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习题课件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习题课件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6 11: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
知精神
1
2
3
4
(1)彷徨 mái yìng 
(2)尊照 遵照
(3)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4)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难道有帮助吗?
D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A
5
6
7
8
10
11
12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4
15
综合实践·素养练
9
13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páng huáng(    )   埋(  )头   应(   )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páng huáng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
彷徨
mái
yìng
?
?
?
?
?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尊照
遵照
(3)文段中加点词“一帆风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4)将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难道有帮助吗?
2. 【重庆江津二中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B.这次演出中,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纷纷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讲述的美妙的故事中。
D.同学们在校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
?
?
?
?
?
?
?
?
?
?
?
?
?
?
?
【点拨】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D
3. 【中考·湖南长沙】下面四个句子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 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点拨】A.否定不当,“禁止孩子不去”,去掉“不”;B.搭配不当,“减少了一倍”改为“减少了一半”;C.成分残缺,把“通过”去掉。
【答案】D
4. 【重庆合川合阳中学期中】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它选自《呐喊》,以“看社戏”为线索,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俗人情。
B.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生动、风趣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新颖别致,极具吸引力。
C.《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中小石潭地势幽僻,环境宁静,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D.《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的一篇演讲词。文中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点拨】《社戏》是短篇小说。
【答案】A
【江苏连云港赣榆实验中学月考】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5. 综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一、课文研读
【点拨】题目要求回答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这就要理清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是如何回答的。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部分即是回答原因的部分。第一段引出本文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第二至十段分析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弊端,同时强调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这两方面是回答本问题的关键。
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必不可少的。
6. 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点拨】此题考查举例论证及其作用。阅读文本即可发现,第四段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第三段开头提出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举例论证。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因头痛而宣告失败的例子,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不能删掉。“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所有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能删掉。“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
?
?
8.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点拨】此题考查阅读后获得的启示。解答时要借助本文蕴含的思想意义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可以找出能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或有关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应改变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改正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9.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得精神大餐,一生受益,而乐亦在其中。
A.【甲】 B.【乙】  C.【丙】  D.【丁】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52-53页第9-13题。
A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点拨】概括中心论点,要特别注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从第①段的最后一句“因此”以及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当今社会‘勤’读书显得尤为可贵”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当今社会“勤”读书显得尤为可贵。
?11. 本文开头就指出,当下人们的读书活动中存在着“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低”的不良趋势,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作者分别给出了哪些解决办法?
【点拨】本题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部分提取出来作答。结合上下文可知,第②③④段的首句,即问题的答案,注意要分条概括。
①精挑细选;②勤于思考;③博采众长。
12. 选文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又是怎样运用的?请做简要分析。
【点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段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所证明的观点,可以到前后的文段中去寻找。“如马可?奥勒留、诸葛亮、齐白石等”是举例论证,阐明了博采众长的意义;然后用大篇幅的语言进行了道理论证,阐明了博采众长的现实紧迫性。
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先概括列举了众多杰出人物,阐明了博采众长的意义;然后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联系目前形势,阐明了博采众长的现实紧迫性。
1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作者首先列举了当下阅读中的三种不良趋势,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针对三种不良趋势提出相应的分论点,并逐一阐述“勤”读书的原因、方法和意义;最后呼应开头,发出号召。
14. 【中考·湖北咸宁改编】近两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你校将开展以“走近中国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参照示例,从下面四幅图片中任选一幅,根据最近发生的与图片有关的重要事件,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示例:全球同时速最长动车组列车“复兴号”上线运行。
示例:(图四)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开通。
(2)校学生会拟邀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来校作报告,请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任总:
您好!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科技与企业创新,我校想邀请您于5月20日下午三点到校报告厅为同学们作报告。请您准时参加。
5月10日
×校学生会
①邀请函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不妥,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邀请函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请您准时参加
期待您莅临指导
“5月10日”应在“×校学生会”的下方。
(3)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来校作报告,在互动交流环节,你获得了一次向对方提问的机会,请你作出恰当的表述。(要求语言得体,提问有针对性)
示例一:任总您好!现在很多人认为要是不挺华为就是不爱国。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示例二:任总,您觉得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对华为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您能简单回答一下吗?
15. 课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证明中国学生需要格物致知精神,请你以“梦想与行动”为话题,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梦想”与“行动”的关系。(100字左右)
片段练笔
例文:只想而不付诸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使梦想具有现实意义。大禹目睹了洪水肆虐、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树立了平息水患、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他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