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亚洲:中国、朝鲜、越南
东欧: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拉美:古巴
相关史事:
1947年,苏联坚持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代表日丹诺夫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2、苏联模式的推广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莫斯科。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分布
目的: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影响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但也给各国的后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3、中苏建交与合作: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的国书
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副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政治上
经济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排斥市场)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制)
2、赫鲁晓夫改革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
经济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1)时间:
1953年
(2)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3)评价: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材料: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八年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相关史事:
1957年,苏联发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在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8月29日拥有第一颗原子弹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失败
1、背景:
2、主要内容\措施:
3、结果:
4、评价\影响:
勃列日涅夫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
常规武装力量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但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3、戈尔巴乔夫改革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1、背景:
2、主要内容\措施:
(1)经济改革:
(2)政治改革:
3、结果:
4、评价\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是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失败
这些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速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所谓的“公开性”就是揭露苏联共产党历史的阴暗面;
所谓的“政治多元化”就是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还将他的改革路线和方法推广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煽动起来,民族之间从群殴、械斗,发展到武装冲突。1990年,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拉脱维亚等5个加盟共和国也要求退出苏联。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联盟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人主张保留。但是,新联盟条约却要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相关史事: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1)A、20世纪60年以后,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
B、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 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战略;
(3)、 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历史。
2、表现:
政治: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东欧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发生政变
推倒柏林墙,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东欧剧变: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德国统一
推倒柏林墙,德国统一
此事件本为挽救苏联的运动,但最终效果则是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在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实际上加速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三、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目的),但不到三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2)解体: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导火线: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的实质:
社会制度改变
八一九事变军队开进莫斯科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
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独立国家联合体
知识拓展: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天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苏联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体制更加僵化
八一九事件—加速解体
苏联解体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东欧剧变
① 增多,由一国发展为多国。
②1949年,
③1950年,中苏缔结 。
经互会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A.推动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C.促进了苏联轻工业的发展 D.实行多党制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
2、导致苏联解体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 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政策
C.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 民族矛盾的激化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