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0 15: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等高、等深线图(单位:米),下图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夏至日11: 48(北京时间),图中岛屿上a′处的旗杆影长为零,a′点的地理坐标 ( )
A.123°E, 23.5°N B.117°E, 23.5°N
C.117°E, 23.5°S D.120°E, 0°
2.最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 )
A.晒盐 B.海滨旅游
C.滩涂养殖 D.建港
3.右图中bb′剖面线最大高差H为(单位:米) ( )
A.44C.7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固定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各三个时刻折摄日落轨迹,(FD2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50°)叠加整理如图。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位于 ( )
A.40°N附近 B.赤道附近 C.40°S附近 D.50°S附近
5.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Dl B.D2 C.D3 D.Dl和D3
下图中,①②③三地在同一条纬线上,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①地的地方时为12月7日9时,②地到①、③两地距离相等且经度差不超过120°。读图回答6~7题。
6.③点的地理纬度约为 ( )
A.80°S B.70°S C.70°N D.80°N
7.若此时北京时间为正午12时,则 ( )
A.12月8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3
B.12月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3
C.③点的经度为东经165°
D.②点的经度为西经60°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据此回答8~9题。
8.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
A.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B.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对流雨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9.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东南沿海的台风
C.华北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天气 D.江淮梅雨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标在风向标的尾部。右图中甲和乙表示世界某地不同季节的风向情况。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河流有较短的结冰期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防汛压力大
11.图甲所示季节里 ( )
A.三江平原正在忙于播种小麦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C.华北平原地区正在忙于收摘棉花
D.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示意图且功能区分布合理。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商业区的是 ( )
A.a B.b C.c D.d
13.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下图为亚欧大陆内陆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山地各植被带的分布上限,在南坡均比北坡的高。是因为南坡 ( )
A.降水更多 B.热量条件更好 C.地形坡度更陡 D.相对高差更大
15.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该山地北坡年降水量与海拔的相关性特征的是 ( )
读美国示意图.完成16 -17题。
16.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山脉自然地理要素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山脉的西侧自然带较东侧复杂,乙山脉的东侧自然带较西侧复杂
B.甲、乙两山脉西侧河流夏季均进入汛期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
D.甲山脉处在板块内部,乙两山脉处在板块碰撞处
17.图中的美国农业带 ( )
A.①是乳畜业,②和③是小麦工区 B.②是棉花带,④是乳畜带
C.①是小麦区,②是玉米带 D.①是玉米带,③是小麦区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中左图示意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等值线,右图示意其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读图后完成18-19题。
18.甲地的值可能为 ( )
A.4.6 B.5 C.3.1 D.3.8
19.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 )
A.十字路口 B.绿地 C.卫星城 D.商业区
下图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和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偏低 B.降水偏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
21.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该地可能位于 ( )
A.丹麦 B.阿根廷 C。新西兰 D.美国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
B.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
C.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
D.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
23.该年3—5月,北京比哈尔滨日照时数明显偏多,主要是因为北京 ( )
A.白昼时间长 B.太阳高度大 C.降水量较少 D.气温上升快
24.一旦发生泥石流,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象,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电子地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② D.②①③
25.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C.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D.市场因素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相对于伏尔加河,简述鄂毕河的河流特征。(8分)
(2)伏尔加河一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
27.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A处的地貌类型是什么?(6分)
(2)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4分)
(3)分析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8.(1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速度过快也会带来….系列的城市问题。甲图为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状况图(2000—2005年),乙表为M省人口变化情况表(1953---2000年)。
(1)据甲图信息,指出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6分)
(2)简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增幅较大的省区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6分)
(3)根据材料,简述M省人口变化特点。(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