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1】中考历史二轮 压轴题全解密 专题13 走向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主义的兴起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安徽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2021】中考历史二轮 压轴题全解密 专题13 走向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主义的兴起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安徽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1 20:27: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3
走向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主义的兴起
【时代特征】
(一)14—16世纪,在经济、思想、市场方面,欧洲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1.经济方面:13、14世纪,随着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发展。
2.思想方面: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3.市场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17—19世纪,欧美的一些国家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先后完成,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欧美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等旗帜,掀起反对封建专制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后半期,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工业革命完成: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法国、美国、德国等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工人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知识网络】
【典例剖析1】(2019安徽中考)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变式训练1】
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个巨人时代巨人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达芬奇——《神曲》
B.但丁——《最后的晚餐》
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D.薄伽丘——《哈姆雷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C符合题意;《神曲》的作者是但丁,A排除;《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B排除;《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D排除。故选择C。
2.“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宫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浸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喜欢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通过长诗描述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所见所闻,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这部作品应该是《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在代表作《神曲》中描述了他游览地狱天堂的情景,甚至在地狱中给教皇留下了一个位置,借机讽刺了教会的腐败与专制,A符合题意;但丁信奉佛教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但丁批判天主教会,CD排除。故选择A。
3.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拜会了
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并探讨了
③他的悲剧《神曲》,他们还欣赏了
④拉斐尔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而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但丁的作品《神曲》并非悲剧,而是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
②③④表述错误,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①表述正确,故①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剖析2】(2019年安徽中考)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官》
D.《民法典》
【答案】A
【解析】根据“议会”、“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意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英国开始以法律为依据处理问题.英国从人治社会进入法制社会。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变式训练2】
1.国王虽然是国家的象征,但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国王虽然是国家的象征,但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1689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这样国王虽然是国家的象征,但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制度,C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是联邦共和制,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解决的是黑人奴隶的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项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摧毁了封建统治
③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摧毁了殖民者的统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摧毁了殖民者的统治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3.在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本国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D项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BC三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剖析3】(2019安徽中考真题)下图是英国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根据“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以及漫画人物捏着鼻子的动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泰晤士河被污染,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变式训练3】
1.理清历史线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下列是某个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的空白处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美国南北战争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新航路的开辟从15世纪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工业革命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因果逻辑关系,选项D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于18世纪中后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对美国原料要求量加大,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把棉花等原料卖给英国而不卖给北方,而且占有大量的奴隶,使北方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成为美国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的根源;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选项ABC与工业革命有因果逻辑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A.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提高了生活水平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题干的“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反映出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B符合题意;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提高了生活水平与题干信息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图是林华为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的漫画,将它命名为“受伤的耕地”,林华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关于
A.环境恶化
B.灾害频发
C.经济混乱
D.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漫画中,工厂中产生的浓烟和污水污染了环境,造成环境恶化,故A符合题意;题干是说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BCD均不是这个角度,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手工工场的产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的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商人回收产品,D符合题意;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是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的选项,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澳门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冯达旋的《“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到:“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它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否定神的绝对权威;突出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①②③项叙述正确,A项符合题意;④项叙述错误,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项。故选A。
3.“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D符合题意。ABC项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英国乘客沃尔什,记载了他在“北极星”号贩奴船上所见到的黑人奴隶:“所有人都被囚禁在嘎嘎作响的舱盖下面,被夹在两层甲板之中。空间是如此狭小,以至于他们都只能互相坐在对方的大腿之间,挨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躺下来或换一个姿势,日日夜夜都一样……”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史实?
A.美国内战
B.黑奴贸易
C.三角贸易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北极星”号贩奴船上所见到的黑人奴隶:“所有人都被囚禁在嘎嘎作响的舱盖下面,被夹在两层甲板之中。空间是如此狭小,以至于他们都只能互相坐在对方的大腿之间,挨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躺下来或换一个姿势,日日夜夜都一样”,由此可知与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商船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这就是血腥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选项B符合题意;美国内战属于战争;三角贸易与材料内容不符;美国独立战争属于战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由此可知,英国虽然保留了国王,但是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答案】D
【解析】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故选D。
7.梯也尔在评价拿破仑时说:“这是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竟有立法家的才能”。他之所以认为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是因为
A.拿破仑一生打了多次胜仗
B.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拿破仑曾率军入侵俄国
D.拿破仑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故D符合题意;AC和军事有关,与题干的“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不符;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8.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由此可知共产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利润。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工业革命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但是材料没有体现。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鼓励无产阶级斗争,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这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3
走向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主义的兴起
【时代特征】
(一)14—16世纪,在经济、思想、市场方面,欧洲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1.经济方面:13、14世纪,随着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发展。
2.思想方面: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3.市场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17—19世纪,欧美的一些国家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先后完成,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欧美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等旗帜,掀起反对封建专制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后半期,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工业革命完成: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法国、美国、德国等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工人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知识网络】
【典例剖析1】(2019安徽中考)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变式训练1】
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个巨人时代巨人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达芬奇——《神曲》
B.但丁——《最后的晚餐》
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D.薄伽丘——《哈姆雷特》
2.“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宫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浸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喜欢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3.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拜会了
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并探讨了
③他的悲剧《神曲》,他们还欣赏了
④拉斐尔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典例剖析2】(2019年安徽中考)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官》
D.《民法典》
【变式训练2】
1.国王虽然是国家的象征,但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摧毁了封建统治
③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摧毁了殖民者的统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在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典例剖析3】(2019安徽中考真题)下图是英国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变式训练3】
1.理清历史线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下列是某个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的空白处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美国南北战争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2.“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A.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提高了生活水平
3.下图是林华为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的漫画,将它命名为“受伤的耕地”,林华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关于
A.环境恶化
B.灾害频发
C.经济混乱
D.贫富分化
1.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手工工场的产生
2.澳门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冯达旋的《“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到:“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
4.英国乘客沃尔什,记载了他在“北极星”号贩奴船上所见到的黑人奴隶:“所有人都被囚禁在嘎嘎作响的舱盖下面,被夹在两层甲板之中。空间是如此狭小,以至于他们都只能互相坐在对方的大腿之间,挨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完全不可能躺下来或换一个姿势,日日夜夜都一样……”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史实?
A.美国内战
B.黑奴贸易
C.三角贸易
D.美国独立战争
5.“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6.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7.梯也尔在评价拿破仑时说:“这是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竟有立法家的才能”。他之所以认为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是因为
A.拿破仑一生打了多次胜仗
B.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拿破仑曾率军入侵俄国
D.拿破仑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8.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9.“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