、色彩美、姿态美,表现鸟的各种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鸟的形象,创作出一个立体鸟作品。
结合回忆第三册中的《彩蝶》,温习对称型知识,让学生又快有准确的学习上色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学习方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二年级学生也慢慢开始出现竞争意识,应实施分层教学,及时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感知色彩的深浅变化和深浅之间的对比,简单了解立体纸艺的制作方法,将所学绘画知识和立体纸艺结合完成一件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想、回忆、小组探究感受鸟的特点及色彩,利用立体纸艺的形式完成表现花羽毛的鸟的作品。创设情境,通过纸艺布景及氛围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并通过游戏评价的方式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及保护动物的意识,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丰富色彩知识,用色彩的深浅对比绘制一只立体鸟作品。
教学难点
鸟各部分颜色之间的搭配及绘制方法。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图片导入 出示孔雀局部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猜想,随后渐出整体的孔雀翎毛图片。
引出课题—《花羽毛的鸟》
学生进行猜想,师生互动。
考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课件展示 1分钟
新课讲解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
2.介绍小知识
全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
提出问题:现存意味着什么?
渗透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3.让学生观察教材及屏幕上展示的照片,分小组讨论这些鸟色彩搭配有怎样的特点?
板书:色彩:鲜艳、丰富
4.展示上节课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分析作品色彩运用的如何?
将学生们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范画展示。
5.教师展示自己的立体纸艺作品《花羽毛的鸟》
与学生共同探究制作方法
回忆上册《彩蝶》对称型知识
示范:对称的添画色彩,着重讲解色彩的深浅对比。
说出鸟的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不同种类鸟的形态特点
聆听
朗读小知识
思考并作答
小组讨论
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出色彩搭配的特点。
观察、欣赏
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观察
思考
与老师共同讨论出制作方法。
倾听
回忆巩固旧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小知识的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需要我们共同爱护,培养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结果的方式丰富色彩知识,初步解决教学重难点。
利用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出示教师更改的学生作品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进一步解决教学重点。
利用教具引发学生思考制作方法和步骤。结合旧知识并通过示范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过渡方法,解决难点。

PPT展示
展板展示
实物投影
15分钟
艺术实践 1.提出艺术实践要求。
内容: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完成一只漂亮的立体鸟作品。
要求:注意颜色搭配,对比强烈,色彩深浅有变化。
2.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布置场景、巡视指导。
创作
实践得真知,体验创作乐趣,开拓思路,鼓励创新。与音乐学科进行结合,提升学生美术、音乐的艺术修养。
PPT展示
播放音乐 20分钟
展示评价 比一比森林里的哪只小鸟最漂亮?
及时肯定、补充学生评价作品的内容。
畅聊自己的感受,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发现自身需改进的地方,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去评价同学们的作品。 创设视觉和听觉的自然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同学作品,提高评价能力,掌握所学色彩知识,激发审美情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舞台展示 5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游戏方式评价:比一比森林里的哪只小鸟最漂亮?
自评/互评:这只小鸟哪里表现得好?哪里还需要完善?
师评:总结知识点,肯定学生并加以鼓励。
评价量规 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并乐于和同学互助合作。
深浅颜色的搭配。
制作作品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课前做好各项准备,结束后收拾整理。
板书设计
花羽毛的鸟
色彩:鲜艳 范画
丰富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 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在探究纸艺制作方法时,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2.创设情境,布置教室氛围,播放音乐,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教学氛围轻松活泼,能够更直观、高效的解决重难点。
3. 将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展示,让学生从画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出示调整后的教师范画进行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出示立体作品,与绘画作品再作比较,师生共同分析出立体纸艺的制作方法。逐步培养观察和欣赏能力。
4.示范过程中,我将已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分析出的新知识,与上学期《彩蝶》一课的对称型知识相结合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