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据统计,仅1978年,便发生“逃港”事件9.7万多人次,逃出1.8万多人。内地民众此起彼伏大规模的逃港风潮,这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 ——《人民网》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
1977年11月11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大逃港问题的汇报。半晌,邓小平弹了一下烟灰,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管得了的。”
邓小平参观参观美国福特公司汽车制造厂,这家公司每天生产1200辆小汽车,当时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大约是1.3万辆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迫在眉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建立: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 税……
第十四条 特区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三: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区别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979年的深圳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相关史事: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天津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广州
湛江
北海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拓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海南经济特区
1988年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相关史事: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浦东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城的经济发展。
浦东机场
东方明珠电视塔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南浦大桥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西安
1992年,对外开放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行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有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上海
南通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天津
连云港
青岛
宁波
温州
广州
福州
北海
湛江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重庆
武汉
岳阳
芜湖
九江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格局
多层次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全方位
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宽领域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关史事: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2001年12月,在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一: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4.8%,较2001年提高10.7个百分点。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0.2%和12.8%,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而要成为狼,就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机遇
挑战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
2、特点
3、意义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对外开放的扩大
2、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2、意义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B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时间关系的递进、开放领城的递进和开放成效的递进等特点。从开放地域的角度看,其起点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辟经济开放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建立浦东开发区
1、1979年4月,邓小平在与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谈话时说到:“在你们广东画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这个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一块地方”是( )
A.上海 B.深圳 C.厦门 D.海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