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1.4怎样放得更大(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1.4怎样放得更大(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17: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怎样放得更大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
做个简易显微镜
制作材料:两个凸透镜,卡纸、剪刀,胶带、直尺。
制作方法: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来好了。试试看,物体的图像是不是被放得更大了。
制作原理,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物体,比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放大的倍数大的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从计算的结果也可以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比单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得多。
观察物体
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
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管
肉眼看到的花
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
爵床的花粉。爵床还被称为小青草、孩儿草、野万年青、节节寒等。
电子显微镜下的花粉颗粒
凤梨科植物大铁兰的花粉表面皱褶,这种构造使得它能够干燥时收缩,潮湿时膨胀,而不必破坏受精过程。
勿忘我花瓣中的花粉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只有0.006毫米,属于最小的那种。
水浮莲这种植物随处可见,需经过风的传递和借助昆虫的力量才能完成授粉和繁殖。
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管
显微镜的发展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了解显微镜发明的过程
其实我们尝试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去观察物体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那这就是最早期的显微镜。荷兰人列文虎克把自己磨制的非常精密的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在列文虎克的基础上,经后人不断改进,这种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放大近300倍左右。它是利用透镜对光折射而产生物像的,这样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0000倍。1952年世界上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3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横向可达0.
1纳米,纵向可优于0.
0l纳米。
1.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也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5.调节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一、判断题



X
1.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是凸透镜,另一块是凹透镜
2.用下列器材观察物体,能将物体图像放得最大的是(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3.用调整好距离的两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比用一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

A.放得更大
B.放得更小
C.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