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兄(xiōnɡ
xōnɡ)弟
屠(fú
tú)苏
鬼魂(hún
húi)
史册(cè
chè)
记录(lù
lǜ)
创(chànɡ
chuànɡ)造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12分)
dà
yuē(
)在东汉时代,蔡伦xī
shōu(
)了人们长期积累的jīnɡ
yàn(
),改进了zào
zhǐ
shù(
),采用树皮、麻头、稻草等容易得到的yuán
liào(
)来制造,mǎn
zú(
)了多数人的需要。这种技术首先传到cháo
xiǎn(
)bàn
dǎo(
)和rì
běn(
),后来又传到
ā
lā
bó(
)世界和ōu
zhōu(
)。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清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
2.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3.《赵州桥》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
4.《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唐代的小百科全书。(
)
5.《纸的发明》的作者是东汉的蔡伦。(
)
四、连线题。(12分)
1.将下列诗句与作者及诗句所写的节日连起来。(8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皮日休
元宵节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韩翃
寒食节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崔液
中秋节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文秀
端午节
2.用线把词语搭配起来。(4分)
创造
经验
积累
发展
促进
欧洲
传到
文字
五、填空题。(28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跨(
)
匠(
)
历(
)
伦(
)
社(
)
垮(
)
匹(
)
厉(
)
论(
)
杜(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坚固
牢固
(1)这座桥不但(
),而且美观。
(2)只有基础(
),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保留
保存
(3)我们的老师毫无(
)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
(4)《清明上河图》到现在还完整地(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普及
普遍
(5)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
(2)?这幅画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言博物院里。(缩句)
.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出诗句的意思)
.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
。
(2)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四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提到“画”,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幅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12分)
故乡的元宵(节选)
汪曾祺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陛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短文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
_,在作者的故乡,这个节日的一项传统习俗是_
?。(2分)
2.短文主要介绍了_
_、_
和_
_三个方面的灯。(3分)
3.第四自然段介绍了
这几种孩子的灯,详写了
,略写了
(3分)
4.短文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哪些走马灯,各自有什么特点?(2分)
.
5.下面诗句中与短文中描写的内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D.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六、习作展示。(25分)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你对它的习俗传说都了解什么?你过节时的感受怎样?把你最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大家吧!题目自拟,字数300以上。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兄(xiōnɡ√
xōnɡ)弟
屠(fú
tú√)苏
鬼魂(hún√
húi)
史册(cè√
chè)
记录(lù√
lǜ)
创(chànɡ√
chuànɡ)造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12分)
dà
yuē(大约)在东汉时代,蔡伦xī
shōu(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jīnɡ
yàn(经验),改进了zào
zhǐ
shù(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稻草等容易得到的yuán
liào(原料)来制造,mǎn
zú(满足)了多数人的需要。这种技术首先传到cháo
xiǎn(朝鲜)bàn
dǎo(半岛)和rì
běn(日本),后来又传到
ā
lā
bó(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欧洲)。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清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2.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赵州桥》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4.《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唐代的小百科全书。(×)
5.《纸的发明》的作者是东汉的蔡伦。(×)
四、连线题。(12分)
1.将下列诗句与作者及诗句所写的节日连起来。(8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皮日休
元宵节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韩翃
寒食节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崔液
中秋节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文秀
端午节
2.用线把词语搭配起来。(4分)
创造
经验
积累
发展
促进
欧洲
传到
文字
五、填空题。(28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跨(跨越)
匠(木匠)
历(历史)
伦(伦理)
社(社会)
垮(打垮)
匹(布匹)
厉(厉害)
论(理论)
杜(杜绝)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坚固
牢固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保留
保存
(3)我们的老师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
(4)《清明上河图》到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普及
普遍
(5)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他写的字不但工整,而且美观。
(2)?这幅画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言博物院里。(缩句)
画保存在博物院里。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出诗句的意思)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换下旧桃符。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
(2)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四诊”指的是望
、闻
、问
、切;“雅人四好”指的是琴
、棋
、书_、画;提到“画”,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幅画指的是《清明上河图》。
六、阅读理解。(12分)
故乡的元宵(节选)
汪曾祺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陛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短文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元宵节_,在作者的故乡,这个节日的一项传统习俗是_看花灯?。(2分)
2.短文主要介绍了_屋里的灯_、_街上的走马灯和_孩子的灯_三个方面的灯。(3分)
3.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兔子灯、绣球灯、马灯、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几种孩子的灯,详写了兔子灯、绣球灯、马灯,略写了西瓜灯、蛤蟆灯、鱼灯。(3分)
4.短文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哪些走马灯,各自有什么特点?(2分)
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乾陛和的走马灯并不“走”。
5.下面诗句中与短文中描写的内容不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D.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六、习作展示。(25分)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你对它的习俗传说都了解什么?你过节时的感受怎样?把你最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大家吧!题目自拟,字数300以上。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